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机械波的产生,第2章 机械波,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2.知道机械波的种类横波和纵波的概念. 3.明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内容索引,重点探究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达标检测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自主预习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自主预习,1.机械波的形成 波源振动 与它相邻的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 离波源更远的质点振动,只是后一质点的振动比前一质点的振动 .于是波源的振动逐渐传播出去.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1)要有 ; (2)要有传播振动的 .,带动,带动,振源,迟一些,介质,4._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机械波传播_的同时,也向外传递_和_.,3.机械波可分为
2、横波和纵波两类,如下表所示.,垂直,最高处,同,稀疏,最低处,一直线,密集,机械振动,振动形式,能量,信息,重点探究,一、机械波的形成,导学探究 你看过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吗?如图1所示,运动员手持细棒抖动彩带的一端,彩带随波翻卷,这是波在彩带上传播的结果,你知道波是如何形成的吗?,答案 彩带一端振动带动彩带上相邻部分振动,依次逐渐引起整个彩带振动.,答案,图1,知识深化 1.波形成的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2所示) (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小部分看做质点. (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
3、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称为波源. (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并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传播. 2.产生条件:(1)要有振源;(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图2,例1 如图3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垂直直线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时,质点1到达最上方,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问:,图3,(1)t 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解析,答案 见解析,答案,解析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
4、情况.如图所示. 由甲图可知,t 时,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2)t 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解析,答案 见解析,答案,解析 由乙图可知,t 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3)t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解析,答案 见解析,答案,解析 由图丙可知,t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6正在向上振动.,二、横波和纵波,导学探究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地震,其引发的海啸加上核泄漏事故给日本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视频咱们可以观察到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前后或左右的晃动,也
5、会产生竖直方向的振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不同的波引起地面的振动不同.,答案,知识深化 1.横波 定义:把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如绳波. (1)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去的最低处叫做波谷,横波是以波峰和波谷这个形式将机械振动传播出去的,这种波在传播时呈现出凸凹相间的波形. (2)横波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产生弹力作用所致,故纯粹的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纵波 定义:把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1)在纵波中,质点分布密集的地方叫做密部,质点分布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纵波在传播时呈现出疏密相
6、间的波形. (2)在纵波的情况下,物体的各部分经常受到压缩和拉长,也就是说经常在改变自己的体积.在体积改变时,固体内固然要产生弹力,液体和气体也要产生弹力,所以纵波在这三种状态的介质中都能传播.,解析 横波具有波峰和波谷,A正确; 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为纵波,B错误,D正确; 纵波有疏部和密部且波形是疏密相间的,C正确.,例2 (多选)下列关于横波和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凸凹相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B.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横波 C.纵波的波形是疏密相间的,质点分布密集的部分叫密部,
7、分布稀疏的地方叫疏部 D.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答案,解析,答案 不能.石头激起的水波向四周传播,浮在水面上的排球随水上下起伏,不能到达湖岸.这说明波传播时介质不随波迁移,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三、波传递的是能量和信息,导学探究 一同学不小心把一只排球打入湖中,为使球能漂回岸边,这位同学采用不断将石头抛向湖中的方法,这位同学能否通过这种方法把排球冲上岸?这说明波传播的是什么?,答案,知识深化 波传播的特点 1.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而介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波在传递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例3 (多选)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质
8、点要相互做功 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 C.振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 D.除振源外波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答案,解析,解析 机械波是由于介质中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使振源的振动形式与振源的能量向远处传播而形成的,前后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而相互做功,故A正确; 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不随波迁移,纵波也是机械波,因此B错; 每个质点都是由振源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每个质点都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频率都与振源频率相同,并且都“仿照”振源振动,故C、D正确.,四、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例4 (多选)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
9、正确的是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答案,解析,解析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地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A、B正确; 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 介质中一旦形成了波,介质中的质点就会将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由近及远的向外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已经振动起来的质点还在振动,所以波将继续传播,选项D错误.,课堂要点小结,机械波的产生,质
10、点的运动特点,后面质点滞后于前面质点 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机械波的分类,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波源 介质,振动形式 能量和信息,达标检测,解析 振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故A正确. 简谐运动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都做简谐运动,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的质点比前面的质点总要晚一些开始振动,但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而且各质点的振动步调不一致,故B、C、D均错.,1,2,3,1.下列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 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
11、,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横波和纵波的概念,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做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并不是上下振动与水平振动的问题,所以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并不能说明是沿同一直线,故D选项错误.,2.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B.振源水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 C.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上下振动,这类波是横波 D.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1,2,3,答案,解析,1,2,3,解析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所以有机械波必定有机械振动.但如果只有振动,没有介质的传播就不会有机械波的产生.因各质点的振动都是重复波源的振动,不论距波源远近,振动的快慢都一样;在波源停止振动时,波仍将继续向外传播而不会停止.,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 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