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页,末页,历史,期中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周恩来是我党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应选取的素材是( )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领导南昌起义 领导秋收起义 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A. B. C. D.,单项选择题,C,首页,末页,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单项选择题,A.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B.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项选择题,A,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下列对“新
2、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单项选择题,C,4.“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最先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雄浑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典礼举行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单项选择题,C,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
3、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单项选择题,B,6.大龙同学在复习八年级历史时在笔记本上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请你回忆,这是哪一历史主题的相关知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土地改革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单项选择题,C,7.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之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 B.“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家庭联产承包责
4、任制 C.三大改造和南京解放 D.改革开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单项选择题,A,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如果让你写一篇社论,你会写( ) 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 B. C. D.,单项选择题,B,9.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辽沈战役 D.抗美援朝,单项选择题,D,10.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5、是因为( )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单项选择题,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B. C. D.,单项选择题,B,11.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单项选择题,A,12.下表是195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图表中的现象能够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建设热情
6、 B.国家基本统一,经济建设具备良好环境 C.土地改革完成,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一五”计划实施,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单项选择题,D,13.下面是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发生表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单项选择题,A,14.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项
7、选择题,A,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项选择题,A,16.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项选择题,B,17.板书是浓缩的教案。见如右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单项选择题
8、,B,18.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它由名医曲焕章在1902年创制,配方和制法从不外传。1955年曲家后人将药方无偿献给人民政府。这一做法的时代背景是( ) A.建立新中国 B.实行土地改革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进行三大改造,单项选择题,D,19.“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单项选择题,B,20.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
9、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单项选择题,D,21.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 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中共八大的指引 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B. C. D.,单项选择题,B,2
10、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关于发生在“民国三十八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的事件是( )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D.北平和平解放,单项选择题,A,23.“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求同存异”,这是有人在一份破损的报纸上依稀读出的内容。据此判断这份报纸可能是在报道( ) A.万隆会议 B.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C.抗美援朝 D.中国参加APEC会议,单项选择题,A,24.周恩来总理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11、) A.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单项选择题,B,25.2015年4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庆祝活动,100多个亚非国家政要参加了此次活动。这说明( ) A.亚非会议是发展中国家合作交流的唯一方式 B.“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C.亚非国家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D.万隆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单项选择题,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同志回忆在贵州召开的某次会议时说:“(193
12、5年)会议纠正第三次左倾路线,在这个万分困难的危机时刻,毛主席扭转了航向,使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对我们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综合题,首页,末页,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综合题,材料三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综合题,(1)材料一所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一次重大会议?(1分)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
13、有何重要影响?(4分),综合题,会议:遵义会议。(1分) 影响: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至少能回答其中两个“挽救”);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每个要点得2分,共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2分),综合题,背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或答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或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第二种梦想,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为什么改变土地所有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
14、速恢复和发展?(2分),综合题,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变化: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分)原因:因为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分),27.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有多次战略误判,也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经济封锁,以阻止和延缓中国的崛起。但中国从不向强势低头,一次次被逼得绝处逢生,走向今天的世界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综合题,【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战略误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产生严重分歧,最终形成“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花费60多亿美元,不仅没能挽救国民党政权,反倒让共产党用缴获的美式装备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15、,并最终推翻了蒋家王朝。,综合题,美国的这次战略误判,促使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从而导致美国在华利益的彻底丧失。 【对中国是否敢出兵朝鲜的误判】 1950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战火迅速向鸭绿江边蔓延,对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综合题,美国错误地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力军力薄弱,根本不敢出兵迎战。可是,在美国政治和军事将领的眼里军力薄弱的中国军队,竟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了,使中国军队一下子成为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军。抗美援朝这一仗,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尊严,而且也赢得了持续至今的和平。,综合题,(1)美国政
16、府“扶蒋反共”对华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彻底失败的标志是什么?(4分),综合题,表现:支持蒋介石打内战;(2分) 标志:南京解放,使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2分),(2)根据材料概括抗美援朝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6分),综合题,原因: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美国涉足我国台湾问题等。历史影响: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企图,并用史实驳斥美国的这一论调。(3分),综合题,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称霸世界。 史实: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过侵略任何国家的行为;长期以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组织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和合作;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等。(3分),首页,末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