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塘,荷韵,季羡林,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李白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拟古,题解,清塘荷韵,意为清塘上荷花的韵味。韵,韵味,含蓄的意味、情趣。文章要写的就是这荷花的韵味;清塘只不过是环境,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 但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幽静、 清雅的环境衬托,荷韵也就更浓、更加引人了。题目富有诗意,把读者带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使人眼前浮现出一幅瑰丽的图景,真有景未见人先醉之感,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出水芙蓉,清香四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 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 照灼此今塘,藻 曜君玉池。(晋)张华荷,(yo)
2、,莲子房房嫩 菖蒲叶叶齐,共结池中根 不厌池中泥 (唐)曹邺乐府体,季羡林,季羡林(1911) 山东临清市人,当代学者,教授。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 1935年赴德国学习,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大教授见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97年底季羡林全集共32册出版。,结构分析,种荷 (1-6),荷韵 (7-12),作者的祝福,点明主旨(13),清塘的遗憾(1、2),种莲、盼荷(3-6),荷的生命力(7),荷的风姿与情趣(8-11),荷的信念(12),想荷,盼荷,颂荷,(感情发展线索),文脉,种荷缘由 种荷 盼
3、荷 观荷 赞荷 赏荷 祝荷,观察方法,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比较观察,持续观察,盼持续观察荷,第一年:,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希望,第二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灰了心,第三年:,出了奇迹,长出五六个叶片,希望,第四年:,出现真正的奇迹,突然长了一大片绿叶,狂喜,灰心,赞 荷,门前池塘,燕园其他池塘,红色浓花瓣多,颜色浅红花瓣少,比较观察,赏 荷,夏日,荷瓣下落,以动衬静,月夜,小猫戏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面描写,邻居盛赞,白天,侧面烘托,定点观察,种荷缘由,种荷,盼荷,观荷,赞荷,赏荷,祝荷,心情变化,无荷成心病,种下希望,望眼欲穿,狂喜慨叹,喜得“季荷”名,恬静闲逸,祝福季荷,本文的主旨是什
4、么?作者在作品中揭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哲理?,本文通过荷花的风韵,颂扬了生命的力量,抒发了热爱生活、对美好生活前景充满信心的情怀。作者在作品中揭示了这样一种生活哲理:“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写作艺术分析:,这是一篇很有艺术魅力的抒情散文。它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1、安排结构随感情波澜,2、揭示哲理引人思索,3、使用语言生动清新,4、引用诗句耐人寻味,(缺荷,想荷),(种莲,盼荷),三年灰心,(开花,颂荷),第四题:两篇文章其实写的都是荷韵,但时代不同,作者的处境不同,所寄托的感情也
5、不相同。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虽然也寂静、清雅,但月光是淡淡的,景物是朦胧的。作者这样写,是要表现眼前虽然偷得了片刻的喜悦,但还是掩盖不了心中淡淡的哀愁,心境颇不宁静。本文作者笔下的荷塘虽然也寂静、清雅,但景物十分明晰:莲不断积聚力量,在水下奋力扩展蔓延,窜出水面;肥大的荷叶覆满清塘,别具一格的荷花红艳耀目;月如银盘,荷塘清香宁静,皎洁亮丽,以至小猫误扑水中;夏日,百千朵荷花盛开,热烈而又不易让人参透,情趣盎然。景物静中有动,清而不冷,热烈而又不含蓄,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作者这样写,为的是赞颂生命的力量,抒发热爱生活,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的情怀。,第五题: 短短一篇散文,作者引用的诗句有五处之多。从语言的角度分析,第一处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句,把没有荷花的燕园比作砚池,可谓形象生动;第二处引“小荷才露尖尖角”句,吐露盼莲心切,可谓言简意赅;第三处引“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句,形容燕园荷花开有杭州西湖之美,可谓耐人寻味;第四处引“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写出静境闻香,情景交融,可谓贴切自然;第五处引“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句,写作者能参悟透高远的境界,可谓启人遐思。还有一些抒情佳句,语言运用都十分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