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岳麓版 必修二)西大附中 李春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阅读相关史料,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意义,逐渐培养提取史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列表整理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探究史料,认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初步联系对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直面困难、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构建相互学习借鉴世界文明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政
2、内容在整个经济文明史上具有社会转型的深刻意义;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史观多元分析新政的影响)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新政的正确评价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等(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新知识) 2.学法:合作探究法 、史料分析法、列表整理法、史论结合法、联系对比等四、教具:视频片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及过程(一)过程导入: 播放 2分钟的大国崛起片段设疑 1:据视频情境设疑:1929-1933 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哪些严重危害?(学生观看视频、浏览教材,归纳危机的具体表现(危害)。设 计 意 图视频情境设疑,引出问题。直观录像感知危机
3、,明确罗斯福新政的必要性新课一、大危机的爆发设疑 2:阅读史料和教材,探究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教师适时讲解)原因材料 1:19291933 年美国破产银行达 1万多家,占总数的 49%;900 万储户瞬间失去了全部存款,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材料 2:13 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1932 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 1929年下降 46.2%,钢铁工业下降近 80%,汽车工业下降 95%。材料 3: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 54%,农业净收入从 61亿美元降到 20亿美元,100 多万家农场破产。材料 4:失业人数将近 1700万,约占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有 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的 2
4、8%;许多人活活饿死。影响材料 1:19291932 年主要资国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 德 英 法55.5% 52.2% 32.0% 36.1%材料 2:15 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近 2万次罢工运动。美国全国范围的罢工就有2700多次。 材料 3: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美国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自主探究,适度讲解化解难点。据史料探究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教师视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特点范围广: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农、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时间长:从 1929年-1933 年,前后共 5个年头.破坏性大: 1933
5、年与 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 2/3。影响1.经济:资经济遭巨大破坏;2.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民主制度摇摇欲坠;3.国际关系:贸易保护主义激化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国际关系日趋恶化。简单联系世界市场的形成,指导学生逐渐养成联系的思维品质;二、罗斯福新政设疑 3:罗斯福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应对的?罗斯福新政有何突出特点?指导学生列表整理:领域 措施 作用金融 休业整顿,统制货币,改银行体系;建联邦储备银行等。恢复银行信用;稳定人心工业 工业复兴法,最低工资,最高工时 防盲目竞争消过剩 缓矛盾;恢复工业农业 减耕减产,政府
6、收;调结构;提价格。稳价格;保利益;恢复农业生产;福利 社会保障法, 兴建公共工程增就业激消费、生产 缓矛盾稳社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重点。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填写表格后,与同学逐项研讨、理解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具体作用。最后概括新政的特点(“新”)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设疑 4: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结合史料,评价罗斯福新政。(指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合作探究:结合教材 71页最后三段正文和上述材料,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材料一:“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
7、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报纸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社会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是从共产党宣言第 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材料二: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材料三:罗斯福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在他的生日,全国有 6000处地方举行祝寿活动,贺电长达 12英尺。一次民意测验显示,他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的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探究讨论,深入分析,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步骤和方法;阅读史料小组讨论探究,明确新政的
8、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意图:辩证分析、发散思维,从进步和局限、经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角度多元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影响:(1)经济:美逐渐渡过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恢复发展;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2)政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 (3)世界: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局限: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小结: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应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有何借鉴意义?从中可学习哪些可贵的精神?课外延伸:意
9、图:启发思考,联系现实,学以致用;人文情怀的养成六、板书设计: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大危机的爆发(问题提出) 二、罗斯福新政(解决问题)1.表现 1.内容及作用2.原因 2.特点3.特点及影响 3.评价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试题1下表是 19291933年世界(苏联除外)工业生产指数和国际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是 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工业生产指数 100 865 748 638 -国际贸易总额686亿美元556亿美元 397亿美元 269亿美元 242亿美元A.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D
10、.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2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年到 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1910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一个非农业工人收入的 40%,而到 1930年时这一比例已经低于 30%。 ”本段材料突出地表明,造成 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1922 年至 1929年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资本家为了眼前的利润盲目地扩大生
11、产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股票投机过度A. B. C. D.4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俄亥俄州的游行示威这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联系当时历史背景,这实际上表明了A.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扩展到美国 B.走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潮流C.经济危机是美国对现有民主制度丧失信心 D.美国政府打算彻底抛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5下图两位人物于 1933年前后在一起时,他们争论的问题最有可能是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B.美国如何应付两次世界大战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6、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诚信”
12、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7、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C、要求企业遵循政府的经济法令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8、2008 年 1月 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更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罗斯福新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包括给工人集体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规定了最高工
13、时和最低工资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A. B. C. D.9罗斯福在新政后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 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罗斯福新政顾此失彼C罗斯福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D资产阶级在危机解除后计较利益得失10、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
14、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A. B. C. D.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 ,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
15、“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19291945回答: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 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 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不同途径,并指出不同之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