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6901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曲周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 卷和第卷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第 卷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 60 分。第卷为材料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共 40 分。第I 卷 选择 题(共60 分)一 、 本 大 题 共 30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

2、之。 ”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A “兼爱、非攻、尚贤”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不尚贤,使民不争” D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2.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 “尚贤” “节葬” “节用” ,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 )A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 B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C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3.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 ,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柏杨

3、先生评价的“国策”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主专制,天下一统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大兴文治,反对暴政4.“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5.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下图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图中“里坊“的命名旨在( )A. 打破坊市界限 B.规范城市布局C.重视教化百姓 D.突破地域限制6.刘宗周

4、对王守仁学说有一个十分精练的概括:“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 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 ” 这说明王守仁的心学是( )A背离理学的基本思想 B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C维护统治的官方哲学 D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7.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 “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

5、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8.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进行争论。明末清初,这一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 ,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之核心是( )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C挑战宋明理学 D弘扬唯物思想9. 古希腊有位哲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火光把影子投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

6、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他用囚徒和洞穴之喻来代表人类的现状,旨在强调( )A. 关注人的世界 B.理性高于感觉 C. 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11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

7、因信称义” 。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 ( )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 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赋予了德意志民众自由精神 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12. 1689 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 ”引文表明他主张( )A天赋人权 B法律至上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13.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

8、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 ”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B大批书版保存不便C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D不适于小规模印刷1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 ;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15图 l 是关于 19 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 “注射器” ) 。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 )A.利用西方科学

9、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B.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16.谭嗣同曾指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既然君可以由民“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所以“君末也,民本也” 。他说这句话的本质意图是( ) A为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提出理论根据B主张 “君末民本”思想 C否定了 “君权神授”和君主“受命于天”的封建说教D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戊戌变法思想 17、陈道贵在孔子之现代意义的三个层面中指出:“打倒孔家店”是历史的必然 封建体制内无法开足以振兴民族、抵御外辱的新路。新文化

10、运动中的有识之士以传统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的代表孔子作为批判的把子,其实质是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而扫除障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打倒孔家店”就是彻底否定儒家文化B “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而不是反孔子C “打倒孔家店”才能“全盘西化” D “打倒孔家店”是改造旧文化,树立新文化 18.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与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深深根植于两者之中。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孙氏学说是有目的的对儒教文化、民生主义( 社会主义)和西方民主这三个传统的结合。孙氏相信一个独特和自豪的中国,只要以儒教文明为基础,就会在文化上复兴。 ”这表明了( )A.孙中山对美国文化情有独钟,所以推崇三

11、权分立B.孙中山坚信只有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C孙中山的思想与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一定关联D孙中山的民生思想脱离社会实际,无法实现19.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说:“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当组织自由统一的(由各民族自由联合的) 中华民国。 ”他还提出:“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 ”这说明孙中山( ) A发展了民生主义思想 B具有民族平等的思想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积极谋求国家独立20.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

12、(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211945 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 。这些主张( )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221992 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A回答了长期束缚人

13、们思想的问题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23.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24. 有一种科学理论在诞生之初受到宗教界的敌视,但初醒的民族主义者却对其大声喝彩;中产阶级以此为依据反对国家为促进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殖民主义者则用它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一科学理论应是

14、( )A.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的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5.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这一理论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C.突破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存在的局限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革命性进步26. 在 1543 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在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

15、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27.下图是三次科技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B.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C.三次科技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D.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较为迅猛28.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29. 下列为近代以

16、来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这 4 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B.感性思维不断遭受挑战C.传统文学流派相继被淘汰D.西方文学流派不断创新30. 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中叶以

17、后,一些有识之士基于现实生活的感受,起而抨击理学,公然倡扬“人欲” “日用” “私” “利” ,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相对抗。如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人欲即是天理” ;李贽讲“私”讲“利”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直至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义中之利,君子所贵” ,否定了理学将义利相对立,重义贱利的观念;他们还主张“经世致用” “工商皆本” ,提倡“实学” ,反对理学的空谈性理,指出其于世事毫无助益。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早在 1895 年前后,康有为便已取

18、法西方基督教的先例,提出“孔教”之主张,并倡议以孔子生年,作为中国历史纪元之始。及戊戌年间,康有为受命主持变法,更极力动员将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一时之间, “保教、保种、保国”之说,风行草偃,信从者众,甚至连日后以“排满”著称的章太炎,也曾在康有为的影响下,写就客帝论一文,提出“以素王(孔子)为共主,以清廷为霸府”的主张。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吏材料三:“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是历史的必然,虽有过激之嫌,但不可肆意丑化和歪曲。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历史又证明封建体制内无法开出一条足以振兴民族、抵御外辱的新路。在这样的形势下,“五四”新

19、文化运动中的有识之士以传统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的代表孔子作为批判的把子,应该说时代赋予的动力,是当时中华民族时代任务的召唤。因此,陈独秀、鲁迅等人的观点无可厚非,他们颇为激烈批判态度,其实质是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而扫除障碍。陈道贵孔子之现代意义的三个层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叶以后有识之士反理学的原因及积极意义。 (8 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康有为将孔子符号化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12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要求“打倒孔家店”的历史必然性?(5 分)27.(15 分)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熙宁二年(1069 年),宋神宗任命

20、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王安石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思想为指导,推行开辟财源的变法措施。他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 ,制定全国一年用度的预算,颁布施行,以节省开支。考察全国的农田、水利和赋税,另订管理办法,以尽地利而增税收。颁布青苗法,把救济贫民用的常平、广惠等粮仓的积谷,变钱借给贫困的农民,秋收加息二分收回,以免农民受到豪富的盘剥。实行募役法,以贫富为标准,把百姓分为五等,按等缴纳“免役钱” 。本来没有差役的“单丁” 、 “女户” 、 “官户”等人家,则出“助役钱” 。政府即以此钱募役。除此之外,还推行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煕宁二年公布办法征求意见,次年在开封府试行,接着才正式向全国推行。青苗法实施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重盘剥的现象。这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新法一直在守旧派的攻击和变法派内部意见不一致的艰难情况下进行。1085 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变法派成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 ,变法受挫。摘编自傅乐成 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理财措施的特点,并指出其意义。(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受挫的原因。(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