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的几种计算方法。2.如何灵活的运用浮力计算公式。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理解浮力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浮力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三、读书指导1.物体的浮沉条件:A.物体的浮沉决定于_和_关系;当_时下沉;当_时悬浮;当_上浮。B.对于实心物体,也可据密度关系判断:当_时下沉;当_时悬浮;当_上浮。2.浮力的计算方法A._B._C._D._3.浮力的利用:(1)轮船:是利用_原理制成的,排水量是 1000t 表示的意义是_。(2)潜水艇是利用_原理制成的。四、课前热身1.一个重 2N 的钩码,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
2、力计的读数是1.2N,则钩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一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在河里受到的浮力大 B.轮船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 C.轮船所受浮力不变 D.无法确定浮力的大小五、课堂探究1.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木块浮于水面,铁块沉入水底,设水足够深,试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F 木 _F 铁 。2.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河底布满了小石子,则( )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B.脚疼的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D.脚疼的越来越轻,因为人的重力越来越小3.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
3、数是 15N,当物体的 1/3 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1.35N,将物体继续浸入,当 1/9 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A.4N B.11N C.13N D.14.5N4.体积是 5dm3 的铁球重 39.2N,将其放入水中,它将(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判断六、聚集目标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液体 C.盛液体的容器 D.物体本身2.A、B 两个同样的实心铁球,A 沉于水底,B 浮于水银液面上,则两球受到浮力的FA、F B的大小关系为:( )A.FA F B B.FAF B C.FAF B D.不能确定3.
4、把质量为 500g 的空心铝球投入水中,这个铝球将:( )A.下沉 B.上浮 C.在水中悬浮 D.无法判断4.将质量是 200g 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 160g 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会:( )A.沉入水底 B.漂浮在水面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5.计算受到的浮力:( )A. A B,F AF B B. A B,F AF BC. A B,F AF B D. A B,F AF B七、课堂拓展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 4/5 的体积浸入水中,则此木块的密度是:_kg/m3,若把它放在某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为 1/3,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_kg/m3。2.水面上浮着一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是 23,则此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是_;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内的体积之比是 13那么这种液体和水的密度之比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