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471640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万友生 倡导寒温内外统一的万友生万兰清整理编者按:万友生教授自幼继承祖业而学医,又经在江西国医专修院深造,根基雄厚,博古通今。从事中医工作近年,不仅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且在教学、科研方面亦成绩斐然。在中医学术理论上长期致力于寒温内外统一的研究,见解独到,卓有成效。本文介绍了万氏自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想,并应用于中医理论研究,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在编辑此稿过程中,深感万氏对伤寒、温病各学派的学术思想精华了如指掌,尤其是对伤寒厥阴病、李东垣所创脾胃学说和阴火理论的研究,称得上是立意高屋建瓴,议论纵横捭阖,既来源于前人,又高于前人

2、,令人折服。且处处联系临床实际,绝非玩弄文字概念之作,故其所创造的理论,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万氏临证独具特色,其辨证思路统寒温内外于一炉,重体质,抓主症,善斡旋,重脾胃,顾阳气,有方有守,主张“大剂量说” 而不排斥“ 小剂量说”,与其学术思想之精华一脉相承,紧紧相扣。所举名案五则,条分缕析,不夸大,不饰非,论得实事求是,有失亦不加掩盖,令人读之爱不释手。医论医话论及寒温内外统一、五淫之说、经方的临床应用,均是数十年经验的总结,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文辞流畅,逻辑严密,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好文章。最后介绍经验方三首,配伍精辟,平正通达,简便易行,疗效确切,适于推广应用。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

3、同仁,若能认真学习先生的经验,一定会受到深刻的启迪,获益良多。深入长沙久探幽,寒温一脉本同流;内伤外感终须合,热病书成素愿酬。万友生热病学跋万友生,男,别号松涛。江西省新建县西山乡人,生于年农历月日。幼从饱学儒士习文十载,爱好书、画、诗、棋。长而奉父命继承祖业(曾祖父乃商而医者,祖父仅承其商业,常以未能继其医业为憾)学医,就读于江西国医专修院,三年(年)有成,出而问世。适值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携家辗转行医于赣江两岸之城乡。医途虽苦,蔗境弥甘,学验渐丰,医名渐显。第一卷自年起,参加江西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从事中医工作,先后任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西中医专科学校和江西中医学院教导副主任,内科和伤寒温病

4、、热病教研室主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等职,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及主任医师。为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治学崇尚张仲景伤寒论和吴鞠通温病条辨 ,兼采上自内经 、 难经 ,下及历代寒温各家学说之长,极力倡导寒温统一。且善取西医及现代科学之长,为我所用。对当代中医界新人新作十分注重,认为中医学只有不断地革新前进,才能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主要著作有伤寒知要 、 寒温统一论和热病学三书。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医案、医话余篇。他领衔的国家科委“七五”攻关中医急症科研课题 应用

5、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治疗急症(高热、厥脱的临床研究)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 寒温统一论一书还获得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 优秀奖。现正以岁高龄,老当益壮地活跃在临床第一线,为其高徒传授技艺,决心为当代中医界首次高层次师承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学术精华万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寒温统一与内外统一的热病理论及其厥阴病理论,脾胃理论及其阴火理论的发展上。一、对热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万氏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的热病学术思想,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艰苦过程而逐渐地形成的。(

6、一)指导思想自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万氏自年代起,即自觉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认为只有正确地运用其观点和方法,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掌握中医学,做到“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他曾写了从实践论看中医和从矛盾论看中医两篇文章,紧密联系中医学,畅谈了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心得体会。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是由感觉(即“四诊”)判断推理(即“辨证” )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与否,又须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阐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特殊性、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在病因方

7、面强调内因起决定作用等等。正确思想方法的确立,使之在此后余年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尤其是热病学说的研究中,如获南针。第一卷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事物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科学也随之不断地发展着,中医药学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发展需要对前人留下的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几千年文明史积累而成的中医药宝库中,也存在着应予扬弃的糟粕,不能良莠不分,一概接受,经典著作也不例外。比如对伤寒论这部不朽的经典,万氏就认为应当实事求是,批判地继承,不能无限拔高到如所谓“一部伤寒论可治万病”的峰极之上。他在年为江西中医函授大学编写的伤寒论讲义中,就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否定了“烧 散

8、 ”治阴阳易的作用。对历代名医名著,也多能在充分肯定其独到见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其不足之处,予以补充、完善。他认为,凡事必先知其不足,然后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若一味尊经崇古,把古人捧潍医学发展的顶峰,则无进取可言。强调理论要通过实践检验:中医理论中的许多问题,往往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对此,有人主张“群言淆乱衷于圣”,即向古圣人求教。万氏则认为应衷于临床实践,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比如对伤寒论厥阴病篇这一“千古疑案”,历代医家大都悉由旧章,随文衍义,竟使伤寒厥阴病成为以上热下寒的乌梅丸证为主的疾患。万氏认为,这是不合于伤寒厥阴病的临床实际的。年间,万氏连续发表

9、有关伤寒厥阴病的论文,提出切合现代热病临床实际的观点,受到国内外同仁的赞赏。他认为,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可靠的真理。(二)三个发展阶段对伤寒学说的研究及其伤寒知要的完成()深入浅出:万氏禀承师训,深入长沙,寝馈其中,乐此不疲。至年代末,写成关于伤寒论的初步研究和伤寒概说 。至年代初,为江西中医学院函授大学写成计万字的伤寒论讲义 。继而又为厦门大学华侨中医函授部写成计万字的伤寒论函授讲义和伤寒医案选 (惜均毁于十年动乱) 。()拾遗补缺:万氏对近今研习原有篇的伤寒论大都只取其中篇(即三阴三阳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 ,而弃置其他篇,颇表遗憾。认为“伤寒例”等篇可贵之处不少,仍然值得珍视

10、。从而发表了对伤寒例、平脉辨证和可以不可方治的体会一文以拾遗补缺。并把它作为伤寒总论编入江西中医学院年内部出版的伤寒讲义中。这一见解,即使在年代的今天,仍然值得认真考虑。又, 伤寒论禹余粮丸方已佚,万氏通过临床验证,体会到古本伤寒论的禹余粮丸方疗效确切,可补其缺。并就禹余粮丸证主症“小便已阴疼”加以阐发,着眼于“ 已” 字,辨尿痛一症的虚实。曾以关于伤寒论禹余粮丸证问题为题,在浙江中医药杂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一见尿痛,不问尿时、尿后,只知清利湿热者,应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崇实黜虚:万氏认为伤寒论是一部崇实黜虚的辨证论治的经典,它的精萃主要在方与证间。因此,对待历代伤寒注家在理论上的争鸣

11、,必须采取崇实黜虚的态度。即应从其方证实际去衡量,而不应离开方证去空谈。例如伤寒营卫之争,方中行等注家所拘执的桂枝汤治风伤卫、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的太阳病三纲鼎立之说,是凿分风寒,割裂营卫,不符合太阳病方证实际的。如大青龙汤所主治的实际是表寒里热实证,故其方既用麻黄汤以发散表寒,又用石膏以清解里热,足见此方并非为所谓风寒两伤营卫而设。所以万氏择善而从柯琴之注。再如表实表虚之争,一般认为太阳病风寒邪实于表,不存在虚证,所谓表虚只是相对表实(即汗出脉缓与无汗脉紧)而言,表实麻黄汤证固然是实证,但表虚桂枝汤证却不能认第一卷为是虚证。万氏根据太阳病桂枝证原文一再提到脉浮虚弱,并结合前

12、人和自己的经验,证明了它确是表寒证中的虚证(风寒邪实而卫阳正虚) ,桂枝汤确是辛温解表法中的攻(发散风寒)中带补(扶助卫阳)之方。他所发表的论风伤卫、寒伤营和风寒两伤营卫以及略论太阳病中风表虚与伤寒表实两文,就是为此而作的。()由博返约:年代后,万氏对伤寒病因病机等重大理论问题,已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作了系统整理和深入阐发。如他继伤寒郁阳化热论和再论伤寒郁阳化热后,发表了伤寒病因病机论 ,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而由博返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著成了伤寒知要 。此书言简意赅,畅谈了理论研究心得和临床治疗体会,力求突出其精华,抓住其本质,以知其要。尤其是以伤寒厥阴病为突破口,大量地引进了近世温病厥

13、阴证治以充实之,开拓了寒温统一的思路。对温病学说的研究及其寒温统一论的完成()寒温一脉同流:万氏对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各家学说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每一位有成就的温病学家,都是在对伤寒论作了精深的研究之后,发现其对温病论述之不足而予以补充完善的。温病各家著作中,处处显露出羽翼伤寒论的用心。如温病条辨针对伤寒论太阳篇风温逆证有证无方的缺陷,发明风温卫、气、营、血各阶段辨证与治法方药;又针对伤寒论厥阴病篇对厥阴病主症、病机、主方等论述不清的疑窦,阐明了厥阴温病昏、痉等主症的热闭心包、热动肝风等主要病机,并创立了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清开法主方(被后世誉为“三宝” ) 。万氏把温病厥阴病与

14、伤寒厥阴病合看,这一疑问就涣然冰释了。作为伤寒论的继续发展,温病各家学说在外感热病热化证方面的成就是超越了伤寒论的。显然,这是前人认识外感热病寒化与热化两个主要方面的过程,这一过程尽管是漫长的,它毕竟是完成了。只是由于伤寒和温病两派传人逐渐形成了门户之见,划若鸿沟,不相为谋,致使寒温之争历数百年而不息。这在过去一段时期内,虽曾有过因百家争鸣而推陈出新的积极意义,但今天看来,这种门户之见只能各自限制自身的发展,已毫无积极意义可言。现今中医临床大都兼收并蓄而左右逢源,并常依临症需要,灵活变通,寒温合用。一个高明的中医,必然是对寒、温两说均有研究的理论家。因此,万氏在研究伤寒学说的同时也研究温病学说

15、,他从年代起,就发表了寒温纵横论和温病概说 、温热论初探 ,且为江西中医学院撰写了温病讲义 ,并对伏邪学说进行了深入探索,发表了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谈到温病的新感和伏气和论伏邪与内因的关系等文。()寒温统一归真:在深入研究了寒、温各自的理论之后,发现寒、温两说实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人分别发现、发展了它的一面。时至今日,我们理应予以综合,使其完整。为此,万氏晚年致力于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内在联系的探讨,试图从基本理论上使其归于一统。在发表了伤寒病因病机论后,又发表了温病病因病机论和寒温病机论 。在此基础上,发现伤寒与温病在各自发病的外因(外五淫毒、外五疫毒) 、内因(内五淫邪、内五体质

16、)及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方面均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就是他之所以发表关于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的统一问题 , 八纲统一寒温证治,建立热病学科体系等文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明确提出“寒温统一”主张的根据。早在年代初,他就曾为江西中医学院主编过热病学讲义 ,发表过关于伤寒与温病合编为热病学的商榷一文。当年代初国内医坛就此展开广泛讨论时,他又连续发表了寒温统一的理论与临床 、 漫话寒温统一和再第一卷谈寒温统一等文,最后著成了寒温统一论 ,为建立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作出了贡献。对寒、温、内、外统一的热病学说的研究及其热病学的完成()热病寒、温、内、外统一的思想基础:伤寒学说是论述一切外

17、感热病的学说,内涵是广泛的。但由于“狭义伤寒”的概念根深蒂固,使之易与伤寒论划等号,故将“广义伤寒”的提法回归内经“热病”是有现实意义的。这不仅可以理顺伤寒、温病、热病等的病名概念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把与外感热病密切相关的内伤热病说统括起来讨论,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热病学科。对此,万氏早在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所作的讨论八纲、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不可分割性的学术报告中,就已具有这一思想基础。这一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是先进行了寒温统一,而后才发展成内外统一的。前述年代初主编热病学讲义 ,发表关于伤寒和温病合编为热病学的商榷 ,并主持建立了热病教研室,培养了一

18、些熟悉且能融汇伤寒和温病两门课程的教学人才,但还仅限于寒温统一,未达内外统一。其后,万氏在从事寒温统一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过程中,深切地感到,外感热病常因复杂的内伤情况而影响着热病的发展过程和转归,而大多数的内伤热病又常常由外感热病诱发,或病程中兼夹着外感热病。并认为这正是仲景外感伤寒与内伤杂病汇合,著成伤寒杂病论的主旨所在。()热病寒、温、内、外统一的必然结果:如前所述,中医的外感热病理论,固须将伤寒、温病的理论系统综合,加以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外感热病理论;内伤热病理论也须全面整理,使之与外感热病理论冶于一炉,让二者在热病学中熔为一体,则是现代临床的需要和热病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在现代临床

19、上,大量的外感热病是由西医接诊的。他们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一般来说是有效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普遍存在耐药性、毒副反应、易过敏,以及用之不妥而出现的菌群失调;对免疫机能低下的个体疗效不理想;对病毒感染性热病无效等等。而这些,又常常与患者的个体特异性(如伏邪的存在、体质的阴阳偏颇、内伤疾病的影响等)有关。中医对此有较大的优势,事实上有许多严重的外感热病,当西医束手无策时,中医运用外感与内伤相结合的观点,常可应手取效。中医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何以病人往往不找中医而先找西医呢?为什么一般中医望危急重症之热病而却步?难道不是“中医治不了急性病”的俗见所致吗?而这一俗见之所以盛行

20、,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未能把中医热病学术继承发扬好。万氏在论热病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一文中,历述外感热病与内伤热病的内在联系,指出在外感热病中常可见到气郁、食滞、痰积、血淤发热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发热等内伤热病,从而明确地提出了热病内外统一的学术主张。几经寒暑,数易其稿,终于著成了寒、温、内、外统一的热病学 ,为建立热病学科体系竭尽心力。站在寒、温、内、外统一的这个新的起点上,如何使这一学术主张付诸实现,并使在现代热病临床中发挥指导作用?这比之提出这一主张难度更大,涉及面更广。有鉴于此,万氏带领一班人,提出并设计了“应用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指导治疗急症的临床研究”课题(该题曾被列入国家科委“七五

21、” 攻关项目) ,以寒温内外统一的热病理论为指导,对多种发热性疾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八纲统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和脏腑的辨证论治体系,能适应当前热病临床实践的需要,能启迪临床思路,提高疗效。输液现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热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我们发现,它虽然有明显的救阴作用,第一卷但因热病患者在津伤的同时也耗气,气虚则难于运化直接输入血中的大量水液,常常出现湿遏之象。在燥热尚不至酿成蕴蒸之势,在湿热证或寒证则往往助湿伤阳,或冰伏其邪,或伤阳入里,令病势转重,缠绵难愈。对此,我们提出了“辨证输液”的主张,即:适量输液(以舌质转润为适量,舌苔转腻为过量) 、温控输液(寒证和夹湿证维持恒温 ;热重于

22、湿证为 ,温热证为;燥热化火、过高热时为以下) 。并对湿重于热证提出“治湿不远温”的原则,认为只有用药偏温,才能较快地祛除湿邪,孤立其热,从而达到加速治愈的效果。综观万氏对热病学说的理论与临床的研究不难看出:科学的研究思想与方法,永不止步的钻研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作风,是万氏得以深入寒温堂奥,再跳出寒温窠臼,在继承与发展热病学说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二、对厥阴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厥阴病理论,肇始于岐黄,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后世伤寒、温病学家,从理论到临床,均有丰富的内容。惜乎后世寒温分立门户,不相为谋,凡持伤寒阴阳六经说论厥阴病的,只是自限于伤寒论厥阴病篇,而难以明白晓畅,竟将持温病三焦、卫气

23、营血说者大量有关厥阴病研究的成就拒之门外,坐令其成为“千古疑案”,使后学迷惑者久矣。万氏有鉴及此,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就临床之所见、所需,实事求是地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厥阴病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它的理法方药,以期有利于当今临床运用,从而提高其疗效,促进其理论的发展。(一)从源到流,澄清面目首先,从内经看:内经论及厥阴病的多篇中,应以素问热论篇为主。其言曰: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

24、死。 ”结合素问 诊要经终论篇“厥阴络者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来看,显然,素问厥阴病的主症有二:一为昏厥,即上述“不知人”;二为痉厥,即上述“舌卷”、 “囊缩”。其病所则落实在手足厥阴经脉及其所属的心包与肝,治疗仅有针刺的汗、泄两法,预后多归死亡。总的看来, 内经奠定了厥阴病理论的基础,虽则简朴了些,但大体上把外感病最后陷入神昏痉厥的危重急症阶段归属于厥阴病这一点,迄今仍不失为正确。其次,从伤寒论看:伤寒论厥阴病比较明确的概念有三:一是厥阴病乃外感热病的最后阶段,该篇放在六经之末,预后条文最多,立意十分明显;二是厥阴病主症是厥,这从该篇论厥条文所占比重之大可以看出;三是厥阴病阶段面临的生死预

25、后,阳返则生,阳不返则死,这可从该篇条原文中有条是以厥热胜复来判断生死预后看出。其疑窦与不足主要是:厥阴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不明。从伤寒论全书来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五篇都是在继承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唯独厥阴一篇竟无只字言及上述素问厥阴病之症,这是不能不令人怀疑的。现在一般通行的伤寒论厥阴病篇共有条,其中只有条明文提到厥阴病,所述脉症又很简略,且未出方;其余条大都是泛论厥、热、呕、利等文, 金匮玉函经且把另列为“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篇,置之于厥阴病篇条之外。这就毋怪乎引起近贤陆渊第一卷雷在其所著伤寒论今释中发出了“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的慨叹。但是, 伤寒论厥阴病篇虽无上述昏

26、痉明文,若能从其全书广泛深入地探索,仍然是有迹可寻的。如:太阳温病逆传厥阴,由于热闭心包,肝之阳风内动,而见热盛神昏鼾睡、语言难出、直视、瘛 ;阳明病并厥阴,由于胃热上冲心包,引动肝之阳风,而见潮热、不大便、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直视、脉弦;少阳病并厥阴,由于神魂不宁,而见惊悸谵语;少阴病并厥阴,由于密闭心包,肝之阴风内动,而见昏厥肤冷、躁无暂安时;以及脏结的痛引少腹入阴筋;阴阳易的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等,即其例证。由此可见, 伤寒论厥阴病篇虽无昏痉之名,但从全书来看,却有昏痉之实。从而可知其厥阴病篇无只字言及上述素问 “舌卷”、 “囊缩 ”、 “不知人”等厥阴病主症,竟然自食其在自序中

27、“撰用素问九卷”之言,显然是有脱简的。惟因后世伤寒学家出于尊崇仲景,不敢稍越雷池,大都恪守一般通行的伤寒论厥阴病篇条,随文衍义,虽亦言之成理,却难令人无疑,尤其是以上热下寒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厥阴病主症,显然不符合伤寒热病按六经传变规律发展到最后阶段的厥阴病危急重症的临床实际,更难令人信服。至于以厥为厥阴病主症,虽似可从,但仅局限于肢厥(四肢厥冷)和体厥(通身厥冷) ,而未涉及到昏厥和痉厥,也难令人满意。其中厥热胜复虽有似于厥阴病特征性临床表现,但本症近今无人得见,只能存疑,未可曲解。又由于厥阴病昏痉主症不明,因而厥阴病的寒厥或热厥与少阴病寒厥或阳

28、明病热厥的鉴别点也就不够明确,尤其在少阴病或阳明病并厥阴时,无法辨清病机重点是在厥阴,抑或在少阴或阳明,而难以作针对性的处理。 伤寒论在这方面显然是有缺陷的,尤其是缺乏针对厥阴病昏痉的开窍熄风方药。再次,从温病学说看:温病学家针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不足,作了大量的补充。例如叶天士温热论开宗明义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和三时伏气外感篇“风温者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包络,血分亦伤”,以及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逆传心包、神昏谵语、舌謇肢厥条所注“厥者,尽也。阴阳极造其偏,皆能致厥,伤寒之厥,足厥阴病也。温热之厥,手厥阴病也。舌卷囊缩,虽同系厥

29、阴现症,要之舌属手,囊属足也。盖舌为心窍,包络代心用事,肾囊前后皆肝经所过,断不可以阴阳二厥混而为一,若陶节庵所云,冷过肘膝便为阴寒,恣用大热。再热厥之中亦有三种, “有邪在络居多,而阳明证少者,则从芳香,本条所云是也;有邪持阳明,阳明太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体皆厥,当从下法,本论载入中焦篇;有日久邪杀阴亏而厥者,则从育阴潜阳法,本论载入下焦篇”等,都对内经 、伤寒论和温热论的厥阴病理论有所发展。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吴鞠通对热厥理论的发展虽功不可没,但似乎手足厥阴分属阳(热)厥与阴(寒)厥,并以之为鉴别点大加强调,则有失偏颇,且不符合临床实际。因为寒厥证由少阴进入厥阴阶段时,也是既厥且

30、昏且痉的。尽管吴氏热厥证中未提囊缩一症,但肝风痉厥瘛 则比比皆是,他自己就没有把足厥阴证排斥在热厥之外。显然这是吴氏智者之一失。综观上述,不难澄清厥阴病的真面目,并作出如下结论:凡外感热病发展到最后阶段,邪闭心包,肝风内动,呈现神昏痉厥等危急重症的,就是厥阴病。(二)寒温结合,证治详明从太阳温病逆传厥阴和太阴温病逆传心包看:伤寒论太阳温病逆传厥阴,由于热闭心包,肝风内动,而现“身灼热”、 “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直视失溲” 、 “如惊痫时瘛” 第一卷等症。仲景已有明示,只是当时对此尚缺乏经验,未能提出方治,徒见其“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而已。温病学家对此则有突破性进展,如叶天士温

31、热论 ,首先揭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机理,吴鞠通则在温病条辨中详论其证治,如上焦篇说“太阴温病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大人者痫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中瘛 ,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的清宫开窍法和凉肝熄风法,更显然是对太阳温病逆传厥阴和太阴温病逆传心包证治的贡献。从伤寒阳明病并厥阴和阳明温病热冲心包看:由于阳明胃络通心,与心包络(以至于肝)关系密切,所以阳明胃热太盛,可循胃络上冲心包,扰乱神明,甚至引动肝风,而见神昏谵语痉厥等厥阴证。这在伤寒论阳明篇和温病条辨中焦篇都是一致的。但伤寒学家治疗此证,只知攻下,不晓凉开,尚嫌不足。温病学

32、家治此则较为全面,既不忘攻下,更重视凉开。如“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至通体皆厥,不瘛 ,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至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先与小承气汤。 ”“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阳明温病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等,即其例证。由此可见,阳明温病并入厥阴的治法,不仅有

33、专主大、小承气攻下的,也有专主牛黄、紫雪凉开的,还有先与牛黄凉开,而后与调胃承气攻下和以牛黄凉开为主而兼与大黄攻下的,必须根据其病情矛盾的主次方面不同,而灵活地掌握运用。这也显然是温病条辨对伤寒论阳明病并厥阴的更为深入的发展。从伤寒少阴病并厥阴和温病少阴病并厥阴看:由于少阴心肾和厥阴心包络与肝关系极为密切,故其为病常互相影响,或由彼而及此,或由此而及彼。但从伤寒热病六经传变规律来看,则是少阴在前而厥阴在后的。所以伤寒论根据内经六经传变次序而以厥阴病篇殿其后, 温病条辨下焦篇首先提出少阴温病治宜育阴潜阳法,方用加减复脉汤的阴虚阳亢证,是由“邪在阳明久羁”发展而成,显示了阳明胃土燥伤少阴肾水,由中

34、焦传至下焦的病机;然后提出由于阴虚阳亢,水不涵木,以致肝风内动而发展成为厥阴温病治宜滋阴熄风法,方主大定风珠(即由加减复脉汤方加三甲、五味子、鸡子黄组成)的阴虚风动证。由此可见,厥阴病确是伤寒热病六经传变的最后阶段。有人认为,上述看法只适宜于下焦温病,而不适宜于上焦温病,因为温病以上、中、下焦相当于病程的初、中、末期的缘故。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就上焦温病而言,虽然温病多起于上焦太阴肺卫分,并常顺传至中焦阳明胃气分,但是由太阴肺逆传至厥阴心包营血分甚至引动肝风的,则又属于卫、气、营、血病程的最后阶段,不能简单而机械地把温病的上焦完全等同于病程的初期。下焦厥阴温病也是以昏痉为主症的,这可从其“痉厥

35、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予复脉存阴,三甲潜阳”条及其注解“痉厥神昏,舌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证。然有手经、足经之分:在上焦以清邪为主,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中很清楚地看得出来。这是就厥阴热化危证而言,至于厥阴寒化危证,同样是以昏痉为主症的。如伤寒论所谓“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名藏厥”和“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两条,是即厥阴寒化危证的例证。尤其是前条,可以说是厥阴寒化危证的主文,因为伤寒脉微而厥,本属少阴之阴第一卷盛阳衰,当用四逆汤以急温之;由于延误失治,至七八日而现通身肤冷、手足躁无暂安时之症,

36、这是少阴病陷厥阴的寒化恶候。从素问刺热所谓“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来体会,既然肝热的手足躁不得安卧,必身热而小便色黄;那么肝寒的手足躁无暂安时,就必身寒而小便色白。至其“热争则狂言及惊”,则显然包含有昏痉在内。并可推知厥阴“藏厥”的手足躁无暂安时,亦必包含有昏痉在内。因为不仅热闭心包,肝之阳风内动,可以出现昏痉,寒闭心包,肝之阴风内动,亦可出现昏痉之故。本条还可与“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条合参,从其“躁烦四逆” 轻于本条“ 肤冷”“躁无暂安时”来看,可见仲景对厥阴“藏厥”不出方治,实不言而喻,故后世注家多云不治。但从“少阴病,吐利,

37、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条来看,又未尝不可试用通脉四逆汤合吴茱萸汤,并适当加入温热的开窍熄风药以抢救之。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外感病的厥阴危证,大都包含着少阴阳盛或阴虚,阴盛或阳虚的病理基础在内。即:厥阴热化危证(如热闭心包或水不涵木而肝之阳风内动的昏痉等症)是在少阴阳盛或阴虚的病理基础上发展而成;厥阴寒化危证(如寒闭心包或水助木邪而肝之阴风内动的昏痉等症)是在少阴阴盛或阳虚的病理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了解了前人对厥阴病的研究成就与不足之后,摆在我们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厥阴病的实质是什么?其主要病证、病机怎样?临床如何治疗?预后怎样?“七五” 期间,我

38、们对流行性出血热这一急性传染病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观察治疗余例,其中以上出现了痉厥神昏的厥阴病症,中医组病死率仅 ,西医组为 ( ) 。对厥阴病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取得了一些第一手临床资料。现仅以此为例,就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看法,供同道参考。厥阴病的实质:是外感热病的最后阶段,是手足厥阴经脉及其所系脏腑的病理变化。对此,古今研究看法大体一致。厥阴病的主症:是神昏痉厥。吴鞠通在自注温病条辨下焦篇条时指出:“痉厥神昏,舌謇烦躁,统而言之,曰厥阴证。 ”临床实践也完全证实:外感热病最终阶段总是陷入昏迷状态的。热证如此,寒证亦无不如此。病在少阴,神志尚清,进入厥阴,就神志不清了,而一旦陷入厥阴,往往救治极难

39、。因此,我们在出血热的临床工作中,特别强调注意“先兆厥阴证” ,即观察患者的神志与体征。只要患者烦躁甚,或语言不便,舌体欠灵,或白日嗜睡,错语(如答非所问) ,或夜间多梦呓、谵语,或偶见无意识动作,等等,均应看作疫邪将要进入厥阴的先兆,必须及时开闭驱邪,扶正固脱,阻断其向厥阴发展。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病情的恶化,使许多病人避免了进入厥阴阶段。厥阴病的病机:是阴盛阳竭或阳盛阴竭或阴竭阳脱。吴鞠通在自注上焦篇条“邪入心包,舌謇肢厥”时指出:“ 厥者,尽也,阴阳极造其偏,皆能致厥。 ”译成白话就是说:“厥阴是三阴之尽,阴盛阳竭固可为寒厥,阳盛阴竭亦可为热厥。 ”把厥阴病病机阐述得何等地精确!至其来

40、路,寒厥证可由少阴寒厥发展而来;热厥证如温病条辨所述有三焦之分:上焦由温邪“逆传心包” 所致,中焦由“ 阳明太实,上冲心包 ”而成,下焦由手少阴证“ 日久邪杀阴亏”所致;阴竭阳脱证则多由热厥转为寒厥而成。在出血热的临床治疗中,上述各证均可见到。如休克期有疫邪直中少阴的阴盛格阳证,若救治不及,一二日即由淡漠烦躁恍惚躁扰神昏而陷入厥阴寒厥死亡;有起病二三日即疫邪逆传心包出现高热、昏迷、谵语、躁扰、出血、尿少的厥阴热厥第一卷证(发热与休克、少尿三期重迭) ,若入院太迟,厥阴证悉具,亦多归于死亡;亦有病至七八日(少尿期) ,邪热与瘀血、水湿内结阳明胃肠,二便不通,势成关格,延至二三日,瘀热内闭心窍,出

41、现谵语、躁扰、神昏的厥阴证者,若能积极地通泄瘀热水邪,以解阳明之结,开厥阴之闭,扶正驱邪以宣畅三焦气机,尚有希望挽救,否则,亦难免一死;还有病至十余日,尿毒症不解(少尿期或多尿前期) ,瘀热水内结,阴液大量耗伤,正气日见亏竭,渐至极度衰竭,体温不升,演成阴竭阳脱证而亡者。厥阴病的治疗:从目前临床水平来看,厥阴证悉具时,即使集中、西医学之长,亦难以救治。因而,加强对前述“先兆厥阴证”的预防性治疗(也可说是“截断疗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要做到及时治疗“先兆厥阴证”,除对厥阴证的先兆临床表现要有细致的观察、高度的警惕性外,还要对厥阴病的病机发展趋势有足够的了解。 “先兆厥阴证”的治疗原则有二:辨证

42、论治与中西医结合。具体运用如下:()先兆厥阴热厥证:除上焦热病“逆传心包”的先兆不甚明显,往往措手不及之外,中、下二焦阳明、少阴热厥转成厥阴热厥者,均有一个渐进过程,先兆症状完全可以把握。治疗原则是:救阴津、开热闭、熄阳风。首重驱邪开窍。应在当用方药中,因闭窍之邪的不同,加用不同的开窍熄风药。如热闭选用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实验药厂制)或牛黄醒脑静注射液(上海产)加入当用液体中静脉推注或点滴,能口服者可用“三宝”;瘀热闭选用神农号注射液(天津危重急症研究所研制)静注或犀珀至宝丹微丸(江西中医学院研制)口服;湿闭选用玉枢丹或苏合香丸口服等。在中医增液针、养阴针(重庆中医研究所研制)等大输

43、液尚未推广使用之前,西医大输液亦有救阴之功,应结合使用(临床实际已普遍使用) 。若有气阴两亏证,宜用参麦注射液(四川雅安制药厂产)加入液体中静滴,益气养阴救脱之力甚强,邪实而正虚甚者用之,无助热恋邪之弊,有扶正固脱以利上述祛邪药发挥作用之功。()先兆厥阴寒厥证:常由少阴寒厥恶化而来。在阴盛格阳或戴阳时,往往伴见神志恍惚或无意识扰动等厥阴先兆症状。治疗原则是回阳救逆,开寒闭、熄阴风。首重破阴回阳。可选用参附注射液(四川雅安制药厂产) 、参附青注射液(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研制)加入液体中静注,或合用大剂通脉四逆加猪胆、人尿、葱白等。据我们的体验,上述方药犹有难为力者,建议起用生附子制剂,如北京

44、中医学院研制的“心脉灵”注射液(通脉四逆汤的新剂型) ,静脉给药,或可担此重任(此药惜乎尚未能生产) 。()先兆阴竭阳脱证:比之前两证,更有一个渐进过程,可行未雨绸缪之计,将上述二证治法综合起来,辨证治之。()厥阴病的预后:两句话:“阳复则生,阳绝则死”,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前者是对寒厥而言,后者是对热厥而言。后世把伤寒论厥阴病篇诸多厥热胜复原文理解为厥阴阴尽阳生,阴阳进退之机。即一阳得生则厥少热多而愈,阴尽而阳不生则厥多热少、一蹶不振而亡。证之临床,病至厥阴,心、脑、肝、肾、阴、阳、气、血、津、液皆病,救治为难,死多生少,不死即生。而始终不死的原因,有赖于阴阳相系一线,未致离

45、决。随着中、西医学对危急重症研究的逐渐深入,厥阴病的理论与临床必将得到较大的发展。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中医深入厥阴病临床,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是发展厥阴病理论与临床的基础;大力开展急救中药的剂型改革,让中医用上可供辨证运用的系列静脉用中成药,是使厥阴病的治疗获得突破的关键。第一卷三、对脾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一)对脾胃生理的认识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命门真阳虽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人由胚胎生长发育成人的原动力,但既生之后,人体的生长发育,一切生理活动,全靠脾胃水谷精气的维持,故内经有“人受气于谷”和“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的定论。先天禀赋再足,若没有后天脾胃的充养

46、,就难以维持生命。因此,在既生之后的生命活动中,脾胃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脾升是升降运动的关键: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在这个“小宇宙”中,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运动。而在人体内的升降浮沉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浊。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万氏指出,脾升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认为前人所谓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胃气,就是指脾的升发之气。如果脾气不能升发,反而下陷,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六腑失养,元气就会匮乏和消沉,生机也就不能活跃如常,而发生种种病变。这就是李东垣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依据,而升发脾胃阳气,也就成为李氏脾胃论的理论核心。但是,万氏对

47、李氏独重脾升之论,认为不够全面,因为在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中,脾升和胃降相辅相成,是必须并重而未可偏执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二)对脾胃病理的认识气火关系失调:人体生命活动全靠气来维持,气足则健康,气虚则病作,故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之说。而气虚病作的关键则在于脾胃中气受到损伤。李东垣创立阴火说,其基本论点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首次把内经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理论引申到脾胃气虚与阴火产生的关系中来。但是,李氏却未能把脾胃气虚与阴火随生的机理阐述明白,而只是一再强调

48、“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 ”等等。可见李氏虽然发现了脾胃病理中气火关系失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但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万氏有鉴于此,对阴火产生的机理,气火关系失调的所以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说,气有余而化火,乃属一种实性亢奋,可称之为实火,多见于新病壮实之人,例如外感病的实热证;气不足而生热,乃属一种虚性亢奋,可称之为虚火,多见于久病虚弱的人,例如内伤病的虚热证。在虚热证中,因阴虚而导致阳亢的阴虚热证为其常,因气虚不能内守,向上向外浮越而显露出虚阳亢奋之象的气虚热证为其变。但这种虚阳亢奋,是因脾胃气虚而向上向外浮越所致,它和少阴阴盛格(戴)阳证是因心肾阳衰而向上向外浮越的虚阳亢奋又同中有异,不可混淆。脾胃气火关系失调的病理状态,除上述气虚阴火亢盛外,还有一种气郁阴火亢盛之证。前者万氏名之曰“阴火虚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