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井得一人导学案【出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备人】:商洛市镇安县永乐初级中学 朱 凡【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来理解文意,并积累文言字词。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2、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难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
2、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看看这则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2、【教学过程】(一)【基础导入,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作品吕不韦(? 前 235 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河南濮阳)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 卷,内计 12 纪、8 鉴、6 论,共 160 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二)【朗读课文,梳理文意】1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点名朗读,学生齐读,提示节奏。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看视频朗读(或老师范读)3、疏通文意。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三)【复述故事,加深理解】方法引导: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四)【理解分析,思辨寓意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
4、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意义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讨论并联归纳: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宋君是如何处理这件事?讨论并联归纳: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由此可看出:宋君是一个认真的人,他不随便轻信传言,命令手下,实地考察求证。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五)【联系生活,拓展深化】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
5、对待?(6)【想象创新 ,编写寓言】例文: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
6、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
7、。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说明,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造成视听混乱。(7)【理性思考,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经信。(8)【板书设计】穿井得一人【故事】:宋国有个姓丁的人说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却被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寓意】: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三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