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平面镜成像知识目标:知道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知道平面镜能够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联系实际,知道平面镜的应用。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时像大小的决定因素、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教学用具:两支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一把刻度尺及火柴。 (学生分组实验,共 12 个小组)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面,出现了图示的情景,为什么会这样呢?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人照镜子时,镜子里出现的人就是人的像。1.平面镜能够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实验探究:参照如图所示步骤完成实验。(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观察到未点燃蜡烛的烛芯上好像也有了烛焰) 。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烛焰像的
3、位置。(5)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像。来源:gkstk.Com将另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发现像与蜡烛的大小相同、像和物都正立。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是 90,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说明:(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不用平面镜,是因
4、为玻璃板是透明的,通过玻璃板既可以看到虚像,又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虚像的大小和位置。(2)物理学中,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的像叫做虚像。来源:gkstk.Com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生活及生产实践中。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牙医用来检查牙齿、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2.镜子使用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如大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 。说明:平面镜的作用是,一是能够成像,二是能够改变光路。成像: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其应用是,利用平面镜梳妆,试衣、 试鞋,检
5、查舞蹈演员的动作是否规范等。改变光路: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的一个实例。 类似的 应用还有牙科医生用的小平面镜,光电控制液面仪等。课堂小结达标反馈1.小红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红左右移动时,以小红为参照物,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此过程中像的大小 。2.如图所示,描述我国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 。这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且类似于一的装置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4.下图
6、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5.如图所示,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完全一样的蜡烛 A、 B,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 B 到一位置时, B 与 A 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用光屏替换蜡烛 B,光屏上接收不到 A 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像。(2) “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试验方案_(选填序号)绘制光路图来分析;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是哪只手挥动。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布置作业课本 P6061 作业达标反馈 参考答案1.静止 不变2.光的反射 潜望镜3.D4.D5.如图所示6.(1)相等 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