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材知识导航 说明链接 知识网络 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梳理 备考试题精编广西中考,教材知识导航,说明链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多元文化 我与国家和社会: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知识网络,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多元文化“地球村”网络交往 新空间,世界文化之旅做友好往来的使者,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谐的文化乐章,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_ 文化的_和_,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不同国家和民
2、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文化习俗,丰富性,多样性,和谐的文化乐章,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当 _、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 和谐的发展局面 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一种是 _,一种是沟通 各国文化相互借鉴,_,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相互融合,求同存异,排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开放的胸怀: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 容辞的责任,搭起文化 的桥梁,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_ 继承中华_,弘扬中华_,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以 _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开放,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网络沟通无极限:网络交往扩大了我
3、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 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 刃剑,网络的应用是一把_,有利又有弊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 _、间接性和隐蔽性,双刃剑,虚拟性,享受健康的 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 _,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遵守网络规则,两面性,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上网更要遵守 _,法律,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P60) 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为什么要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 (P6162) (1)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
4、容辞的责任。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应尊重并加以保护。 (2)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的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有了这种胸怀,“地球村”的文化会更加绚丽多彩。,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做?(P64) (1)尽量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2013南宁2) (2)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 (3)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4)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5)探索有效的沟通技巧。 (6)在交往时,不卑不
5、亢,以礼相待。 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P7275) (1)学会自我保护。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2012梧州7),(2)遵守网络规则。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
6、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上网要遵守法律。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2014南宁4;2013北海17(3); 2012桂林7,学生、学校、家长应如何克服网瘾? (1)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2)多与父母、老师交心、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点。 (3)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网络交往。 (4)学校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过重的学习压力。 (5)家长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备考试题精编,广西中考,(14贵港14,2分)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
7、期一周的访问,到访了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材料说明( ) A.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 B. 访问对文化传播具有决定性影响 C.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D. 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命题点1 多元文化,C,【解析】考查点:文化交流。解题思路: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是“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增加中美的信任”可理解为文化交流对两国政治的影响,据此提炼出最关键的信息是“文化”“政治”,而不仅仅是文化的特征和重要性。B是错误选项,应排除。AD观点正确,但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也应排除。,命题点2 合理使用网络,(14玉林4,2
8、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490万人。面对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们青少年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到网络的伤害 在网络交往中,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强学习,提高辨别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A. B. C. D.,D,【解析】考查点:学会文明上网、抵制不良诱惑。解题思路: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互联网的双刃性对于辨别力和自控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所以青少年要学会文明上网、拒绝不良诱惑,正确;过于强调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