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中考总复习】2017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共51张PPT).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6716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中考总复习】2017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共5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广东中考总复习】2017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共5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广东中考总复习】2017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共5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广东中考总复习】2017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共51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广东中考总复习】2017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共51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考点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_.3.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1)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来改变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进而改变_.(2)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来保持不同导体两端的_不变.以上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电阻,考点梳理,正比,电压,反比,导体中的电流,电压,考点2 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_,跟导体电阻成_.2. 公式表达:_.3. 电阻

2、的串联与并联(1)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_,相当于增加了_.(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_,相当于增加了_.,正比,反比,大,导体的长度,小,导体的横截面积,考点3 “伏安法”测电阻1. 实验原理:_.2.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_、 _、 _、 _和导线若干.3. 电路图: 如图1-17-1所示.,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4. 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般要多测量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电阻,然后取_.5.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_;(2)_.,平均值,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考点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 考点精讲【例1】(2016重庆)小薇和小亮两位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20 2 A”.,中考考点精讲精练,(1)如图1-17-2甲所示是小薇画出的电路图,小亮进行实物连线如图1-17-2乙所示,请你在虚线框内把电路图补画完整(要求所补画的元件与实物电路对应).(2)开关闭合前,小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如图1-17-2丙所示,其原因是_(填“A”或“B”).A. 电流表没调零B. 电流表正负极接反了,(3)确认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电压表示数如图1-17-2丁所示,记为_V;他们

4、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你认为是第_组(填写实验序号),理由是_.,(4)排除有拼凑嫌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提到的结论是:在_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比.(5)小薇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以下实验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_.A.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C. 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思路点拨:(1)根据实物图可知,电路图虚线框内的元件为滑动变阻器,如图1-17-3所示.,(2)开关闭合前,小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说明电流表没有进行调

5、零,故选A;(3)根据图1-17-2丁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 3 V,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5 V;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电压为1.2 V时,电流为 0.24 A,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当其阻值最大时,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电路中的电流,UR=IR=0.12 A5 =0.6 V,即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12 A,定值电阻两端最小电压为0.6 V,而第一组数据,其电压值和电流值都低于可能达到的最小电压和电流,所以有拼凑的嫌疑;(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变为原来几倍时,电流也随之变为原来的几倍;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6)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6、时,多次测量为了寻找普遍规律;A.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多次测量为了寻找普遍规律;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多次测量为了寻找普遍规律;C. 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为了减小误差.,答案: (1)如图1-17-3所示 (2)A (3)2.5 第1次实验的电压不可能低至0.6 V或第1次实验的电流不可能低至0.12 A (4)电阻 正 (5)5.1 (6)C,考题再现1. (2016湘潭)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1-17-4所示的U-I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A. R1R2B

7、. R1=R2C. R1R2D. 无法确定,A,2.(2016济宁)小满、小希和小梦按各自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图1-17-5所示.其中电路图与实验数据不对应的是( )A. 小满 B. 小希 C. 小梦 D. 都不对应,B,3. (2016广东)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题1-17-6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一些电学实验,其中电阻R有20 、15 、10 、5 、1 五个供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 1 A”.电源电压5 V保持不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流表准确接入 电路.,如答图1-17-1(接到0.6 A这个量程),(2)在做“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

8、实验时, 选用哪三个电阻更合适?答:_. 此实验对电阻两端电压的控制有什么要求?答:_. 按要求接入电阻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且超过满刻度,原因可能是_.,5 ,10 ,15 ,保持电压3 V不变,电阻断路,考点2 欧姆定律 考点精讲【例2】(2016衢州)小柯用如图1-17-7甲电路进行实验.,(1)请在图1-17-7甲中导线AB上用箭头标出通电后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7-7乙,则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_A. (3)图1-17-7丙为通过电阻R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则R的阻值为_.,思路点拨:(1)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9、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所以,闭合开关S后,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如图1-17-8所示.(2)由图1-17-7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2 A;,(3)由U-I图象知,当U=4 V时,通过R的电流I=0.2 A,由可得,电阻R的阻值:答案:(1)如图1-17-8所示 (2)0.2 (3)20,考题再现4. (2016东营)如图1-17-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则下列正确的是( )A. R1

10、=8 B. R2=8 C. R1=20 D. R2=20 ,B,5. (2016湖北)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4 V时,通过的电流是0.2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12 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时,电阻为_.,0.6,20,6. (2016安徽)图1-17-10中电源电压3 V恒定不变,电阻R1=10 ,R2=5 ,则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_V.,2,7. (2016重庆)如图1-17-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电阻R1为15 .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 A. 求:(1)通过电阻R1的电流;(2)电阻R2的阻值.,解:由电路图可知,

11、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2.5 A-2 A=0.5 A,则电阻R2的阻值,考点3 “伏安法”测电阻 考点精讲【例3】(2016济宁)小希在测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电阻时,设计了如图1-17-12甲所示的电路图.,(1)实验时,小希按电路图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电流表无示数,其可能的原因是:_.排除故障后,小希通过实验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并画出了I-U图象,如

12、图1-17-12乙所示.(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3)选取图象中的三组数据,通过计算后发现电阻值相差较大,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思路点拨:(1)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原因可能是灯泡L断路;(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2.5 V,由图象可知通过的电流I=0.25 A,(3)实验过程中,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都不变,电压不同,灯丝温度不同,电阻大小不同,所以灯泡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答案:(1)灯泡L断路 (2)10 (3)灯泡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考题再现8. (2016绵阳)小红测电阻 Rx的阻值

13、,设计的电路如图1-17- 1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 中R0是0200 的滑动变阻器, R是未知定值电阻.她把开关S掷 于a时,电压表计数为2.5 V,电流表读数为0.5 A;再把开关S掷于b,并调节R0,得到电压表读数减小0.7 V,电流表读数增加0.4 A. 最后小红得到Rx的阻值为( )A. 5 B. 3 C. 2 D. 1.75 ,B,9. (2015深圳模拟)某同学利用图1-17-14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开关闭合后小灯泡发光,两表都有示数.在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 灯泡被短路B. 开关被断开C. 灯丝

14、被烧断D. 滑动变阻器被烧断,C,10. (2016内江)在相距20 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1 m输电线的电阻为0.01 .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1-17-15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时,电流表示数为 30 mA. 则短路处距甲地一条输电线的电阻为_,短路位置距甲地的距离_km.,25,2.5,11. (2014广东)某同学利用图1-17-16的电路来测量一未知电阻Rx.,(1)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17-16乙所示,则I=_

15、A,Rx=_.(2)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1-17-16丙所示的测量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其中R0是定值电阻,请在横线上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_,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为U;_,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请用测量值U和U1及已知量R0来表示Rx=_.,0.3,4,闭合开关S、S1,闭合开关S、断开S1,易错点透析,不能正确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例1】将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 变形得到公式 ,关于 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是( )A.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增大时,其电阻值反而减小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其电阻也会相应增大C.导体的电阻值可用电压与电流的值来计算,它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

16、过的电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自身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另外还受到外界因素温度的影响,它的大小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同时,物理公式都表达一定的物理意义,不能单独当作一个数学式子来分析. 错选D就是没弄清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而仅把 当作一个数学式子,单独从数学角度考虑,忘记了物理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答案:C,错因分析(方法指导):对于物理概念、定律等的表达,一定要结合它的物理意义进行,不要将物理与数学相脱节在应用欧姆定律进行问题分析和简单计算时,三个物理量必须集中

17、在同一段电路中,这一点易忽略,造成解题时张冠李戴,答案错误.,不能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工作状态【例2】如图1-17-17所示电路, 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为3 V,电流为 0.3 A,且灯泡电阻保持不变,滑动 变阻器R上标有“50 1 A”的字样, 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 00.6 A. 若电源电压为4.5 V,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_.,解析:当电源电压为4.5 V时,要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则电路的电流不能超过0.3 A,故电路最小电阻 =15,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灯=10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至少为5 .当电压表示数为3 V时

18、,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则 R滑= =20 .答案:520 ,错因分析(方法指导):欧姆定律 公式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同时性”.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是一一对应的,不能用不同时刻的电压与电流相除.弄清电路的工作状态很重要.,考点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如图1-17-18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 )A. 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变B. 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C. 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 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 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C,中考考点演练,2.如图1-17-19是“探究通过同一

19、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电路.为了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需要多次实验.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 改变导体R的阻值B. 改变电源电压 C. 改变电流表量程D. 改变电压表量程,B,考点2 欧姆定律5.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的变形式 及电阻的性质,可以判定( ),C,6.如图1-17-2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的阻值为24 ,L1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4 V、电流为0.5 A. 当开关S接a时,L1恰好正常发光,此时R两端电压为_;当开关S接b时,L2两端电压为6.4 V,忽略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L2的阻值为_.,12 V,16 ,考点3 “伏安法”测电阻8.小明练习用伏安法测电

20、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 测量结束后,他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却为 10 ,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B. 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 电压表按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 A量程读数D. 电压表按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 A量程 读数,C,9.小明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1-17-23所示的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x的表达式.,实验步骤:A. 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B. 断开S2、闭合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C. _;D. 表达式:Rx=_(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断开S1,闭合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