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寒假训练 02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水平运动【2018 高安中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 12 题。1 “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A增强 B增强 C减弱 D增强2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2018 成都七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筒单的形式。据此完成 34 题。3下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4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中国东部季风环流C人造烟幕防御霜冻 D春季多沙尘天气【2018 重庆中学】某一等高面,M、N 为
2、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第 5 题。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 O 点风为( )典题温故2A或 B或 C或 D或6.【2018 凯里中学】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运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BCD7.【2018 合肥一中】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数值bcd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复杂的形式9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3、)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10.【2018 昌乐一中】读图甲“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和图乙“北3京城市热岛环流模式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甲 乙(1)观察图甲,归纳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主要分布特点并简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2)观察图乙,在图中线段上加上箭头完成城市热岛环流;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乙 A、B、C 三地中的地。在此植树造林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双向选择填空) 。A美化环境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减弱城市热岛效应。【2018 大连中学】某学校地理兴
4、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 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据此完成 12 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4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2018 长沙一中】近年来,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在我国北方地区蓬勃发展。读图,完成35 题。3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料大棚穹顶,首要目的是( )A增加室内外温差 B减
5、少病虫害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少能量损耗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5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示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BCD【2018 长春外国语学校】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据此完成 68 题。5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若图中四条线段气压差相同,风力较大的是(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2018
6、哈尔滨三中】暑假期间,曲阜的小红到沿海某城市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 题。9 上图所示时间( )A陆地气温较低 B正值夜晚C海面气压较低 D海滨凉风习习10她发现海边风力比家乡大,当地妇女多用纱巾遮面。这里风力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重力A B C D11.【2018 衡水中学】读等压线(单位:hPa)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C、D 四个箭头中不能正确显示风向的箭头是_和_。(2)B、D 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地。6(3)如果该区域之间地面因冷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将出现_(填“上升”或“
7、下沉” ) 。(4)根据气压值的信息,地的气压值 p 的范围是_hPa。(5)如果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能正确指示风向的箭头是_。7寒假训练 02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及水平运动【解析】第 1 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有所下降。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D 正确。第 2 题,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所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好,霜下得也晚了,C 正确。【答案】1D 2C【解析】第 3
8、题,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而此图相反,A 错误;草地植被相对于裸地比热容大,故白天温度低大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裸地上升形成低压,B 正确;山谷风,夜晚山顶气温低空气下沉,山谷气温高空气上升,而此图相反,C 错误;城市风,城市气温高,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而此图相反,D 错误。第 4 题,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散射作用的结果,A 错误;我国东部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B 正确;人造烟幕防御霜冻,是因为烟幕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原理,C 错误;沙尘暴是冷锋影响形成的天气现象,D 错误。【答案】
9、3B 4B【解析】第 5 题,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PmPn,则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面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近地面则为,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为,A 正确。【答案】5A【解析】第 6 题,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大气上升,气温低的地方大气下沉,D 错;白天陆地气温高,大气上升,海洋气温低,大气下沉,A 错;谷地晚上气温高,大气上升,山晚上气温低,大气下沉,B 对;城市有热岛效应,气温高,大气上升,C 错。【答案】6B【解析】第 7 题
10、,气压梯度力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图示 b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且气压值;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基本一致,c 是风向;d 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a 与风向垂直,使风向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是北半球是地转偏向力;高空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最终沿与等压线平行方向吹。选 B 正确。【答案】7B8【解析】第 8 题,据图可知,a 处气流因冷空气收缩下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b 处气流因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温度低。近地面无论是气压还是温度,都要比高空大。所以,温度:badc,气压:abcd,AB 错误;形成该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11、受热不均,C 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D 错误。故选 C。第 9 题,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对城市可起到降温、增湿、净化作用。故选 B。【答案】8C 9B【解析】 (1)由图甲观察得知,市区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市区温度高主要从人口、产热量、下堑面状况分析。(2)城市由于温度高故大气抬升形成低压,郊区为高压,故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由于林地处在城市热岛环流之中,清新空气可以通过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3)减弱措施可对产生原因入手。【答案】 (1)分布特点:气温从市区向郊区降低主要原因:城区人口和生产活动过于集中;生活和生产消耗能源多,排放的人为
12、热量多;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建筑物密集,绿地太少导致调节作用减弱。(2)A AB(3)将部分工业和人口迁往郊区,控制中心城区的规模;加大技术投入,节能减排,减少“人为热”的排放;合理规划,加强城区绿地、湿地建设,增强调节。【解析】第 1 题,本题形成的差异现象是:甲乙接受了相同的太阳辐射,但甲中有土层,而乙中没有土层,即为下垫面不同,造成甲乙温度不同,说明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不是太阳,D 正确。第 2 题,由于甲温室内有土壤,故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9增强,则使大气增温。即地面辐射的强弱是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原因,B 正确。【答案】1D 2B【解析】第 3 题,夜间,没有太阳
13、辐射,气温下降,为了保持温室内的较高气温,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原理与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作用一样,这是为了减少能量损耗,D 正确。第 4 题,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C 正确;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A 错误;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B 错误;蔬菜生长期较短,与年温差关系不大,D 错误。第 5 题,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故大气上升高处形成高压,而门外温度低大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上部大气由大棚内流向门外,下部气体由门外流向大棚内,符合此特征的为 A 图。【答案】3D 4C 5A【解析】第 6 题,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
14、,高于丙、丁两处,甲处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乙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则丙处为高压,丁处为低压,D正确。第 7 题,越往高处气温越低,甲乙气温高于丙丁处,乙处为低压,气温较高。第 8 题,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风力较高空风力小,丙、丁之间位于高空,风力较大,C 正确。乙、丙之间和丁、甲之间为大气的垂直运动。【答案】6D7B 8C【解析】第 9 题,图示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应是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压低,海洋的气压比陆地气压高,海滨凉风习习,D 正确。第 10 题,影响风力的主要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摩擦力大,风力小,正确;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的方向,错误;重力对风没有影响,错误。【答案】9D 10B【解析】 (1)读图,根据风的受力分析以及风向的画法可知,AC 错误,应当是由高压指向低压。(2)B 地等压线较 D 地密集,故风力大于 D 地。(3)地近地面为高压,则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为主。(4)读图可知,等压差为 2 hPa,地为低压中心,其气压值于 998、小于 1000。(5)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则 D 正确。【答案】 (1)AC(顺序可以调换)(2)B10(3)下沉(4)大于 998、小于 1000(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