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理疗科工作制度一、凡需进行治疗者, 由康复科医师出具康复治疗处方, 由治疗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或并发症, 及时与各科医师联系。二、本室人员要遵守劳动纪律, 不怕累,不蹿岗,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有记录,做出评估。三、治疗医师除认真做好本科室的康复治疗工作外, 深入病房了解病情,观察疗效, 对不易搬动的病员, 可到床边会诊及治疗。四、疗程结束有小结, 需继续理疗时, 应与临床科室联系, 因故中断治疗, 应注明原因及时通知本室。五、进行高频治疗时, 应除去病员身上的金属物(如手表等)
2、 , 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 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地板接触。超高频治疗器械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 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声波禁用单极法, 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下班时, 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六、爱护仪器, 用前检查, 用后擦试, 定期检查维修, 避免震动或其它原因人为损坏机器, 每次使用机器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对本室无法排除的设备故障应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七、本室人员在工作中要紧密配合, 各尽其责, 做到接待热情、 操作认真、解释耐心,应经常到治疗室观察治疗过程, 并与理疗室工作人员经常研究理疗方案及方法, 不断改进理疗方法,
3、探索理疗机器的新用途, 发掘理疗新的应用范围。理疗治疗室工作制度一、治疗室技师(士)接到治疗单后, 应仔细阅读, 严格遵照医嘱和操作常规进行治疗。如有疑问, 应向医师询问清楚后再行治疗。每次治疗前, 均应进行查对。二、治疗应尽量做到定人、定机、定时、定床,以提高治疗效果。三、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告诉患者治疗时应有的感觉及注意事项, 如不要触动 机器、 变换体位、 阅读书报及入睡等。对患者的贵重物品应妥善保管。 高频治疗部位附近如有金属物品、手机等应先去除。使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四、开动机器前,应严格检查各机钮是否均在零位, 机器有无故障, 准备是否完善, 治疗时, 应 按操作规程使用机
4、器。针灸室工作制度一、严格无菌操作, 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者, 术者不得离开岗位, 注意观 察病员变化, 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 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 输出是否正常, 并根据病情, 选用适当的强度, 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 输出到零位。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 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 不易修直时应更换。二、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解剖部位, 防止发生意外。三、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 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疑 虑, 争取患者积极配合。四、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 做
5、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定期分析总结本科前五位病种的针灸效果, 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效果。五、针灸室工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和临床科研, 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六、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 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推拿室工作制度一、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 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 选好适当的体位, 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 术者应按由浅入深, 由轻到重, 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二、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 在进行治疗时 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三、在治疗室推拿时
6、, 术者要文明施术, 选用手法要得当, 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 更不能敷衍了事。四、在保健性推拿时, 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 从上而下, 先背后腹, 先上肢后下肢, 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五、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 不断提高推拿技术, 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六、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 注意清洁卫生。七、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 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疼痛门诊工作制度一、疼痛门诊是在科主任领导下由专职医师负责的临床诊疗专科。二、疼痛门诊工作必须具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的高年资医师承担诊疗业务。 治疗工作必须有二人以上参加。
7、医师相对固定,可定期轮换。必须保持疼痛诊疗业务的连续性。 门诊应有固定的开设时间。三、疼痛门诊应保持整洁的候诊和诊疗环境。四、对病人和蔼亲切, 认真解答疑问, 注意鉴别病人心理障碍、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注意保护性医疗。五、病史力求详细, 病历书写要真实、完整,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项目。 必要时查阅病人的过去医疗档案,防止误诊、漏诊。六、疼痛门诊登记本要求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以备随访。七、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效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均须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征得同意,必要时签字为证。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酌情修订和重订治疗方案。八、接受各种治疗的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和病情必须留观到无全身反应和无神经系统障碍时才可以离院,遇有疑难病例(或操作)和意外时,须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请示,并严格执行上级医师的医嘱。九、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必要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修订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或二次复诊不能明确诊断或操作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