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5课 孙权劝学》(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61109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孙权劝学》(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5课 孙权劝学》(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2 页 第 15 课 孙权劝学 (第 1 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章、节 第三单元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点难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

2、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检查预习情况。1 、作家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 ,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三、整体感知2、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疑难词语探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指导。例:谓曰:对说 /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a 蒙辞以

3、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3、议一议: 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听从了孙权的劝告, “就学” 。 ) 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a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教学过程教师复备第 2 页 共 2 页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

4、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2、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教学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