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光与透镜,第1讲 光现象,1.(2016 年广东)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B.手影光的直线传播D.水中倒影光的反射,A.钢笔“错位”光的折射C.海市蜃楼光的反射答案:C,. . .,2.(2012 年广东)画出图 2-1-1 中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图 2-1-1,答案:如图 D1 所示.,图 D1,3.(2014 年广东)请在图 2-1-2 中作出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大致光线.,图 2-1-2,答案:如图 D2 所示.,图 D2,4.(2016 年广东)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 2-1-3 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 5 mm 和 2 mm
2、 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 5 cm,将点燃的蜡烛由 A 点移至B 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像.,(4)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甲,乙,图 2-1-3,答案:(1)2 防止厚玻璃板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2)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3)20 不能,虚,(4)如图 D3 所示.图 D3,考点一,光源,
3、发光,自身能够_的物体.如太阳、萤火虫、篝火、烛焰、工作的灯泡等.,考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同种均匀介质.2.现象:_、_、_、_、激光引导掘进机开挖隧道等;应用:_、_。3.光速:光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大小为 c_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_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叫光年;光年,是_单位.,真空,3108,一年,长度,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准直,射击,考点三,光的反射,1. 反射现象: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返回到_中的现象;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原来介质,2.反射定律(1)同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
4、2)居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两侧.(3)角相等:反射角_入射角.,同一平面内,法线,等于,3.反射类型,镜面,漫,遵循,(1)_反射:其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反射光线朝着一个方向,如黑板“反光”这一类现象.(2)_反射:其反射表面是粗糙的,反射光线朝着不同方向,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两类反射都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四,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的大小_;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_像.2.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_,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故为虚像.3.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
5、)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相等,相等,垂直,虚,反射,4.球面镜,发散,会聚,(1)凸面镜:对光有_作用.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作用是可以扩大视野.(2)凹面镜:对光有_作用.如:太阳灶、汽车车头灯,手电筒的反光镜.,考点五,光的折射,斜射,偏折,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的现象.,同一,靠近,小于,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_入射角;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_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_入射角
6、.当光线垂直射入介质时,入射角是_,光的传播方,向_.,远离,大于,0,不变,3.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4.常见的折射现象:水底变浅;海市蜃楼;彩虹;,筷子在水面处“折断”.,红、橙、黄、绿、蓝、,考点六,光的色散,1.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_七种色光的现象.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_,,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_.,单色光,复色光,2.色光的三基色(三原色)是:红、绿、蓝.,可逆的,靛、紫,考点七,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遥感技术、红外测温仪等.2.紫外线的应用:验钞机、紫外灭菌灯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当入射光与界面成 30角入射时,反射角等
7、于 30.(,),2.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大.(,)4.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5.在湖边看到的水中的鱼和树的倒影分别是由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答案:1.,2.,3.,4.,5.,光的反射规律,例 1:(2015 年武汉)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 ENF 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 2-1-4 甲所示.,图 2-1-4,(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 EON 沿某一角度入射到 O 点,纸板FON 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2)正确操作实
8、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3)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思路点拨:(1)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分析;(2)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需分别测量出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分析得出结论;(3)两块纸板连接而成,可将 F 纸板沿ON 向后折,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答案:(1)纸板 EON 与 FON 不在同一平面内,(2)测量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大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3)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探究平面镜成
9、像的特点,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大小相同的两根蜡烛.(1)玻璃板:要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利用玻璃的透光性,方,便找到像的位置.,(2)刻度尺: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大小相同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实验结论,(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像的性质是正立、等大的虚像.(5)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实验分析,3.注意事项,(1)玻璃板要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否则蜡烛无法跟像重合.(2)玻璃板要选择薄的,如果太厚,有可能出现两个重叠的,像.,(3)要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否则像会太淡看不清.,(4)要改
10、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典例剖析,例 2:(2016 年绥化)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高为 7 cm.如图 2-1-5 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 10 cm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烛焰高 2 cm.,图 2-1-5,(1)最好选用_玻璃板(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实验.,(2)选取 A、B 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3)在利用蜡烛 B 确定出蜡烛 A 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 A 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 (填“实”或“虚”)像.,(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1、可判断,身高 1.7 m 的人,站在镜前 5 m 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茶色,(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虚,(4)5 不变,思路点拨:无色透明玻璃透光性太强,容易受到玻璃另一侧物体的干扰.茶色玻璃透光性较差,成像主观感觉比无色透明玻璃好得多;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故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始终不变.,光的折射,例 3: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 2-1-6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
12、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图 2-1-6,(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 , 且 折 射 角 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请简要说明理由:_.,答案:(1)折射,反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2)是,小于探究过程不完整,没有换用其
13、他透明介质进行多次,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作光路图,1.光的反射作图:先作出法线,再根据入射光(反射光)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一个等角,即为反射光(入射光),最后打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要注意的是:法线一定要画成虚线,实际光线一定要画成实线.,2.平面镜成像作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根据物和镜作出像的位置;二是根据物和像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前者作图方法是:从物上的各关键点引一条虚线垂直于镜面并延长到等距离处,即为该点的像点位置,将各点用虚线连接后即为虚像.后者作图方法是:将物与对应的像点用虚线连接起来,作出其垂直平分线,在该线的后侧(像所在的一侧)画上阴影,即为平面镜.3.光的折射作图:先作出法线
14、(虚线),再在法线的另一侧的另一种介质中作出折射光线,并打上箭头.(要注意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例 4:(1)(2016 年大连)如图 2-1-7 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 AB 所成的像.(3)(2016 年天水)如图丙所示,A、B 是镜前一个点光源 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 S 和像点 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甲,丙,乙图 2-1-7,(2)如图 D5 所示.,答案:(1)如图 D4
15、 所示.(3)如图 D6 所示.,图 D4,图 D5,图 D6,考点 1,光的直线传播,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答案:B,考点 2,平面镜成像规律,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答案:C,考点 3,光的反射,3.(2016 年巴中)如图 2-1-8 所示,入射光线 AO 经平面镜发射后,反射角为_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_(填“漫”或“镜面”)反射.图 2-1-8,答案:60,镜面,考点 4,光的折射,4.(2016 年长春)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
16、以下景和物在水中,)B.凉亭D.水中的鱼,的像,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白云C.飞鸟答案:D,5.(2016 年莆田)如图 2-1-9 所示,人眼在 A 点看见河里B 点有一条小鱼,若从 A 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图 2-1-9,B.B 点上方D.B 点左方或右方,A.B 点C.B 点下方答案:A,考点 5,光的作图,6.(2016 年六盘水)如图 2-1-10 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的 O 点,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图 2-1-10,答案:如图 D7 所示.,图 D7,考点 6,探究光的反射规律,7.(2016 年天水)如图 2-1-11 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图 2-1-11(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 AO入射时,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规律,应当_.,答案:(1)显示光路,(2)不能,(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进行多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