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1邓稼先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58403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邓稼先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1邓稼先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1邓稼先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1邓稼先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1 课 邓稼先一、目标定位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二、课前预习字词疏通: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河水萦带(yng) 至死不懈(xi) 鞠(j)躬尽瘁(cu) 鲜(xin)为人知妇孺(r)皆知 风悲日曛( xn) 彷(p ng)徨(hung) 死而后已(y)2、解词。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至死不懈:到死也不松懈。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家喻

2、户晓:每家每户都知晓。截然不同:界线分明,完全不相同。锋芒毕露:指才干充分地显露出来。妇孺皆知:妇幼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大意疏通: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民族情节、50 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课中探究重点讲解: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

3、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 ,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是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2、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至情,表现在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 50 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例如

4、,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显示出作者对民族、对老朋友的深情。又如,第五部分“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这些语句,都洋溢着作者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难点突破: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 50

5、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 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四、课后巩固五步点击:1、认识一个字:鲜为人知的“鲜”鲜为人知的“鲜”读作(xin),意思是“少” ,注意与“新鲜”的“鲜” (xin)相区别。2、掌握一个词:鞠躬尽瘁意思是:小心

6、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褒义词,近义词有“竭尽全力” 、 “呕心沥血”等。3、品味一句话:“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和“开拓者” ,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打下基础、开辟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发展事业上的地位。 4、揣摩一个点:夹叙夹议,在叙述中适当地加以评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叙述了中国核武器连续试验成功后,作者评道:“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以此来说明这些事件的伟大意义。5、背诵一联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上面一联诗出自元代画家王冕

7、的墨梅 ,意思是:不希望人人都夸它的颜色漂亮,只希望把清香的气味留在人间,突出了墨梅的“清气” 。诗中一语双关,以物喻人。墨梅的气质,正是作者人品和节操的反映。中考链接:考题示例:世间最美的坟墓记 1928 年的一次俄国之行茨威格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 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 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 坟墓前。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他的 坟墓成了世 间最美的

8、、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 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 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 伟人,就像偶 尔 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第段中作者连用四个“没有”写坟墓的简朴,表面的“没有”更表达出作者内心深蕴着的感情。下边是对这段文字的简略分析,请进行补充( 每道横线上的字数不一定相等) 。分析:这座坟墓“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但这里却有无限的情思,有 ,有 2、考题分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根据语境按要求补写文章内容,回答本题,要弄清坟墓表面的简朴,更能衬托出坟墓主人的不同凡响和后人对他的爱戴。3、考题答案:“深深的怀念” 、 “无限的崇敬” 、 “的仰慕” 、 “的思索”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