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基础巩固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 )食物安全 生物安全 环境安全 社会安全A. B. C. D.解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答案 A2 农业部颁布的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D.无任何实际意义答案 B3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转基因成果的是( )A.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B.青霉素高产菌株C.转基因抗虫棉D.巨型小鼠解析 可以清除
2、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转基因抗虫棉、巨型小鼠等都是基因工程的产物,青霉素高产菌株是诱变育种的产物。答案 B4 下列选项中 ,不是由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弊端的是( )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C.转基因食品加工一定会带来食品污染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解析 转基因食品加工不一定带来食品污染。答案 C5 所谓“实质性等同 ”是指(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
3、“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解析 “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异”,因此不必再进行安全性检测,这是美国首先提出的。不过有些人认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重要成分是否发生改变,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答案 C6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是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
4、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析 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只有 C 项不是,它是基因工程在制药方面的应用。答案 C7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一直在进行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分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解析 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弥补。答案 C8 下列各项中 ,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
5、,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转基因农作物一定能够表现出转入的基因控制的性状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解析 转基因农作物不一定表现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关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表达。答案 B9 有人说:“ 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 ”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 )A.存在生殖能力 B.存在地理隔离C.存在生殖隔离 D.能交配产生后代解析 生殖隔离是区别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
6、准,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答案 C10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下面属于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环节的有(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 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A. B.C. D.解析 在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在分阶段获得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个阶段。答案 D11 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 DNA 分子中,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C.微生物工程 D.酶工程
7、(2)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 。 (3)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 ,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 。 (4)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有人认为,转基因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如果支持,请你举出一个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后果的实例。解析 (1)转基因生物是基因工程的产物。(2)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抗病毒干扰素。(3)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4)注意题中关键词“灾难性的后果” 。答案 (1)A(2)抗病毒干扰素(3)遗传密码 共同的原始祖先(4)支持
8、。如果用于改良作物的抗不良环境的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中,可能会造成杂草的蔓延,以致于人类难以控制。(答案合理即可)能力提升1 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物种的 DNA 中嵌入了人工重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传播而发生扩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B.基因工程破坏生物原有的基因组成C.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了生物的新性状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 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内,从而使生物获得新的性状。而染色体的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工程并没有涉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
9、C220 世纪 90 年代,乌干达薯业遭到了病毒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新的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病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组装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种病毒的基
10、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而 B 项正说明外源基因与某些病菌和病原体重组形成新的生物。因此题干材料是对 B 项的有力支持。答案 B3 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 转基因的抗虫植物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会导致以该植物为食物来源的昆虫的抗性基因频率增加。动物和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因此转入植物体内的动物生长激素基因也能进行表达。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可能存在食物安全、
11、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安全性问题。答案 A4 已得到证实的说法是 ( )A.一些转基因植物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着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已使杂草成了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C.转 Bt 基因玉米的花粉可使某种斑蝶幼虫死亡D.已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死亡的病例解析 转基因生物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使杂草成为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只是人们的一种担心,有发生的可能性,但至今还没有证实。到现在,虽然已有大量的人食用转基因食物,但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不过据报道:一种斑蝶幼虫食用了转 Bt 基因玉米的花粉后,有 44%的个体死亡
12、。答案 C5 下列选项明显体现出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的是(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 -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解析 转基因生物在食物安全方面会出现滞后效应,可能会出现新的过敏原等。答案 C6 下列关于转基因大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过程中可能用到抗病、抗虫等抗性基因B.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可以是大豆受精卵,也可以是体细胞C.转基因大豆的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农药等的使用量,生产成本更低D.固氮菌的固氮基因也是必需的目的基因
13、之一解析 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中有固氮基因,因此固氮基因不是必需的目的基因。答案 D7 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的是(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的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解析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不能进行杂交,所以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答案 A8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
14、制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的原因的是(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之间的基因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D.DNA 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解析 公众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有争论是有多种原因的,因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工程技术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并未穷其根本,转基因技术也只是在逐步完善和成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不完全了解,DNA 重组中极大的随机性,异种生物之间基因转移后果的不可预测性,都提醒人们不能不考虑转基因生物是否安全。答案
15、D9 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 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例如,1999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 Losey 等人将转 Bt 毒蛋白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撒在苦芭菜上,喂食黑脉金斑蝶 4 天后死亡率达 44%,而对照组无一死亡,研究者认为该转基因玉米对非靶生物有毒。(1)目前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实例。据此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试分析原因。(2)自 1983 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
16、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5107 hm2。试问: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3)你是怎样理解“转 Bt 毒蛋白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玉米花粉对非靶生物是有毒的”?(4)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会造成基因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 (1)转基因食物被煮熟之后,细胞就被破坏了,进入人的肠胃系统后,基因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而失去遗传作用;我们所食用的非转基因农作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食用后并未影响健康,转基因农作物仅是在非转基因农作物基因组中加入一两个对人类无害的已知性状的基因而培育出来的农作物新品种,因此转基因食品也不会影响人类健康。(只要合理即可)(2)可缩短育种时间;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问题。(3)转 Bt 毒蛋白基因玉米在培育过程中没有对所有的生物进行毒性检测实验,在逻辑判断上属于不完全归纳。(4)转基因生物中所含的外源基因可能会通过杂交在环境中传播,可能会由此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以及其他超级动物等,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只要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