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ppt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4741819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719 大小:5.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9页
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9页
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9页
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9页
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当代史,2008级教案,绪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坐标,20世纪的历史以二战为分界线,划为现代和当代历史。当代史主要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及其规律。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发展和新趋势。,绪论,一、当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二、当代历史的三大主题 三、当代历史的发展阶段 四、参考书目,一、当代历史发展的特点,1、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2、世界政治的显著进步 3、国际关系的重大变革 4、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1)二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世界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 。1945年至50年代初是世界经济的恢复时期,5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2、二战后发达国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 (2)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并逐渐向全球化不断发展。 (3)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南北问题”。,1、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2、世界政治的显著进步,当代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的潮流此起彼伏。 (2)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战后,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都在加快,各国普遍进行经济改革和社会政策调整,都涉及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将民主提高到一个较高的高度;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也进行了民主改革,大都

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在这些国家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仍然非常激烈,军事政变建立独裁统治的事件屡见不鲜;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也先后进行了民主改革,走上了和平民主发展的道路。 (3)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3、国际关系的重大变革,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战争摧毁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除美国外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则以苏联为首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从此展开了两大阵营的对抗,冷战由此开始,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也从世界上消失。

4、国际关系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由美苏矛盾掩盖下的各种矛盾纷纷显示出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战争冲突不断。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西欧、日本以及社会主义中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强大遏制了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现在,旧的国际政治格局业已瓦解,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建立,世界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但和平和发展依然是国际政治发展的主流。,4、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为代表,使高科技、知识成为世界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产业、新部门,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

5、展也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战后五十年是世界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体育获得空前大发展的五十年。多样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无论是哲学、文学还是艺术都出现了一些崭新的流派,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和人们的生活。战后的五十年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空前发展的五十年,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促进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总之,当代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两大特点:,1、“统一性”: 20世纪,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充分地展示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世界历史运动。世界一体化倾向不断加强,从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联系来看,世界已经日益成为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整体,许多历史进程逐

6、渐趋向国际化。所以,重视整体性和结构性,是解读20世纪历史的基本视角和方法。2、“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模式以及国际战略格局日趋民族化、多样化、多极化和不平衡性。,二、当代历史的三大主题,1、战争与和平:反对美苏争霸,东西问题 2、贫穷与发展:贫富不均问题,南北问题 3、专制与民主: (1)第三世界的形成瓦解了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基础,打击了霸权主义,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2)二战后世界各国国内的政治民主化也以不同形式和速度向前推进。 纵观战后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平、发展、民主是时代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人类进步的三大动力。,三、当代历史的

7、发展阶段四、参考书目,第一章 两大阵营对立的战后世界,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第二节 两大阵营全球对峙,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一、含义二、建立及主要内容三、评价,一、雅尔塔体系,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二、雅尔塔的理想和设计蓝图,恢复被轴心国用武力和其他方式改变的各国疆界,“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不愿其实现”。 做出有利于弱小国家,意在惩办战败国的边界调整,如德波边界的调整。 调整各国关系

8、,恢复或是重组被战争破坏的各国合法政府,以肃清法西斯残余势力及影响,扶植民主和爱好和平力量 。 建立一套能够保证世界和平及各国安全的保障机制。,二、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会议,1、1943年10月莫斯科三外长会议 2、1943年11月开罗会议 3、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德黑兰会议 4、1944年10月9日-26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 5、1945年2月4日-11日雅尔塔会议 6、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旧金山会议 7、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的波茨坦会议,1、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1930日 ),人物: 赫尔、艾登、莫洛托夫 主要内容:盟国

9、主要就德国和意大利问题交换了看法;一致同意废除德国对奥地利的占领,把奥地利重建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一致同意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决定建立一个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组织。,2、开罗会议,时间:1943年11月22日26日 人物: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主要内容: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以及朝鲜应获得自由和独立等。,3、德黑兰会议,时间: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 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主要内容:开辟第二战场、战后世界安排(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德国问题、波兰问题、殖民地问题),“我们是抱着希望和决心到这里来的,我们离开这里时成了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德黑兰宣

10、言大国一致和大国合作的原则被认定为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内容,前景似乎一派光明。世界上许多人乐观地认为,德黑兰会议意味着苏联和西方已经学会了在战争中和在和平时协商合作,已经克服了多年的敌对,意识形态上也走得更近了。,4、百分比协定,人物:斯大林、丘吉尔 主要内容:苏联在罗马尼亚占90,英美占10;苏在保加利亚、匈牙利占80,英美20;英美在希腊占90,苏占10,双方在南斯拉夫各占50。这次协议被称为“百分比协定”。,5、雅尔塔会议,苏美英三国的一致政策是协助获解放的欧洲各国人民,包括前轴心附庸国人民,使用民主的方式解决其政治经济问题。彻底消除法西斯主义的一切形迹,恢复欧洲各国的主权和人民的自治

11、权。 雅尔塔宣言 分区占领德国;波兰;秘密协定(维持外蒙古现状、恢复一切沙俄在中国和远东的一切侵略特权) 协调战争后期盟国作战计划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务的重要会议,5、雅尔塔会议上的中国问题,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苏联同意中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7、波茨坦会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二战中召开的第三次重要会议。杜鲁门、丘吉尔(艾德礼)、斯大林。商讨对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

12、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关于苏、美、英、法四国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应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消灭垄断集团,重建德国经济。关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最后商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还从西方占领区取得所拆迁的德国工业设备的25,其中10是无偿获得,15用粮、煤交换。会议承认了新成立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并确定了波兰的疆界问题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二、雅尔塔体系,1、划定势力范围:在欧洲:西欧仍旧保留资本主义,东欧则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确定对德、奥分区占领原则。在亚洲

13、:外蒙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的华北为美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归苏联,日本本土为美国势力范围。对朝鲜、越南分区占领。 2、对战败国的改造和惩办战犯。 3、建立维护战后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联合国,并确定以“大国一致”的原则作为安理会运作的基础。 4、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领地由联合国实行托管。,分区占领朝鲜和越南,对朝鲜的分区占领(汉城以北北纬38线):1945年8月中下旬,苏军进入朝鲜北部接受日军投降。9月8日,美军在朝鲜南部仁川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形成了美苏两个占领区。,对越南的分区占领,二战初期,日本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印度支那。二战后期,法国从日本人手

14、中夺回印度支那的计划,得到英国的积极支持。在波茨坦会议上,英国向美国提出把印度支那列入英国东南亚战区司令部指挥范围的备忘录,这与美国此前把印度支那划归中国战区的做法产生矛盾。为维护英美联盟,美国作出了让步:确定印度支那以北纬17度线为界,南部由英国东南亚战区司令部指挥;北部由中国战区司令部指挥。会后,蒋介石也同意了这一意见。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军队开始进驻越南北部,接受日军投降;1947年初,大批法军抵达越南,英国宣布撤出印度支那,把民政权力交给法国。,二、对战败国的处理,1、对奥地利的处理2、对德国的处理3、对日本的处理4、分割战败国领土与属地,1、分区占领奥地利,1945年7月

15、9日,英、法、美、苏四国签订了关于管制奥地利的协定,就占领区的最后边界、首都维也纳的分区占领等问题达成了协议。法占区包括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邦(不包括东蒂罗尔);英占区包括东蒂罗尔、克恩滕和施蒂里亚;美占区包括萨尔茨堡和上奥地利多淄河以南部分;苏占区则包括上奥地利的米尔菲持尔,下奥地利和布尔根兰。此外,在位于苏占区的维也纳市,由四国各占领1个地段。内城则由四国轮流共同占领。为了协调各占领区之间的关系,还成立了由四国代表组成的盟国委员会作为最高占领当局,作出决定时须实行全体一致原则。,对奥地利的处理,The Zone of Occupation Controlled by the US Armed

16、 Forces,2、分区占领德国,英国提出的方案:按1937年的德国版图,将其分成3个占领区:苏联占领东部(占德国土地面积40%,人口37,生产资源33);英国占领包括鲁尔区的西北部;美国占领包括萨尔区的西南部;柏林由四国共同占领。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大国正式决定共同占领和管制德国,并邀请法国为第四占领国(法占区由英美两个占领区各划出一部分组成)。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即按雅尔塔协定,分区占领了德国。四国占领军总司令组成的盟国管制委员会,承担最高决策任务,但需遵循四大国一致原则。,德国分裂,3、美军独占日本,1945年7月27日,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名为战争临近

17、结束时对亚洲和太平洋形势的基本估计及美国的目标与政策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未来对日管制的军事政府中,美国要占据支配地位。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曾向美国提出要在北海道接受日军投降,并实施军事管制,遭到杜鲁门的坚决拒绝。,3、美军独占日本,1945年8月14日,美国在答复日本第二次乞降照会的同时,立即垄断了受降和占领权力。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分乘48架飞机,抵达日本神奈川县的厚木机场。8月30日,由杜鲁门任命的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飞抵日本,执行以“盟军”名义、但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任务。此后,美第八军和第六军47万人陆续进驻日本。日本进入了被美军占领和管制的时期。,4、分割战败国领土与属地,(1

18、)意大利放弃了它在非洲的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大利索马里兰各属地的一切权利,由英国暂时托管;还放弃了辛丑条约规定的在华的“一切利益与特权”,并取消了在天津的租界权,放弃在上海和厦门公共租界的“所有权利”;意大利将多德卡尼斯群岛让与希腊,将萨扎尼岛割给阿尔巴尼亚、将几块小飞地让与法国,将威尼斯朱利亚割给南斯拉夫,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地区被建为“自由区”。 (2)保加利亚将它占领的希腊和南斯拉夫领土归还给了两个国家,但得到了1919年丢失给罗马尼亚的多布罗加南部地区。 (3)罗马尼亚将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北部地区让给了苏联,但它收复了战争期间曾为匈牙利侵占的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地区。苏联得到比萨拉比亚之后

19、,成为多瑙河沿岸国。 (4)芬兰将贝柴摩省划给苏联,使苏联得以与挪威接壤。,三、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1、进步性2、局限性,1、进步性,把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放在首位。第一次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并建立了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原则具体体现在对战败国的处置并使之非法西斯化和民主化方面,体现在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的支持方面,体现在给予被托管地区的独立与自治方面。如果我们将这些方面与凡尔赛体系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这两个体系有着根本的不同,凡尔赛体系是孕育着另

20、一次世界大战的体系,而对雅尔塔体系则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2、局限性,作为大同盟“三巨头”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美苏英对东欧、巴尔干、中国以及其它地区进行安排的时候,既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雅尔塔体系带有的强权政治的烙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有共同之处的。 与强权政治相联系,雅尔塔体系实际成为美英苏三大国谋求势力范围的产物。双方最后达成的妥协就是战争即将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这也就在实际上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这种形势恰恰就是以后美苏形成的两极格局的地缘政治基础。 总之,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就意味着国际关系

21、的大格局从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时代过渡到美苏对峙的时代。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复存在。,雅尔塔理念与现实的差距,雅尔塔在事实上通过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而使欧亚大陆一分为二,形成了分受东西方大国影响、控制的两大部分。 “民主与自决”的虚幻。 “大国意志”与不平等。,第二节 两大阵营全球对峙,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二、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冷战的发生和德国的分裂 四、两极格局的形成,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二)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独占鳌头,(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中的优势地位,1、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2、

22、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1、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经过战争的较量,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大体上分为四种情况: (1)德、意、日战败国 (2)英法等战胜国 (3)中立国和英属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4)美国,(1)德、意、日战败国,这场战争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们的人员和物质损失十分惨重。这些国家早从30年代起就建立起了垄断资本集团与法西斯国家机器结合在一起的、高度集中的军事经济体制,后又将被占领国的经济也纳入这一体制。因而,战争的失败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崩溃。企业停产、交通阻断、外贸停止

23、、通货膨胀、食品危机都十分严重。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由于美英与德国垄断资本间的历史联系,德国一些重要的工业设备得到了保护,损失不大。如机床受损仅为6.5,炼钢能力的损失不到10,约34的厂房尚可使用。就经济受损程度来说,德国远不如苏联、东欧国家严重。战时日本的工业军事化也为其战后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就其受损程度而言,不如中国等严重。,(2)英、法等战胜国,这些国家虽是战胜国,但经济同样受到严重削弱,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的破坏使它们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战争结束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外汇短缺、货币贬值、黑市猖獗、物资匮乏等问题,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景

24、象。不过应该指出,战争给西欧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毁灭性的。英国的工业中心基本上没有遭到破坏,相反,战争期间还发展起了航空、化工等新型工业;法国的生产设备只有10被毁,1944年的农业收成仍达到战前水平的80。正因为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用于恢复经济的时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了一半。,(3)中立国和英属自治领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后者随英国加入反法西斯阵线,但其国土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而且成为向盟国提供武器装备、战略原料和粮食的生产基地。澳大利亚从农业-原料国一跃而为工业-农业国。1944年加拿大的工业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排第三位,仅次于美英。战时的欧洲中立国是瑞典、

25、瑞士和爱尔兰。由于它们与战争双方都进行贸易,接受双方的订货而使黄金储备迅速增加,并发展起许多新型企业。,(4)美国,在参战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国,不仅因本土远离战场而没有遭到破坏,而且还大发了一笔战争横财。战时经济急剧膨胀。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联、德国、英国三国的总和。美国是这场战争中的“暴发户”: 工业优势 国际金融优势 最大债权国与商贸大国 科技与人才优势,工业优势,1938-1943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12.7, 工业产值翻了一番。美国的工业产量远高于其他国家。193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2,1945年增长到60,这种优势远超过了当年的英国。

26、在战后的经济恢复中,无论是原反法西斯民主国家,还是法西斯战败国及其仆从国,都须依赖美国的工业品和设备。,国际金融优势,战争开始后,英国由于大批订购武器装备,黄金外汇大量外流。而美国的黄金储备却迅速增加,1938年为145.1亿美元,1945年增加到200.8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进而占到74.5。这就是说,世界上的绝大部分黄金流入了美国的国库。,最大债权国与商贸大国,租借法案的执行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并为美国垄断资本打开了各受援国的大门。共有38个国家接受了租借法案,美国共拨款600多亿美元,实际支付约491亿美元,其中提供给英国约307亿美元,苏联约11

27、4亿美元,法国约23亿美元,中国约84亿美元。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在国外的投资,1939年为114亿美元,1945年增至168亿美元1949年又增至307亿美元。通过对外投资,美国资本掌握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租借法案还帮助美国进一步争夺国际市场。首先迫使英国放弃了大英帝国的特惠制,取消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使美国商品打入各国市场。,科技与人才优势,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最先进的高科技首先出现在美国,并一度处于垄断地位,美国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这种科技优势是与二战前后

28、美国积极吸引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方针分不开的。战后,美国继续其“汲取才智运动”,使美国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21-1930年美国只有5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同期,德国26人,英国16人,法国14人。自从大批外籍科学家移居美国后,从1931-1966年,美国获奖者猛增至68人,英国为31人,法国6人,德国19人。这说明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据的优势。它已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正是这种科技优势更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2、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美、英的主导下,建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为三大支柱的国际经济结构,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29、,亦称布雷顿森林制度。 1、背景 2、三大支柱 3、地位和作用,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使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的货币金融关系和贸易关系一片混乱。为了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美国凭借其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绝对优势,试图从金融、投资、贸易三个方面重建国际经济秩序。,2、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1日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性货币金融会议(后被称为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30、”,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稳定国际汇率和向急需外援的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布雷顿森林协定,(1)“两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固定汇率(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2)除非为了纠正根本性不平衡所需,成员国不得擅自改变汇率;(3)成员国借款额和投票权与其认缴的基金金额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向遇有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提供短期临时性国际融资,稳定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建立有序的多边支付体系。 世界银行的职能在于通过向成员国提

31、供长期性融资以解决成员国发展经济的长期建设资金的需求,协助后者的复兴与开发。1947年,这两个机构都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关税总协定,1947年10月30日,包括倡议国美国在内的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及123件双边关税减让的最后议定书。总协定共4部分38条,于1948年1月1日生效,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正式成立。关贸总协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大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一般采用协商办法而不用投票方法来决定事项。闭会期间由代理理事会处理重要事务,由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并设有若干委员会和工作组。宗旨是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以求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主

32、要活动是主持减让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多边谈判和协调成员国的贸易争议。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会员情况,苏联虽然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定工作,但最终没有批准这些协定,随着冷战的爆发,苏东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曾长期处于该体系之外。中国是该体系的创始国之一,1980年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合法席位。到1997年底,这两个组织的成员已分别包括184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之一,中国于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2004年底,世贸组织的成员已经包括148个国家和地区。,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在战后相当长的时

33、间里,这三大组织共同构成了调节世界经济、金融、贸易的三大支柱,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为基础的,并依赖于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它以美国一个国家的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于是其先决条件就是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美元能够基本保持稳定,美国的国际收支能基本保持平衡 。,美国的收益,美国处在世界银行家的地位上,因此其对外投资是一种自然的结果。美元被人为高估使美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它可以入不敷出,保持经常账户的赤字,而不用担心美元的贬值。 由于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作为“中心国”)

34、,美国可以从“外围国家”获取一系列资本流动收益。 20%的基金认缴,美国在该体系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维护美国地缘经济与政治利益和意图,布体系崩溃后仍然如此。,美国的成本代价,美国要为维持美元的保值和地位承担巨大的压力。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不能让美元贬值,改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以改善自己的贸易和国际收支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黄金美元基础上,美元既是一国的货币,又是一种世界货币。作为一国货币,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供应又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二)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独占鳌头,到二战前,在资本主义世界称霸的主要有6个国家:英国

35、、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首屈一指。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军事、政治方面。,(二)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独占鳌头,美国在战后一跃而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到1947年美国海军舰艇吨位达380万吨,英国仅150万吨,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已完全被美国取代。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此外,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二、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苏联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强国(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

36、立和巩固,(一)苏联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大国,苏联经济比美国虚弱得多,而且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苏联的幅员、位置和资源使其具有超级大国的潜力和条件。经过三十年代的快速工业化其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军工)已具相当基础,而且其军工生产在战争中迅速膨胀。苏联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其政治体制能够保证将有限的经济资源直接转化为国家力量,用于扩充军事实力。苏联在战争中收复了失地甚至扩张了领土,而且在东欧建立了用以避免与西方直接接触的缓冲地带,战略环境大大改善。战争把苏联推向世界政治的中心,使苏联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37、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苏联红军在1944年初1945年西进攻打德国时,解放了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些国家以及民主德国都建立了亲苏的政府,先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1)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5年11月29日。南共领导人铁托担任部长会议主席。,(2)阿尔巴尼亚,1944年11月29日,全国解放。1945年12月,实行全国选举,组成制宪会议。1946年1月11日,成立共和国,霍查任部长会议主席。,(3)罗马尼亚,1944年8月苏军进入罗马尼亚,然后罗马尼亚军队随苏军打到匈牙利。但是苏联乘机强占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194

38、6年11月罗马尼亚进行自由选举,共产党获胜。1947年2月罗苏条约签订,苏联承认罗马尼亚政府。12月,国王被迫流亡国外,罗马尼亚共和国宣告成立。,(4)保加利亚,1944年9月,苏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战时在苏联,1944年回国,主持9月成立的祖国阵线政府。保加利亚共和国在1946年9月15日宣告成立。但1946年10月举行议会选举,非共产党的反对派取得令人吃惊的成功。议会中选出101个反对派议员,这些议员受到政府镇压,1947年8月反对派首领彼得科被捕并被处死。在处决他之前英美政府不断抗议,但是保加利亚政府置之不理。这件事被西方认为斯大林不履行其国际义务,加速了冷战的

39、爆发。,(5)波兰,波兰在苏联红军支持下,于1944年7月在卢布林成立了民族解放委员会。1945年1月改名为临时政府。1945年6月,卢布林临时政府扩大为民族统一临时政府,伦敦流亡政府成员、波兰农民党领袖米科拉伊契克担任总理,波兰工人党总书记哥穆尔卡虽然担任副总理,但波兰的政治权力掌握在他手中。1947年1月19日进行政府总统选举。在战后最初几年的波兰政治中,充满暴力与斗争。但是苏军驻在波兰,而且波兰军队中也有苏军指挥官。军事力量保证波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6)匈牙利,匈牙利战前是反共国家,战时是希特勒的仆从国。1946年2月,匈牙利废除帝制,成立人民共和国。由小农党领导人纳吉费伦茨任总理。

40、在1947年8月选举中,共产党获胜。1948年6月,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拉科西任总书记,1949年颁布新宪法 。匈牙利成为人民民主国家。,(7)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4月就建立了民族解放阵线联合政府、总统是流亡政府总统贝奈斯。左翼社会党人费林格担任总理。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有在慕尼黑被出卖的经历,不愿依靠西方,选择了与苏联结盟的道路。1945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战后第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共产党获多数票,成为第一大党。于是共产党人哥特瓦尔德担任联合政府总理,总统仍是贝奈斯。,(8)民主德国,德国东部由苏联占领,与英美不断发生冲突。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

41、共和国成立后,德国东部也于1949年10月7日宣布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格罗提渥任临时政府总理,皮克当选总统。,2、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中国: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国家。 (2)朝鲜:1947年2月,选出人民会议和金日成为委员长的北朝鲜人民委员会。1948年8月,举行普选,9月9日,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 (3)越南: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影响,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世界体系,对于战后世界战略格局具有重大影响。,三、冷战的发生和德国的分裂,(一)战后美英与苏联对立的加剧 (二)美苏

42、冷战政策的相继出台 (三)杜鲁门主义和两大阵营理论 (四)马歇尔计划与德国的分裂,(一)战后美英与苏联对立的加剧,1、东欧和巴尔干问题2、德国和日本问题3、伊朗和土耳其问题4、希腊危机,1、东欧和巴尔干问题,东欧及巴尔干部分地区作为苏联既定的建立“安全带”的地区,是不容他人染指的。因此,战后几年,苏联采取一切手段,将东欧和部分巴尔干国家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苏联的做法使美国企图通过自由选举在东欧建立议会制政府从而保持西方影响的打算落了空,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与敌对,罗斯福和杜鲁门都曾指责苏联破坏了雅尔塔协议。但苏联军队驻扎在那里,美英的不满无济于事。,2、德国和日本问题,双方争斗的焦点是德国的

43、统一问题。为了使苏占区成为苏联安全带上的重要一环,苏联主张德国先要在政治上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机构,即所谓“政治统一”为先;而美国已经认定战后的对手是苏联而不是德国,所以它的对德政策开始从肢解和限制转向扶植与恢复,因此主张首先要把德国作为一个经济整体来看待,即先要“经济统一”。由于双方无法取得一致,美英便先在经济上将它们的占领区合并,这成为西方分裂德国的重要一步,最终使德国成为冷战的激烈战场。,2、德国和日本问题,在日本问题上,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同样引起了苏联的强烈愤怒与反对。,3、伊朗和土耳其问题,在伊朗,双方争夺的核心是石油资源,而形式则是二战后的撤军问题。苏联拒绝在美英军队已经陆

44、续撤出的情况下按期从伊朗撤军,导致苏伊争端成为联合国成立后首次大会审议的第一个问题,使苏联外交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在土耳其,双方争夺的核心是控制黑海海峡问题。苏联多次向土耳其提出在海峡建立军事基地的要求,造成了苏、土关系紧张并招致了美英强烈反对。,3、伊朗和土耳其问题,苏联在伊朗和土耳其的行为,显然超过了维护本国安全需要的范围,侵犯了两国主权,苏联在中近东政策的失误,加深了西方国家对苏联企图的大大疑虑和敌视。,4、希腊危机,到1947年2月,希腊政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2月21日,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自3月31日之后,英国已无法再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而

45、由于军事和战略上的原因,不应该允许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控制之下,因此应由美国承担起这个责任。这就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提供了契机。,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集会上的讲话,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 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二 战的结果表明,苏维埃社会制度 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比 它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 任何一个非苏维埃制度都要优越 的社会组织形式”。 “由于资本主 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第一次危机, 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第 二次危机,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美苏冷战政策的相继出台,1、凯南及其理论2、铁幕演说3、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的长报告,1、凯南及其理论,乔治凯南(

46、GeorgeFrost Kennan,1904年 2月16日- 2005年3月17 日)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 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 者。遏制政策(containm- ent)始创人。,(1)八千字电报,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内发回了有名的八千字长电报,全面论述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与行为方式,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对策。,(1)八千字电报,凯南认为,苏联的国内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决定了它必然要谋求无限制的向外扩张,美国不能依靠外交谈判和苏联打交道,而必须也能够依靠实力来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不会引起美、苏之间的全面军事冲突,因为苏联的力量弱于西方,因此美国只需“

47、拥有足够的力量和表明准备使用它,就几乎用不着这样做,如果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行有损威望的摊牌。”尽管在该文中凯南并没有使用“遏制”一词,但是他已经实际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遏制苏联的理论,并基本框定了与苏联对抗(美苏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只要保持实力威慑与压力,无需热战那种极端的方式。,(1)八千字电报,这份长电报在华盛顿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表明它所代表的对苏强硬政策在政府和国会取得了优势,标志着美国冷战思想的基本形成。,(2)苏联行为的根源,苏联与美国之间没有共同的目标;苏联认为自己是永远不会错误的,所以,它的路线、政策一旦确定,整个苏联政府机器就会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只有当它遇到无法对

48、付的力量时才停下来。因此,外国的代表不应期望自己的话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印象。美国不可能指望在将来,同苏联政权享有政治上的亲密关系。美国必须继续在政治舞台上把苏联看作对手,而不是伙伴。,(2)苏联行为的根源,美国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遏制苏联的扩张趋势,用遏制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趋于软化”。 X先生,外交季刊,1947年2月这篇文章标志着凯南的遏制思想基本成熟。,2、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个铁幕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等城市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它们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势力影

49、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的控制。” 丘吉尔,铁幕演说,3、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的 长报告,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和目的以及美国在全球的扩张行为,断定“美国的对外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冷酷的帝国主义倾向,它的特征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为此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扩充军备,并且“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的”。 1946年9月27日,3、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的 长报告,由此可见,在战争结束仅仅一年,苏联也已经完全否定和批判美国的外交政策,对美苏关系的发展前途不抱希望。,(三)杜鲁门主义和两大阵营理论,1、杜鲁门主义“世界上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建立在多数人的意志的基础上,其特点是自由体制、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保证个人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的自由。第二种生活方式以少数人把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依靠恐怖和压迫、受控制的新闻和广播、指定的选举和取消个人自由。”,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众、参两院发表咨文,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两个对立的营垒,不指名地将苏联称为“极权政体”,并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名,宣布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力量。这便是人所熟知的“杜鲁门主义”的问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