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docx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74773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第一条本标准以遥控航空模型的相关理论和基本飞行与特技飞行为基础,对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及技能进行测评。第二条本标准以遥控类航空模型的基础类型分为:遥控固定翼模型(代码:A 类) 、遥控直升机模型(代码:C 类)及遥控多旋翼飞行器模型(代码:X 类)三个类别。各类考核分别执行各自的技术等级标准。第三条 A 类、C 类及 X 类技术等级均分为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特级,共九个级别,八级最低,特级最高。 (八级、七级、六级为初级;五级、四级、三级为中级;二级、一级、特级为高级。X 类暂不设二级、一级和特级。 )第四条申请遥控航空模

2、型飞行员技术等级的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参加相应级别的理论考试和现场飞行考核第五条理论考试达到相应级别满分 80%以上的申请人,方准许进行现场飞行考核。现场飞行考核中,申请人必须独立完成飞行考核的规定动作。初级考核时间为 3 分钟,中级和高级考核为 4-8 分钟,随比赛进行的考核同比赛时间。 (以上均包括起飞和着陆。 )现场飞行考核须有三名委任技术代表参加。初级和中级考核中达到满分60%以上且没有单一低于 5 分的动作为达标;高级考核中达到满分75%以上且没有单一低于 6 分的动作为达标。现场飞行考核进行两轮,一轮达标即通过考核。 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批准的、满足考核条件的各项正式比赛中的考核

3、达标者也可申请相应等级。第六条用于参加考核的模型须符合以下技术要求:A 类(固定翼):初级考核,对模型没有限制;中级考核,模型翼展须大于 1200 毫米(含) ;高级考核,模型翼展双翼机须大于1700 毫米(含)单翼机须大于 1800 毫米(含) 。C 类(直升机):用于参加初级考核的模型没有限制;用于参加中级考核的模型旋翼直径须大于 700 毫米(含) ;用于参加高级考核的模型旋翼直径须大于 1200 毫米(含) 。 X 类(多旋翼飞行器):用于参加初级考核的模型没有限制;用于参加中级考核的多轴飞行器模型,轴距须大于 400 毫米(含) 。允许使用多旋翼模型自身的稳定装置;禁止使用利用外部参

4、照信息的自动控制装置;禁止预先设置程序的飞行。 其它须符合航空模型最新竞赛规则总则中的相关规定。第七条所有技术等级同时适用具有相似难度的其它遥控航空模型项目。第八条 A 类技术等级飞行考核动作要求:一、初级: (一)固定翼八级 能够独立安全完成模型的起飞,操纵模型安全着陆在指定区域内(50 米50 米) 。(二)固定翼七级1、 起飞;2、矩形航线飞行 2 圈; 3、着陆在指定区域内(50 米50 米) 。(三)固定翼六级1,起飞;2, 水平八字飞行 1 个;3,矩形航线飞行 2 圈;4,着陆在指定区域内(50 米50 米) 。二、中级:(一)固定翼五级1. 起飞2,逆风直线3,顺风直线4,内筋

5、斗两个5,水平 8 字6、着陆航线(二)固定翼四级1,起飞2,因麦曼3,内筋斗 3 个4,倒飞直线5,礼帽6,横滚一周7,眼镜蛇横滚 (动作示意图及动作描述请参照国家规则 2014 版P3A-2)固定翼四级动作示意图(三)固定翼三级 1,正方筋斗 2,1/2 倒古巴 8 字3,双因麦曼4,失速倒转5,三角筋斗6,半滚驼峰7,慢滚 8,1/2 古巴 8 字9,垂直上升横滚10,半滚半方筋斗11,四位横滚 (示意图见附件一,动作描述参照国家规则 2014版 P3A-3)三、高级: (一)固定翼二级1,正方筋斗2,1/2 倒古巴 8 字3,双因麦曼4,失速倒转5,三角筋斗6,半滚驼峰7,慢滚 8,1

6、/2 古巴 8 字9,垂直上升横滚10,半滚半方筋斗11,四位横滚 12,带滚失速倒转13,快滚筋斗 (示意图见附件一动作描述见 2014 版 F3A-P)(二)固定翼一级 1,双叶带 1 周滚2,失速倒转带滚3,双向多位滚4,半方筋斗带双向滚5,倒三角筋斗带滚6,半外筋斗带 1 周滚7,45 度上升带快滚8,倒礼帽带滚9,双向 2圈螺旋10,驼峰带滚(可选择)11,古巴“8”字顶部带横滚12,1/2 筋斗13,方筋斗带滚14, “9”字带滚15,连续反向滚16,半方斜筋斗带滚17 “Z”字带滚 (示意图见附件一动作描述见 F3A P-13)(三)固定翼特级 1,驼峰带滚2,半方筋斗带双向滚3

7、,内筋斗带反向滚4, “6”字失速倒转带滚5,侧飞双向快滚6,鲨鱼鳍带滚7,水平 8 字带滚转8,驼峰带滚9,45 度上升双向滚10,倒礼帽带滚11,半筋斗接螺旋12,上升倒转带滚13,侧飞筋斗顶部带 1 周滚14,半倒古巴 8 字15,三角筋斗带滚16,半滚半筋斗17,45下降带反向滚 (示意图见附件一动作描述见 F3A F-13)第十一条C 类:技术等级飞行测试动作要求:一、基础级:(一)八级1,垂直上升; 2,目视高度悬停飞行(不少于 5 秒) ;3,垂直下降;4,平稳降落在 2 米圈内。 整个飞行过程控制在 2 米圈内(二)七级1,目视高度悬停飞行;机头向前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10

8、 秒,垂直下降着陆。2,四位悬停:机头向前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4 秒,任意方向每自转 90悬停 2 秒,垂直下降着陆。整个飞行过程中模型不能出 2 米圈。(二)七级 1,目视高度悬停飞行;机头向前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10 秒,垂直下降着陆。 2,四位悬停:机头向前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4 秒,任意方向每自转 90悬停 2 秒,垂直下降着陆。整个飞行过程中模型不能出 2 米圈。(三)六级1,四位悬停: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4 秒,任意方向每自转90悬停 2 秒,垂直下降着陆。 2,自转一周: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2 秒,目视高度任意方向匀速自转 360(不少于 4 秒/圈) ,垂

9、直下降着陆。 3、垂直矩形; 除垂直矩形外,飞行过程中模型不能出 2 米圈。二、中级:(一) ,五级1,倒垂直三角形;2,机头向内水平盘旋一周;3,水平 8 字飞行;4,十米高度水平直线飞行:(4 秒以上) ;5,45下降;(二) ,四级1,垂直矩形带 180 度自转2,机头向外盘旋一周3,迎风直线飞行4,顺风直线飞行5.45下降着陆(三)三级(示意图见附件二 P3C-2) 1,四位悬停 2,垂直三角形带 180 度自转3,正筋斗一个4,水平横滚一周5,半滚失速倒转6,45自旋着陆 三、高级: (一)二级(示意图见附件二国家规则 14 版 F3C-P) 1,菱形 2,倒三角形3,双向横滚 4,

10、双半滚失速倒转5,古巴 8 字6,后退空翻 7,自旋着陆带 180 度转弯(二)一级 完成动作,并达到质量分要求 1, “M”字带自转2,自转半圆弧线3,钻石-3 4,古巴 8 字5, “U”形 6,半滚空翻“眼镜蛇”7,蜡烛 8,双向 2 位横滚9,内筋斗带自转10,自旋着陆 (示意图见附件二 F3C P-11)(三)特级 完成动作,并达到质量分要求。 1,自转圆周2,倒三角-2 3,椭圆-1 4,古巴 8 字带空翻5, “U”形6,眼镜蛇 7,半滚筋斗两个8,横滚带空翻9,垂直上升空翻10, “S”形自旋着陆 (示意图见附件二 F3C F-11)第十二条 X 类技术等级飞行测试动作要求:一

11、、基础级:(一)八级: 1,垂直上升; 2,目视高度悬停飞行(不少于 5 秒) ;3,垂直下降; 4,平稳降落在 2 米圈内。整个飞行过程控制在 2 米圈内。(二)七级 1,目视高度悬停飞行;机头向前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10 秒,垂直下降着陆。 2,四位悬停:机头向前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4 秒,任意方向每自转 90悬停 2 秒,垂直下降着陆。整个飞行过程中模型不能出 2 米圈。(三)六级1,四位悬停: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4 秒,任意方向每自转 90悬停 2 秒,垂直下降着陆。 2,自转一周:垂直上升至目视高度,悬停 2 秒,目视高度任意方向匀速自转 360(不少于 4 秒/圈) ,垂

12、直下降着陆。 3、垂直矩形; 除垂直矩形外,飞行过程中模型不能出 2 米圈。二、中级(一)五级(示意图见附件三)1,倒垂直三角形;2,机头向内水平盘旋一周;3,水平 8 字飞行;4,十米高度水平直线飞行:4 秒以上;5,45下降,降落在 2 米直径的着陆区内。(二)四级(示意图见附件三)1,垂直矩形带 180 度自转2,机头向外盘旋一周3,迎风直线飞行4,顺风直线飞行5,45下降着陆(三)三级(示意图见附件三) 1, 菱形(带转)2, “M”字(带转) 3, 正筋斗一个;水平直线进入筋斗,在进入高度改为水平直线飞行。 4, 横滚一周:水平直线飞行进入横滚一周,改出水平直线。 5,垂直圆形带自转

13、一周;水平直线进入,垂直圆形顶部行进中自转一周,在进入高度改为水平直线飞行。 6,螺旋上升(两圈) ;水平直线进入小半径盘旋上升两圈改为水平直线飞行。7,急停着陆:水平直线飞行中急停,垂直下降定点着陆;进入高度不低于 5 米,下降过程中偏移不大于 2 米。第十三条遥控模型飞行员理论培训考核大纲一、航空航天模型基础知识(一):适用于八级、七级、六级申请者:1,航空模型简介。 2,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安全常识。二,航空航天模型基础知识(二)适用于五级、四级、三级申请者: 1,航空模型运动的发展史。 2,航空模型简单空气动力学原理。3,通用模型用遥控设备的常识。4,遥控模型飞行安全常识。三、航空航天模型基础知识(三)适用于二级、一级、特级: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2,通用模型用遥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模型用内燃机及电动机、涡喷发动机工作原理。 4,对于模型飞行航线及动作的评判标准。5,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安全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