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远县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22 题,共 44 分)1.某地称自己籍贯为“越人”,逐渐让位为“会稽郡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2.“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和科学精神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精神3.19 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中法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学者白芝浩说: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
2、,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创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首相5.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败、败坏和毁灭不幸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这表明( )A.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人道B.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鸦片贸易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D.鸦片贸易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6.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 30
3、 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 1889-1919 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7.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该材料表明( )A.罗马法与时倶进不断完善 B.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C.罗马法至今仍有
4、其适用性 D.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8.忽必烈改制实质是汉化、封建化,在其改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任用汉人 B.设中书省C.农桑立国 D.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9.美国人人杂志社在 1908 年列举了黑幕揭发者的成就: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将冒更大的风险;旧时政治老板风光已不再了;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人们开始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儿童在法庭上获得美好童年,弱势群体获得保护;公众资源得到了保护。材料表明美国进步运动实际上是( )A.限制垄断资本家掠夺公众资源的运动B.揭露社会黑暗和反腐败的运动C.自我调整和完善社会内部机制的运动D.促进民主和保护儿童权益的运动10.“英国
5、的虚君之虚,虚而不虚:一方面,虚君也有自己的权力,他具有任命首相的权力,否决议会决议案的权力,首相解散议会也要得到国王的支持。当英国政治发展面临重大问题,比如大选没有产生多数党,或多数党没有明确的领袖的时候,国王的作用则较为显赫。1924 年,乔治五世就任命了一个少数党的领袖斯坦利鲍德温组成第一届工党政府。”材料表明英国国王( )A.可以任命政党领袖B.是国家政治权力结构的组成部分C.政治权力得到加强D.具有任免首相和解散议会的权力11.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哪种政治制度( )A.察
6、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12.“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13.秦王赢政遣老将王剪击楚,王剪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C.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己废除14.
7、西周时期择立太子的标准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解决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秩序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15.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A.提升御史地位 B.提高行政效率 C.抑制丞相职权 D.完善监察体制16.“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革命任务相同C.
8、指导思想相同 D.革命对象相同17.清代学者赵翼认为, “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 ”由材料可见(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B.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C.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18.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 ”他认为科举制A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B选才不够公平公正C难以满足政治需要 D选才范围较为狭窄
9、19.元史记载,元成宗大德七年,御史台官员上奏“行省官久任,与所隶编氓联姻,害政。 ”对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 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 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D. 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20.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用品得到重大改进A. 明朝 B. 宋朝 C. 唐朝 D. 汉朝21.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的救国主张的最大区别是( )A.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B. 提出打倒军阀C. 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22.下表
10、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统计的 20 世纪 30 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说明( )A. 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 B. 国民党民生主义已初见成效C.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必要性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迫切性第 II 卷 非选择题 56 分二、非选择题(4 题,共 56 分)23.2015 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120 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致远号战舰在敌舰作战(图片略)材料二 1987 年 7 月 7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矗立着象征着中华民
11、族觉醒的“卢沟醒狮” ,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 7 块草坪,寓意着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文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哪场战役?指挥“致远号”撞向日舰的爱国将领是谁?(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列举
1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两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4)纵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4.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据此回答:材料一:位列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原本是一起影响甚微的地方冤案,情节与水浒传中潘金莲毒死丈夫武大郎极为相似。当申报偶然将这则奇闻异事登载出来时,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它会发展为一桩社会关注度极高且惊动京师的大案,最终在慈禧太后直接过问下,经过刑部重新会审,冤案得以昭雪。而后更是通过新闻报道,文人笔记乃至电影电视剧的各种记载与改编,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材料二
13、:德雷福斯案(犹太人德雷福斯,见习上尉军官,被法国陆军总参谋部诬陷为私通德国的间谍,被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革除公职,终身流放大西洋中的“魔鬼岛” ),这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由于案件本身的艰难性与复杂性而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冲突。而该案的平反却有十足的“现代性”,除了其家人不断上访外,议会政治和现代媒体的深度介入,都让这个案件在社会上得到了持久而深入的讨论,使制造冤案的成本无限升高,最终得以昭雪,法国陆军总参谋部也因此一度声名狼藉。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冤案发生及得以平反的原因。(2) 德雷福斯案对比杨乃武案得以昭雪的深层原因有哪些?(3)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现代传播媒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14、的作用。(4)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两起冤案的?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宪法规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属法院。但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也无人事权,它既不能支配社会力量与财富,又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因而可以正确地断言,司法部门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仅有判断,并且在实施其判断时,亦需借助于行政部门的支持。美国立宪先贤汉弥尔顿因此曾评论说:“司法部门是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一个” 。最高法院建立的最初 50 年内,人们根本就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机构,在开始建立的头几年,甚至根本就没有案件上诉到最高法院。直至 1803 年,最高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对马伯里诉麦迪逊
15、案的裁决,正式使“司法审查”原则得到确立和贯彻,1819 年又通过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的裁决,确立了州不应干涉联邦政府行使职权的原则,美国最高法院才改变了建立初期那种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内战后,许多宪法和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的事情需要由最高法院的裁决来解决,于是最高法院的地位更加突出,司法权力进一步扩张。1937 年以后,尤其是二战以后,最高法院在保护美国公民自由权利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增强,它在解决种族隔离、民权争议、立法席位的重新分配、总统与国会的冲突和许多社会政治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在保障宪法统一实施,维护法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论是
16、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本身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如:1905 年“洛克纳案” 。最高法院宣布纽约州关于把面包房工作工时限制为每天不超过十小时的法律为无效。同时还把一批规定工人工资标准、禁止童工、保护女工的法律宣布为无效。理由是违反了“契约自由”原则。20 世纪 30 年代,宣布“罗斯福新政”违宪事件。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提出许多“新政”法案,持较为保守的态度,反对“新政”立法。造成行政与司法关系紧张。二战后,选区划分案。1946 年科尔格罗夫诉格林案,最高法院认为划分选区界线的方法问题属于政治问题,不予干涉。1962 年的贝克诉卡尔案,最高法院推翻上述判决,宣称选区划分问题,关系到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17、,法院有权审理,进行司法审查。同样的选区划分问题,开始是政治性问题,后又成为司法性问题。摘编自王雅俊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是如何维护“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司法部门”的独立性的?美国最高法院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存在哪些局限性?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美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对我国有何借鉴和启示?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给予资产阶奴实权,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国宪政中注有实权的恰恰是相当于议会下院的帝国议
18、会,而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德国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威权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摘编自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的选择、比较及影响) 材料二清未宪政改革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派员秉承“用备甄采、择善而从”之旨、分赴欧美各国考察政治以后,清政府初步选定德国及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进一步研究、筛选与描摹的对象。最终,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
19、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摘编自胡凯略论清末宪政改革对德国模板的取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明此特点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改革仿效德国宪政的原因,并说明清末宪政改革与德国宪政建立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C2.A3.A4.C5.D6.B7.D8.C9.C10.B11.C12.D13.B14.B15.C16.B17.D 18.C19.D20.D21.D22.C23.(1)黄海战役 邓世昌(2)19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45 年日本投降(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正面战
20、场: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等(4)尊重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等。 (4 分,言之有理即可)24.(1)爆发原因:第一:杨乃武不拘小节的个性特征 第二:封建儒家礼教对女性人性的束缚第三:封建官衙的假公济私 第四:封建国民的劣根性平反原因:第一:报刊的宣传强化了舆论的监督 第二:江南士绅阶层力量的壮大第三:统治阶层内部势力的争夺 第四:嫌犯家属的不 懈努力备注:两小问,只要分别答对其中的任意 3 点即可酌情给分。(2)原因:第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实现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二“现代媒体的深度介入,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强化了舆论的力量对权力运作的影响力。(3)作用:
21、传递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民智、舆论导向、关注时局等等。(4) 冤案的产生固然有其特殊的社会土壤,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维护冤案的成本甚至会无限上升,超越了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最终有可能会得以平反 ,突出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5.(1)措施: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除非犯罪,终身任职;任职期间薪俸固定;通过确定“ 司法审查 ”原则获得审查和禁止违宪立法权力;不断完善司法制度,提高最高法院地位等达到制约立法和行政权以维护独立性。原因:国家统一完成和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美国社会进一步民主化的必然结果;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美国一代代法律工作者的努力。(2)
22、局限性:最高法院在解释法律时存在根据统治集团利益的需要,随意取舍,歪曲解释的现象;法官个人思想倾向具有决定性意义;违宪审查权的行使有时阻挠了社会进步立法等。实质:美国司法制度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手段。(3)启示:借鉴美国“ 宪法至上 ”的理念、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精神;司法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律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避免成为少数人统治的工具等。26.(1)特点:具有君主专制的色彩;体现了议会民主政治特色;具有传统与近代的混合性。影响:有利于巩固德国政治上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于德国利于国家力量进行工业化;使德国富有极端的侵略扩张性。(2)原因:德国宪政中的君主专制性,为清末宪政改革中维护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也让清政府对日本效仿德国宪政重视。不同:清末宪政改革是为了解决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而德国宪政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德意志统一的基础上完成的;清末宪政是为了维护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而德国宪政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推动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