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2《岳阳楼记》教学设计0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3534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2《岳阳楼记》教学设计0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2《岳阳楼记》教学设计0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2《岳阳楼记》教学设计01(新人教版八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1、解释词义:(1)乃重修岳阳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2、3)予观夫巴陵胜状(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 (5)前人之述备矣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长烟一空 (12)宠辱偕忘(13)或异二者之为 (14)是进亦忧,退亦忧2、翻译:(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精心导入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三、解难答疑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

3、一步疏通句意。四、研读分析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 ,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明确“物” “异”而“情” “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5、 “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又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喜” ,又以

4、什么为“忧”呢?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们以“天下”为“忧” ,以“天下”为“乐” 。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7、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性词语的恰当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明确 “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 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五、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板书(多媒体显示)

5、迁客骚人 谪古 仁 人以“阴”悲,以“晴”喜 “览物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景抒情) (由情入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体会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六、尝试背诵全文1、教师指导背诵:a.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b.抓住关键词句: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 者矣嗟夫然则噫2、学生尝试背诵。同学们,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旷达我们的心胸,照亮我们的灵魂。七、布置作业1、熟练地背诵全文。2、仿照课文 3、4 两段,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