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是苏科版 年级物理 册第 章第 节。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研究了 ,也经历了 的过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 部分,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在 中,占据 的地位,对学生学习 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本节安排了 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了探究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书的安排与华东师大版的安排有所不同:。物
2、理思想方法:本节课着重向学生渗透 的物理思想,让学生知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以及热爱科学文化兴趣。这也是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的要求。二、 教学目标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基于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结合新课标相关要求,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2 能力目标: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本节课在初中阶段所处
3、的地位,我认为重、难点为:重点: ,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通过 突出重点;难点: 因为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尽管已初步接触,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理解。我将通过猜想、实验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助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景,突破难点。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 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手段:物理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
4、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如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二 、 学 情 分 析 :1 知 识 掌 握 上 , 初 一 学 生 刚 刚 学 习 , 许 多 学 生 容 易 遗 忘 知 识 ,所 以 应 该 全 面 系 统 的 进 行 讲 述 。2 知 识 障 碍 : 学 生 不 易 理 解 , 容 易 造 成 的
5、现 象 , 所 以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予 以 简 单 明 白 , 深 入 浅 出 的 分 析 。3 八 年 级 的 学 生 已 具 有 了 一 定 的 观 察 、 操 作 、 猜 想 能 力 等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 但演 绎 推 理 、 归 纳 、 运 用 物 理 意 识 的 思 想 比 较 薄 弱 , 思 维 的 广 阔 性 、 敏 捷 性 、 结 密 性 、 灵活 性 比 较 欠 缺 , 自 主 探 究 和 合 作 学 习 能 力 也 需 要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引 导 。三 。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1)创 引设 入情
6、课(2)动 探手 究操 新作 知(3)初 巩步 固运 理用 解(4)变 综式 合练 应习 用(5)拓 培展 养探 能究 力(6)归 整纳 理小 反结 思(7)布置作业景 题六、 教学程序及设想1、情境创设:由 引入:设计意图:“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教学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对于本题:2、由实 3、讲解例题
7、。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物理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7、板书。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
8、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变式训练设计意图亮点课堂预设教学评价(最后)2.1勾 股 定 理 ( 1) 说 课 稿徐州高级中学 李贺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勾
9、股定理”的第一课时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知识,也经历过利用图形面积来探求数式运算规律的过程。在探求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物理思想把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形”的特点转化为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是数形结合的典范;把探求边的关系转化为探求面积的关系,将边不在格线上的图形转化为可计算的格点图形,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先探求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再探求一般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是特殊一般的思想本节课,通过提供学生活动的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 二 )教学目标:1、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特殊推测一般的合情推
10、理能力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老师的介绍,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3、能说出勾股定理,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将边不在格线上的图形转化为边在格线上的图形,以便于计算图形面积二、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三、教学过程设计(一) 从物理问题引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现: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 6 和 8,第三边的长确定
11、吗? 如果这两边的夹角确定了,那么第三边的长确定吗?若这两边的夹角是 90度,第三边的长确定吗?【设计意图】在引入上原本想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入手,这样做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 兴趣,但是 总感觉不能引 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我(图 1)aba cd选择了从物理问题出发,揭示这节课产生的根源,将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探索目标(二)实验探究:勾股定理的探求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经历这一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旧知引出探索方向:【设计意图】当老师用一种完美的方法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时,学生好奇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
12、加关心的是:老师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是呀?本节课如何想到通过计算面积探究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呢?从物理的发展史来看,古人言面 积就是线段之积,要探求边长之 间的关系不正可以转化为探求面积间的关系吗?而且在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学生也经历过利用面积探求物理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原有认知作为研究新知识的工具, 让学生觉得解决今天问题的方法并不陌生,自然地产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信心22()ab2()aba22a cd们们们们们们 一一一一一一一“1”一RQP 21 BC A()abcda()abcdabcd2、同位合作完成拼图活动【设计意图】实验是学生研究问题的一个过程,通过剪纸拼图活动,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
13、、猜想三个面积之间 的关系拼 图活动,引发 了学生的猜想,增加了研究的趣味性,锻炼 了学生的空间思 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体 现 了活动物理的思想同 时也为学生在方格纸上利用“ 割 ”的方法计算正方形面积 作铺垫(图 1) (图 2)3、拼图活动,引发我们的灵感,但是感性上的认识未必是正确的,运算推演,证实我们的猜想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将上图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中,请同学们计算此时三个正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学生会通过数图形中小方格的个数,或者通过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得到 SP 和 SQ学生也会很容易从拼图活动中受启发,用连接对角EDBC ABC A线的方法求 SR,学生
14、也可能提出“补” 的方法通过计算,学生得到 SP +SQ=SR.、这种面积间的关系仅存在于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吗?在方格纸上计算以直角边分别为 3 和 4 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向形外作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此时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求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难点处正是学生互相学习,充分交流思 维的好时机,在此要 给 学生充分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也正是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被发现的预设:学生将展示割(图 3)、补(图 4)、平移(图 5)、旋转(图 6)四种方法旋 转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斜 边为整数的情况,况且学生还不会计算斜边长,没有一般性,若有学生提出,应给学生以解释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
15、,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把图形进行“ 割”和“补” ,即把不能利用网格线直接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可以利用网格线直接计算面积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化归的思想RQP ACB RQP ACB(图 3) (图 4)RQP ACB RQP ACB(图5)(图 6)、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求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学生全面经历探索的过程。也是“ 割、补”方法的再一次应用在前面的探求过程中有的学生没能自己做出来,提供再一次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此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计算面积体会到更多的一般情形,从而为归纳提供基
16、础,这样归纳的结论更具有一般性,学生印象也更深刻。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以斜 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如何确定正方形另外两个顶点的位置是这一活动的难点。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的学生,就以象棋中“马走日 ”连续走四次所形成的 线路图为例给 学生以启发。、通过以上两次计算,引导学生总结一般直角三角形以三边为边向形外所做三个正方形面积间的关系、我们这节课是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至此,你对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结论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应充分让学生总结,交流,表达(三)得出结论:1、教师用弯曲的手臂形象地表示勾、股、弦的概念,板书勾股定理,进而给出字母表
17、达式一段紧张的探索过程之后,播放一段有关勾股历史的配乐录音【设计意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展现了勾股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情感2、阅读课本,提出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体 现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四)练习反馈:1、书上 45 页练习 1、2【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做课本上的练习题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基本应用,让学生知道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中的任意两边,可以求第三边2、 算一算:(1)如图:一块长约 80 步、宽约 60 步的长方形草坪,被不自觉的学生沿对角线踏
18、出了一条“捷径”,类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请问同学们:()走“捷径”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捷径”比正路近多少?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广泛应用。(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你还有什么想要继续探索的问题?【设计意图】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时,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说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继续要探讨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特殊的等量关系,一般三角形三边是否也存在一种等量关系呢?再展示上课开始的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 6 和 8,这两边的夹角确定了,你知道第三边的长是多少?这是我们今后将
19、要探讨的内容,首尾呼应,激发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有不断提出新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六)布置作业:(1)探究型作业:相传两千多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的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同学们,请你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2)巩固型作业:课本第 47 页第 1,2 题,并完成第 45 页的实验(3)拓展型作业:在以下网页中你可以找到有关勾股定理的丰富的内容,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从网上或书本上自学到的知识写一篇有关勾股定理的小论文,题目自定,一周后交给课代表并展示交流 清华大学物理系 http:/14011432181/summer0
20、0/12/17/bhtml物理天地http:/steinermathnthuedutw/ne01/jyt/famousthm/pythogorushtm物理数据库 http:/wwwalihknet/md/fun/stories/pyth/pythhtm【设计意图】作业的多元化、多层次,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五)课堂小结:(留 3-4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物理日记)教学环节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 1:操作媒体,展示幻灯片,提出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注意联系生活,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二)再创情境,
21、引入课题问题 2:操作媒体,展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并点评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熟知的、简单的实例切入课题,步步深入,达到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 3: 启发、指导学生大胆猜想。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调板,后教师点评做一做,并请一位板演后再探讨结论做练习后由两位板演,其他同学互批互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造性思维,合理猜想,得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合并同类项实质。深入探索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反思,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四)三创情境,拓展延伸问题 5:问题 6:引导学生回答情景式问题。提醒学生同类项可用同种记号标出。同桌、前后左右
22、同学进行讨论。由两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练习,再由两学生批改。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这一认识规律。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拓展,使学生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分组竞争,增强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快乐。姓名 日期今天的物理课题所学的重要物理知识你理解的最好的地方疑惑(还需进一步理解的地方)对课堂表现的评价(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学生物理交流的能力,物理日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表达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过去的课堂小结的方式,更体现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学生尝试 用物理的眼睛观察事物,体验物理的价值。(六)作业设计:(1)探究型作业:相
23、传两千多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的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同学们,请你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2)巩固型作业:课本第 47 页第 1,2 题,并完成第 45 页的实验(3)拓展型作业: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从网上或书本上自学到的知识写一篇有关勾股定理的小论文,题目自定,一周后交给课代表并张贴在教室后面的专栏里共同学们交流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时有探究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和巩固型作业,既落实了训练基本功,又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符合新 课程标准所说的“ 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要求,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意 识的培养。(七)评价分析本节课教学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计算具有(a+b)(a-b)形式的多项式相乘的习题讨论交流发现新知,归纳总结,获得公式,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主动实现,情感自然产生.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由于初学公式等原因出错是正常现象,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反馈评价及时,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教过程始终体现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