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专题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同步测试 人教版选修一题组、微生物的应用1(2013 年高考江苏卷)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培养基灭菌后再分装到培养皿中;转换划线角度前要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进行划线;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一般每隔 12 h 或 24 h 观察一次。答案:B2(2012 年高考北京卷)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
2、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生物学实验对无菌操作的要求。生产果酒和腐乳时对无菌的要求不是很高,接种不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杂菌,所以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土壤浸出液中特定微生物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条件,若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将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3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
3、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 2 -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法或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 37 培养箱中培养 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 A、B、C、D 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 A 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A_;含 B 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
4、致病菌对抗生素 B_;含 C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 的小,说明_;含 D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 A 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 D 的_。(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1)将细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由(1) 获取的致病菌单菌落,经过适当稀释,用涂布法接种至固体培养基表面进一步培养。(3)在检测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中,若含 A 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周围的致病菌死亡,该致病菌对 A 种抗生素敏感;若含 B
5、 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致病菌对 B 种抗生素不敏感;若含 C 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 的小,说明该致病菌对 C 的敏感性比对 A 的弱;若含 D 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透明圈也比含 A 的小,说明 A、B、C、D 四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最显著的为A。透明圈中出现的菌落为耐药菌。(4)根据(3) 中分析,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 A。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 (或涂布)(2)涂布(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 C 的敏感性比对 A 的弱 耐药菌 - 3 -(4)A4(2013 年高考四川卷) 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 淀粉酶基因转入
6、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 过程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过程需要的酶有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作为唯一碳。、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_。(2)某同学尝试过程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 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解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与基因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限制酶和
7、 DNA 连接酶。为筛选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碳。、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2)分析图乙平板中经培养后的菌落分- 4 -布状况可知,菌落分布不均匀,此现象可能是该同学涂布不均匀所致。(3)工程酵母菌与普通酵母菌相比,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强,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从而使酒精发酵产生 CO2的速率更快,因此培养工程酵母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4)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移动速度较快。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移动路
8、径较长,移动速度也较慢。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淀粉 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3)工程酵母 工程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 的速率更快(4)小5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为唯一碳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和_。(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
9、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和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1)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欲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则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他碳,这样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能降解原油的细菌才能在只含原油这一碳的培养基上生存。(2)分离纯化菌种时,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 5 -涂布平板法,其目的都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3)降解原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在菌落周围形成的分解圈越大。(4)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 和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 等。无菌技术要求整个实验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答案:(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