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规划第二点心得----合作.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342285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第二点心得----合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规划第二点心得----合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规划学会放弃最近,在做公司明年整体的研发规划和产品规划。但无论如何规划,总觉得需要更多人力来参与;而今年 11 月中旬开规划的专项会议时,已明确提出明年的人才招聘控制在较小的规模,公司通过提高管理和改进流程来提高内功,不进行较大规模产品线和团队的扩张。开始时我认为,是不是产品线规划的过于丰富了,但仔细审查发现这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后来,是不是自己对现有团队的工作统计的过于宽松了,但重新审核每个人的工作,并没有节约几个人力出来。这一阵规划的事,一直让我很苦恼。直到前几天,看到德鲁克先生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中提出:做战略规划的首要工作是摆脱过去,摆脱掉失去不再具有生产率的、陈旧的、失效

2、的东西,我才如梦方醒,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的问题出在了这里:全盘地保留了今年乃至以前的产品线,而又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增加新的产品,二者都要做,自然目前的团队规模支持不了,必然的选择必定是:要么删减旧的产品线,要么删减新的产品线;而新规划是有生命力,寄托着提高公司产品利润率的责任,而且是经过认真调研、市场和技术分析过的,因此,必须对旧的产品线进行整改和分析,坚决地放弃掉一些利润率低的和市场空间无法拓展的产品。我最终放弃掉了一个产品,它花费的气力不少,但核心研发人员离职,导致此产品从应用的开始,就磕磕绊绊,应用一个项目,后面就有很多问题去支持,牵扯了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而目前的团队无法彻底解决这

3、些问题,继续维护它有不可承受之重,是该和它说拜拜的时候了。通过这样考虑后,我很快完成了明年整体的研发规划和产品规划,也是我这几年做的最好一次公司层面的规划。我相信,这一次规划对公司来年工作的影响,要比任何一个年度都大,因为它把公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认真做了分析,并从过去真正地走了出来。通过这件事,我颇受震动:规划要做的第一课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学会摆脱过去,再去筹划将来。由此,我想起一件旧事。几年前在原来的一家公司,我一直对一件事参悟不透:老板坚决地裁掉了我负责的一个完整的产品线,而且这个产品线在当时是盈利的,利润率挺不错的,是我带了 10 多个人,研发了 1 年半的产品线;当时老板自己负

4、责另一个产品线,这两个产品线之间关联不紧密。他认为我们没有获得一家特大公司的单子,而该行业其他公司规模很小,虽然数量很多,但不足以达到他期望的销售额和利润率,而且公司当时的规模难以长期支撑两个关联性不强的产品线运营。在当时,虽然老板的理由我能认可,但我认为有很多变通的办法和方式,不用非得裁掉这个产品线。后来,我团队成员都转到了老板负责的产品线。现在,该老板负责的产品线,营收已上亿元,事实证明,他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联系到这一次做规划的体会,我进一步理解了他的决策:他需要适时地扬弃原来的产品线,不断地将资源转移到更有发展前途产品线上,而且关键时要有这种勇气和毅力,因此,他裁掉该产品线,将团队融入

5、到另一个产品线。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工作和个人发展,是否也学会了摆脱过去,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针对将来的发展,进行了扬弃;面对一个新的机会,是否具备了这样的勇气和毅力。职场上,常能看见抱着一项能力和知识,就想到处通吃的人;或者几年如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要获得改变和进步,是不是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扬弃?当然,满足现状的人除外。这让我联想起一个哲言:蜗牛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他老是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合作在做规划的过程中,肯定要做全面的调研,包括市场目前的布局、各个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未来市场的变局,以及目前蕴藏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另外,公司与竞争对手对比分析,如公司的市场定位,人才资源配置,团

6、队建设,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愿景,财务配置和盈利期望等。要将这些工作分析清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前一阶段的产品规划,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在调研过程中,单就对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分析上,就要费很大功夫。开始时,组织人员在网络上疯狂搜索,尽可能浏览其可见的成功案例,并多次造访他们的网站,但这些信息满足不了需要。在对其产品和服务了解的基础上,切身体会到了其的特色和长处,而这些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领会和掌握的,因此,我逐渐转换了思路,看能否和一流的厂商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做相关工作。Comment U1: VITA如果有设备到外面做,要考虑这个思路。确定Stakeholders在合作的

7、想法付诸实施前,仔细分析了公司的长处和短处。长处是公司规模大,市场很大,对自动化产品需求也很大,而且项目动辄上亿,因此,必须采取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有一套技术扎实的工程实施队伍,而且吃苦耐劳;公司正处于快速扩张期,新上项目很多。短处是高端技术人才缺乏,公司领导不熟悉软件研发及其规律,也没有与软件研发配合的管理制度,因此,对软件研发重视程度也不够;各个子公司重生产轻管理等等。分析完这些,对公司的优势做了一些包装:统计已完成项目规模和收益,分析在建项目规模和期望收益,介绍公司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预期规模等等,等把这些资料发给一流的厂商,他们的眼球就吸引住了:非常高兴地来公司讲他们的产品和服务特

8、点、优势,大型成功案例的详细介绍,并邀请参观一些附近的应用案例等。几轮下来,就把握住了各家厂商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其的短板。这样,就容易地导出自己的定位,思路豁然开朗。合作的思路为:重点项目的主体,采用一流公司的方案,由其负责设计,但公司要参与整体方案设计和非核心模块开发,并要求对方在约定的领域里培养出人才,确保项目实施后,公司能独立进行基本维护,这样也充分发挥了公司良好工程实施队伍的长处。凡是不满足这些要求的厂商,一律滤掉,毫不客气。通过几个项目的锻炼,公司就会拥有较好的开发队伍,降低后期维护费用(因为质保期过后,老外提供维护服务的成本超高);同时,也确保合作方的利润,减少日常琐碎维

9、护的干扰,即真正做到实现双赢合作。目前,工作基本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开展的,参与此类项目的人员也工作得比较开心,因为一是能学到一流的技术和理念;二是跟着项目成长,自己个人绩效和价值体现更明显。另外,合作不是目的,提高公司团队价值,为公司整体盈利和长远发展做出公司贡献才是真正目标,因此,在找准公司定位基础上,要勇于站在巨人的肩上进行分析,不能墨守目前的成绩。通过与一流公司的合作,把握到了行业发展脉络和方向,走与一流公司的差异化市场方向,向外部扩张:内部大项目公司还没能力单独接,采用和一流公司合作的方式;但可以去外部接类似的小项目,而这些项目是一流公司看不上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来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和锻炼队伍,顺便还赚不少钱回来。公司老板看到完成公司内部项目,又有外部利润,自然是喜上心头,乐在眉头啊。而合作方也感觉公司的诚意,也感觉到公司的发展,对其并没有现实的威胁,因此,有时还帮助公司解决一些合同之外的问题,因此,合作的深度就更进一步了。总之,与对手竞争不过时,不妨想想合作,做差异性的合作,也许能峰回路转。这种思路在做公司规划等工作时可能更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