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6-23 记承天寺夜游.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1307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6-23 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红旗初级中学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6-23 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语文班级 组名 姓名 23 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备课人:唐艳菊学习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并背诵课文(重点)。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难点)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预习案1掌握作者资料。苏轼是 朝人,字 ,号 ,是唐宋“ ”之一。与父亲 ,弟弟 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 ”词派的代表。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把题目写在下面。2 给 加 点 字 注 音 。 遂 ( ) 至 承 天 寺 怀 民 亦 未 寝 ( ) 藻 ( ) 荇 ( ) 交 横 竹 柏 ( ) 影 也 解 ( ) 衣 欲 睡 积 水

2、 空 ( ) 明 2读课下注释。我的疑问 探究案(第一课时)一、读课文,对子对学后解释下列词语。1.欣然起行 ( ) 2.遂至承天寺( ) 3.盖竹柏影也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5.相与步与中庭( )二、翻译下列句子。(先用红笔点出句中重点词,然后进行翻译,分组讨论后可展示)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自由读课文后试背诵。 (可每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案(第二课时) 来源:gkstk.Com一、 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讨论并展示)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描

3、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2文章“记”的要素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3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5.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用的修辞方法是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称自己是“闲人”?来源:gkstk.Com二、课堂小结:三、课堂检测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作者_,字_,号_。北宋_家,_家。和父亲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2.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填空:(1)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3)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四、我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