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第六单元 测试题卷(冀教版七年级上) (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642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六单元 测试题卷(冀教版七年级上)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第六单元 测试题卷(冀教版七年级上)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第六单元 测试题卷(冀教版七年级上)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第六单元 测试题卷(冀教版七年级上)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题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得分来源:Zxxk.Com 第一部分(19 分)1.根据要求填写诗词原句(每空 1 分,共 7 分)1) ,夜泊秦淮近酒家。2)木兰诗中写木兰多年艰苦征战的句子是: , 。3)秋 词中写作这一反古人悲秋 的情调,赞美秋光胜春光的诗句是: , 。4)请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句与“月亮”有关的完整的诗句: , 。2.写一段话用上“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少于 50 字。(3 分)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 分)A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上了财贸学院,读会计专业;我当了餐厅服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2、 B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C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 200 字左右的对话片段。 D矿藏,水流,荒地,国有森林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4.繁星、春水是我国女作家 的两部作品, 是这两部作品的主题。(2 分)5.综合性学习。 (5 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 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身高来源:学,科,网 Z,X,X,K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男子 1000 米、女子 800

3、米 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 20 分钟,全连 117 名新兵中,竟有 9 人晕倒。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 2007 年 4 月 29 日全面启动, “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2 分)答: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4、?(2 分)答: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 分)答:第二部分(51 分)(一)阅读下列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20 分)陌上桑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

5、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4.陌上桑选自 ,它是由 朝的 编辑的(3 分)5.将文章中横线上填上课文原句(2 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日出东南禺( ) 五马立踟蹰( )7.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8.用 “_” 画出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罗敷的美貌的。(3 分)9.读完本文,你认为罗敷是怎样的女子?(2 分)10

6、.本诗的夸张与细节相结合,使人感到夸张得真实可信。试举一两例作具体说明。(4 分)(二)阅读下列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13 分)一笑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 ,一笑。 ”人生 于 天 地 之 间 , 有 人 称 赞 , 就 一 定 会 有 人 诋 毁 。 这 就 像 天 气 一 样 , 有 晴 就 有 阴 , 有阳 光 普 照 , 就 难 免 有 阴 雨 绵 绵 。 这 道 理 也 许 人 人 都 懂 , 但 真 正 能 做 到 齐 老 那 两 笑 ,并不容易。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 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

7、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 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 ,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 ,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经有了

8、一定的高度了。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 ,那就更是了不得。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 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 ”释迦牟尼又问:“ ”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

9、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11 (2 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12 (2 分)联系前后文,将第段中释迦牟尼的问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3 (2 分)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 什么不同?14 (3 分)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15 (4 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三)阅读下列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18 分)最美好的时刻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发出的清香

10、。他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拉他挨着她坐下。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他们跑来,舒服地躺在他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裳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出声。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宁静 野兔子和小松鼠、负鼠和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

11、,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 ,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一个 8 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 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16.文章的

12、标题“最美好的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4 分)“美好”指的是 “时刻” 指的是 17. 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18. 第三自然段中“那只看门狗”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来源:学科网19. 第四自然段中“并不宁静”的景象,与全文的“宁静”矛盾吗?为什么?(4 分)20.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4 分)第三部分(50 分)21.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提示与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