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级生物科学专业 2009.8,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程特点,时间长,集中,强度较大; 操作要求高,涉及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较多; 实验中将接触一些有毒试剂(如E.B.和氯仿)。,课程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实践、熟悉并规范分子生物学主要的技术操作,学习药品及培养基配制方法。实验前充分做好预习和各种准备,熟悉实验指导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 穿实验服,实验操作认真仔细,小心有毒药品的使用; 组内做好安排和协调,相互协作,互相谦让; 遵守时间,遵守纪律,不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分子生物学主要技术,DNA、RNA的提取 质粒DNA的提取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重
2、组、转化和筛选 DNA酶切 PCR 核酸及蛋白质杂交,1、质粒DNA的提取及其酶切检测 质粒DNA提取技术(碱裂解法)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 电泳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反应体系的构建 反应程序的设计 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内容,质粒DNA的提取及其酶切检测,质粒(plasmid)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的共价、闭环双链DNA分子,能自主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时遗传给子代细胞。质粒可赋予宿主细胞一些遗传性状如抗药性等,通过质粒赋予细菌的表型可识别质粒的存在,这是筛选重组转化子的基础。,质粒复制和转录或多或少依赖于宿主编码的酶和蛋白质。质粒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
3、,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质粒(如PUC系列)多属松弛型质粒,能复制到很高的拷贝数,只要将培养物放在合适的培养基中生长到对数晚期,就可以用于质粒提取。,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 掌握质粒DNA的中小量提取方法; 掌握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DNA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质粒DNA酶切分析的方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碱裂解法中量提取质粒DNA。在NaOH/SDS等作用下,细菌细胞壁遭到破坏,使DNA从细菌中释放出来。在碱性条件下,线性的大分子量细菌染色体DNA变性,将pH值调至中性,并有高盐浓度存在的条件下,染色体DNA之间交联形成不溶性网状结构,大部分DNA和蛋白质在去污剂SDS的作用
4、下形成沉淀,而质粒DNA由于处于拓扑缠绕状态,能够迅速重新形成可溶性分子。通过离心,可去除大部分细胞碎片、染色体DNA、RNA及蛋白质,而质粒DNA仍留在上清中,用异丙醇或乙醇沉淀可将之纯化出来。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工具酶。其作用特点是特异识别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一般为4-6个碱基对的反向重复序列),酶切后产生平齐末端或粘性末端。 本实验采用EcoRI酶切提取的质粒pUC19。,克隆载体pUC19质粒图谱,试剂 LB液体培养基 STE溶液:0.1mol/LNaCl,10mmol/LTris.Cl,1mmol/LEDTA pH8.0 溶液I:50mmol/L葡萄糖,25mm
5、ol/LTris.Cl,10mmol/LEDTA pH8.0 溶液II:0.2mol/LNaOH,1%SDS,现用现配(0.4mol/LNaOH和2%SDS 等量混合)。 溶液III:5mol/L乙酸钾60ml,冰乙酸11.5ml,水28.5ml 氯仿:异戊醇=24:1 无水乙醇 70%乙醇 10限制酶缓冲液 限制酶EcoRI pUC19,实验方法,仪器设备 恒温摇床、水浴锅、台式高速离心机、微量加样器、超净工作台,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和仪器见其实验,1、从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挑取单菌落,移至含有相应抗生素的10ml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振荡培养过夜。 2、将培养物转移到一个15mL的试管中,4
6、000rpm离心10min。 3、弃上清,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mlSTE溶液中,剧烈振荡,充分悬浮,将悬浮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 8000rpm离心5min。 。 4、弃上清,将细菌沉淀重悬于200ul预冷的溶液I中,剧烈振荡,充分悬浮。 5、加400ul新配制的溶液II到悬液中,盖紧管口,快速颠倒离心管数次,混合内容物,将离心管置于冰上。 6、加300ul预冷的碱裂解液III,盖紧管口,反复颠倒数次,使之在粘稠的细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匀,然后将离心管置于冰上3-5min。,实验步骤,7、8000-10000rpm,4离心5min,转移上清(约600ul)到一新的离心管中。 8、加等体积的氯仿
7、(酚:氯仿),通过剧烈振荡混合有机相和水相,8000-10000rpm,4离心2min,转移上清到另一离心管中。 9、室温下加入600ul异丙醇以从上清中沉淀核酸,剧烈振动混合液,于室温下放置2min。 10、 8000-10000rpm,离心5min,收集核酸沉淀。 11、小心弃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将液体吸干,加1ml70%乙醇洗涤沉淀。 12、 8000-10000rpm,离心2min;小心弃上清,将离心管置于超净台上吹干。 13、用100ul含有(20ug/ml)RNaseA的TE溶液重新溶解核酸,温和振荡,37保温40min。(略) 14、取20ul电泳观察并照相。 (略)
8、15、加灭菌双蒸水,将体积补至1ml,重复步骤7-12。 (略) 16、将沉淀溶于60-100ul灭菌双蒸水中,取5ul进行酶切分析(2份),取20ul电泳观察并照相。,17、取0.2ml离心管,配制酶反应混合液,每20ul反应体系包含:10限制酶缓冲液 2ul限制酶EcoRI 1ulddH2O 12ul 混匀。 18、加入5ul pUC19,混匀(离心机) 。 19、37保温30-45min。 20、加入上样缓冲液,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结果(以未酶切质粒做对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目的,掌握PCR原理 掌握PCR反应体系构建、反应程序设计及扩增产物检测的方法。,实验原理在
9、目的基因两端人工合成两段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通常两个引物序列不同),分别与模板DNA进行加热变性,随之将反应混合液冷却至某一温度,使引物与它的靶序列复性,复性引物在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作用下,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以待测目的基因为模板,得到延伸。 如此反复进行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中温延伸(denaturation-annealing-polymerization)三个步骤,模拟生物体内DNA复制扩增过程(一般25-30cycles)。每个循环扩增产物又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因此理论上每完成一个循环,特定DNA片段的分子数目增加一倍,多轮扩增的结果使目的DNA片段以指数方
10、式迅速积累,从而得到大量目的基因的新拷贝。,试剂 10buffer 4dNTP 引物1、2、3 Taq酶 模板DNA -EcoT14I DNA Marker -Hind III Marker,实验方法,仪器设备 离心机、PCR仪、微量加样器,1、配制Mix:每一50ul反应体积包括:10PCR buffer 5ul4dNTP Mixture 4ul引物1(Control Primer 1) 0.5ul引物2/3(Control Primer 2/3) 0.5ulTaq酶 0.25ulddH2O 38.75ul 充分混匀。 2、加入模板(Control Template) DNA1ul,轻缓混匀
11、,轻微离心。,实验步骤,3、放入PCR仪,按以下条件进行PCR反应。 使用引物1、2时(扩增6,012bpDNA片段) 循环: 94 45sec.94 30sec.55 30sec. 30Cycles72 4min. 72 1min.4 使用引物1、3时(扩增500bpDNA片段) 循环:94 30sec.94 30sec.55 30sec. 28Cycles72 30sec. 72 30sec.4 ,预变性,后延伸,4、PCR产物鉴定:加入上样缓冲液,混匀,离心,取10ulPCR产物电泳。-EcoT14I Marker和-Hind III Marker做对照。,预变性,后延伸,DNA分子在碱
12、性环境中(pH8.3 buffer)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不同的DNA片段由于其分子量大小及构型的不同,在电泳时的泳动速率不同,从而可以区分不同的区带。电泳后经溴乙锭(E.B.)染色,在波长254nm紫外光照射下,DNA显橙红色荧光。溴乙锭检测DNA灵敏度很高,10ng或更少的DNA即可检出。 线性DNA在凝胶中迁移距离(迁移率)与它的分子量大小的对数成正比。将未知大小DNA的迁移距离与已知分子大小的DNA标准物(DNA Marker)的电泳迁移距离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未知DNA片段的大小。,实验原理,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1、用胶带或插板封住塑料托盘开放的两边形成一个模具
13、,置于水平工作台上,将梳子插入模具,梳子距模具一端约1cm,梳齿底端距托盘表面保持0.5-1mm的间隙。 2、称取0.4g琼脂糖置于三角瓶中,加入40ml TAE buffer以配制1%的凝胶,使用电炉子加热直至琼脂糖完全熔化,期间轻轻摇匀。 3、待琼脂糖冷却至65左右(滴入E.B. 至终浓度为0.5g/ml,轻轻摇匀,避免产生气泡),小心缓慢倒入模具内(避免产生气泡),使凝胶缓慢展开直至在托板表面形成一层约3mm厚的均匀胶层,室温下静置0.5-1h。 4、待凝固完全后,双手均匀用力轻轻拔出梳子(注意切勿使样品槽破裂),在胶板上形成相互隔开的样品槽。,实验方法,5、将凝胶连同托板放入电泳槽平台
14、上,倒入适量TAE buffer直至浸没过胶面2-3mm,小心除去样品槽中的气泡。 6、用微量加样器取样品(或DNA Marker)20ul,取6loading buffer 5ul,与样品(或DNA Marker)缓慢混合均匀(避免气泡),将混合样加入样品槽内(注意避免因样品过多而溢出,污染邻近样品)。 7、加入样品后,将靠近样品槽一端连接负极,另一端连接正极,接通电源,开始电泳,在样品进胶前可用略高电压,防止样品扩散,样品进胶后,应控制电压不高于5V/cm(电压值V/电泳槽两极之间距离cm)。 8、当染料条带移动到距离凝胶前沿约1cm时,停止电泳。 9、将电泳后的胶板小心推至含0.5ug/
15、mlE.B.染色液中,室温下浸泡染色30min(略)。 10、小心取出凝胶并用水轻轻冲洗表面的E.B.溶液(略),然后将胶板推至预先浸湿并铺在紫外灯台上的保鲜膜上,在波长254nm紫外灯下进行观察。,11、DNA存在的位置呈现橘红色荧光,肉眼可观察到清晰的条带,荧光会逐渐减弱,因此初步观察后,应立即拍照(或绘图),记录下电泳结果。 12、参照DNA Marker估计未知大小DNA片段的分子量。 13、在放大的电泳照片上用卡尺测量出DNA Marker各片段的迁移距离(cm),以各片段分子碱基对的对数为纵坐标,它们的迁移距离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连接各点划出曲线,制作出DNA分子的标准曲线。 14、测量出样品DNA条带迁移距离,根据上述标准曲线,计算出相应的分子大小。 (第13、14步操作可用计算机软件直接分析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