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5009844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酸和碱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浸土选种”是现代农业生产常用的科学方法,取武当山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 pH 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茶树 C水稻 D马铃薯2.阻燃剂氢氧化镁Mg(OH) 2属于(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3.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B用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 O2和 CO24.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到酸溶液显红色,遇到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蝴蝶兰花的溶

2、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物理变化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5.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2C D6.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HClNaOH=NaCl H 2O,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7.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 pH7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8.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3、 Y 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 Y 不可能是(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C生成氢气的质量 D生成 ZnSO4的质量9.经测定,某工厂排放的废水的 pH 为 3,污染环境。若将该废水治理成 pH 为 8 时,可向该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A氯化钠 B硫酸 C氧化钙 D废铜片10.下列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能与镁反应生成 H2C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11.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

4、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 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3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 p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 pH 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1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提示:Ca(OH)2CuSO 4=Cu(OH)2CaSO 4(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B服用含 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 NaOH 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14.化

5、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HNO 3BMgOC O 2DNaCl15.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1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 CO

6、2是酸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都是碱17.下列制备 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 Cu 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BCuO 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C Cu 放入稀硫酸中搅拌后再加稀盐酸D Cu(OH) 2放入 MgCl2溶液中充分搅拌18.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 pH,实验过程中 pH 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4A雨水 pH6B食醋 pH3C肥皂水 pH10D食盐水 pH719.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为紫色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20.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 N

7、aOH 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分别是( )A稀 NaOH 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 NaOH 溶液C稀 NaOH 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 NaOH 溶液21.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2.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H ,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8、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23.向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增大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 逐渐减小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减小D溶液颜色不变,pH 逐渐增大二、填空题24.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5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_(填写“甲”或“乙“)。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如果将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填写“变大”

9、或“变小”)。25.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 1 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 2、图 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1)图 1 中为了验证性质,小红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色;图 1 中A 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2)图 2 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 2 中 A、B、C 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3)图 3 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26.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

10、用途。(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测量其溶液的 pH 时,可以_,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 pH。6(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 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 ,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 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填元素符号)。三、

11、实验与探究27.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性,还可能呈_性。实验验证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

12、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7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28.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实验验证 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有关。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

13、 54.8 g;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验证 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 A、B、C 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8四、计算题29.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 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处理,过滤该残液,取 100 g 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资料:FeCl 33NaOH=Fe(OH) 33NaCl)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

14、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该土壤加入无色酚酞后显红色,说明土壤显碱性,而以上作物只有玉米适合在碱性土壤中生长。2.【答案】C【解析】氧化物是由 2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所以氢氧化镁Mg(OH) 2属于碱,故选 C。3.【答案】D【解析】A 项,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B 项,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无变化的是盐酸,正确;C

15、项,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起硬球的是涤纶,正确;D 项,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可以用燃烧的木条区分,错误。4.【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蝴蝶兰花的溶液可以做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是化学变化。5.【答案】D【解析】A 项,对酸进行稀释,不可能稀释成碱,所以 pH 值不会超过 7,错误;B 项,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所以起点应该从零开始,错误;C 项,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当盐酸反应完后,氯化钠的量就不变了,刚开始逐渐增加,后面就成水平线了,错误;D 项,硝酸银和盐酸接触就会生成沉淀,当盐酸反应完后,沉淀量就不变了,刚开始逐渐增加,后面就成水平线了

16、,正确。6.【答案】D【解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HClNaOH=NaCl H2O,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得到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7.【答案】B【解析】溶液的 pH7 说明溶液是酸性的,滴入石蕊显红色说明溶液是酸性,滴入酚酞不显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8.【答案】B【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 0 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 0 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 0 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酸的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 0 点开始逐渐增加。9.【答案】C10【解析】pH 由 3 变为 8 需

17、要加入可以和酸反应的氧化钙。10.【答案】C【解析】A 项,盐酸和硫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B 项,盐酸和硫酸都能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H2,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C 项,硫酸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盐酸不能与硝酸钡反应,该性质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正确;D 项,盐酸和硫酸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有色溶液,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11.【答案】A【解析】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12.【答案】D【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如果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如果

18、是酸性溶液,润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 pH 变大,如果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 pH 变小。1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A 中熟石灰和硫酸铜分别属于碱和盐,故这两者之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14.【答案】A【解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A 项,HNO 3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正确;B 项,MgO 是由镁

19、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错误;C 项,O 2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D 项,NaCl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错误。15.【答案】D【解析】由于烧碱具有吸水性,导致天平右边质量增加;左边不饱和食盐水溶剂水减少,溶液变浓,质量减少;所以天平指针一段时间后偏右,故选 D。16.【答案】B【解析】A 项,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C 项,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错误;D 项,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其属于盐溶液,错误。17.【答案】B【解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制备某种物质,解答时只要判断出每一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然后看

20、能否生成要制备的物质即可。A 项,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不能制得氯化铜,错误;B 项,氧化铜可以盐酸反应而生成氯化铜,正确;C 项,铜不能够和酸反应,所用不能够用此方法来制取氯化铜,11错误;D 项,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可以和 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错误。1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pH 试纸变色与酸碱性的关系。pH 试纸变为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pH 应大于 7。19.【答案】B【解析】滴入无色酚酞不显色的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所以滴入石蕊后可能为紫色或红色。20.【答案】C【解析】A 项,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石蕊溶液变蓝。不符合题目中成为红色溶液的要求,错误

21、;B 项,稀盐酸呈酸性,可使石蕊溶液变红。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将盐酸完全反应,则溶液为酸性,呈红色;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为中性,呈紫色;如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溶液为碱性,呈蓝色。不符合最终为无色溶液的要求,错误;C 项,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当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或盐酸过量时,溶液均呈无色。符合题目要求,正确;D 项,稀盐酸呈酸性,再加入酚酞呈无色。不符合题目中成为红色溶液的要求,错误。21.【答案】A【解析】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2.【答案】B【解析】A 项,浓盐酸具有挥发

22、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故没有白雾,错误;B 项,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正确;C 项,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常用做干燥剂;但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不能做干燥剂,错误;D 项,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而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钡和水,故没有沉淀生成,错误。23.【答案】C【解析】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故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会先有红色,至恰好反应到过量时溶液会变成无色,pH 会由大于 7 到等于 7 再到小于 7。24.【答案

23、】乙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HCl 逸出使盐酸质量减少 变小【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能使盐酸的质量变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稀释,从而使质量分数变小。25.【答案】(1)红 碱 (2)OH 、H 、H 2O (3)Mg、H H 2、Mg 212【解析】稀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26.【答案】(1)CaOH 2O=Ca(OH)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样品滴到 pH 试纸上(2)CO2Ca(OH) 2=CaCO3H 2O(3)Ca(OH)2H

24、 2SO4=CaSO42H 2O(4)Ca(OH) 2K 2CO3=CaCO32KOH K【解析】(1)考察了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和溶液 pH 的操作方法。(2)石灰浆刷墙壁,涉及到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4) 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有 N、P、K, “黑白粉”中含有 K 元素。27.【答案】酸 中 红 酸性或中性(1)OH CuCl 2(答案合理即可) 2NaOHCuCl 2=Cu(OH)22NaCl(答案合理即可)(2)产生气泡 Zn2HCl=ZnCl 2H 2【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时有三种可能:酸和碱恰好中和,pH7,酸有剩余,pH7;使

25、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是 H ,使溶液呈碱性的离子是 OH ;呈酸性的溶液加入活泼金属,可产生氢气或加入 Na2CO3溶液可产生 CO2进行检验。28.【答案】气泡 MgH 2SO4=MgSO4H 2得出结论镁条长度做出猜想Mg2H 2O=Mg(OH)2H 2实验验证 2没有气泡产生 消失 不消失 Ag 【解析】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H 2SO4=MgSO4H 2。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沉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由题意

26、,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猜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 2O=Mg(OH)2H 2。实验验证 2A 项,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消失。B 项,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 54.8 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沉淀不消失。C 项,加入适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出13现大量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次沉淀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 2 、Ag 。29.【答案】设与生成 2.14 g1.07 g 氢氧化铁所消耗的 20 g 溶液中 NaOH 溶质的质量为 x。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解析】从表中加入的氢氧化钠可以看出 40 g 以前没有生成沉淀,是在中和盐酸,140 g 和 160 g 氢氧化钠都是生成沉淀 5.35 g,由于无法判断是否是 60 g 才开始沉淀,和 140 才完全沉淀,所以不能利用以上数值。但是从 60 到 80,可以判定 20 g 氢氧化钠一定对应 2.14 g1.07 g 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以此为计算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