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 节 物质的分离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B、晶体一定是白色的C、晶体里一定含在结晶水 D、晶体都是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2、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 。A、海波 B、冰 C、玻璃 D、盐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海水分解B、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大量蒸发C、海水晒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氯化钠成晶体析出D、利用阳光、风力使水分蒸发,氯化钠成晶体析出4、小兵同学发现: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我认为在变化过程中( ) 。A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食盐的溶解度会减小C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D溶液的体
2、积会增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就一定带有结晶水B、大部分结晶水合物受热容易失掉结晶水C、结晶水合物是混合物D、结晶水和水的组成是不同的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C、降温时,饱和溶液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7、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 硫酸铜晶体(假设溶剂不蒸发掉) ( ) 。A、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C、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D、形状不变,质量减少8、有些游泳
3、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明矾 B、食盐 C、硫酸铜 D、熟石灰二、填空题1、结晶方法有两种: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用 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用 的方法2、一木块漂浮于 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 A 图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如图 B 所示的变化,则当时温度变化是 (填“升温”或“降温” )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 。3、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碳酸钠) ,夏天晒盐(氯化钠) 。(1)下图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其中表示碳酸钠溶解度的曲线是 (填序号) 。(2)从湖水中得到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 的方法得到纯净的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