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寒假训练 09 总复习 A1 【2018 年全国 I 卷】如图所示,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 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 B 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 C 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 m = 6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0,斜坡的倾角 = 37(sin37 = 06,cos37 = 08) ,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 AB 的长度为 25m,求人到 B 点时的速度为多少?一、单选题1 【2018
2、 年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一第一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6 日 7 点整举行,7 点整是时刻B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C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物体一定静止D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齿轮的转动问题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2 【2018 年兰州一中期中】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2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C米、千克、秒D米/秒 2、千克、牛顿3 【2018 年济宁调研】从离地面为 3m 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 5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 8m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 3
3、m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 13m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4 【2018 年桂林市月考】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5 【2018 年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 3NB5N 3NC9N 0D17N 06 【2018 年四川毕业班热身卷】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在质量为 M 的木板上滑行,
4、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1,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2,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A 1Mg B 2mg C 1Mmg D 12gm7 【2018 年林芝一中月考】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 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 1/68 【2018 年玉溪二次调研】如图所示,物块 A,B,C 质量分别是为 m,2m,3m。A 与天花板间,B 与 C 之间用轻弹簧相
5、连。当系统平衡后,突然把 AB 间绳子烧断,在绳断瞬间 A,B,C 的加速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分别为( )Ag,g,g B-5g,2.5g,0C-5g,2g,0 D-g,2g,3g9 【2018 年景德镇高一月考】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A 做匀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B20s 末 A、B 相遇C20s 末 A、B 相距最远D40s 末 A、B 相遇10 【2018 年肇庆市高一联考】游乐园中,游客乘坐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6、4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11 【2018 年江西省高一联考】如图所示,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向左偏离竖直方向 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加速运动B向右减速运动C向左加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12 【2018 年南昌市高一第 1 次月考】如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aO、bO、cO,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 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 30、45、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 a、b、c 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 ,则( )Aa 处小孩最后到 O 点Bb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Cc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Da、c 处小孩同时到 O 点二、多选
7、题13 【2018 年九江三中高一第 3 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C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反 映 了 物 体 不 受 外 力 作 用 时 的 运 动 规 律 , 因 此 物 体 只 在 不 受 外 力 时 才 有 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14 【2018 年九江一中高一 12 月月考】如图所示,物块 P、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5上。则在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P 所受到的重力和 Q
8、对 P 的支持力BQ 受到的重力和 Q 对地球的吸引力CP 对 Q 的压力和 Q 对 P 的支持力DQ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 Q 的支持力三、填空题15 【2018 年南昌市高一第 1 次月考】某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 m/s2,则质点 3s 内的位移为_m,5s 内的平均速度是_m/s。16 【208 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一物体以 a7m/s 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方向为_,空气阻力的大小是重力大小的_倍。 (g 取 10 m/s2)四、实验题17 【2018 年西安中学第一次模拟】如图 a 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
9、实验装置图。图中 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 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 50Hz 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 ,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长木板 C 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实验中 应远小于D作 a- 图像便于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6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 aF 图像,可能是图 b 中的_图线。 (选填“甲、乙、丙” )图 c 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_ m/
10、s2。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五、解答题18 【2018 年杭州高一上学期模拟】一物体在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像求:(1)0-6s 内及 6-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2)0-10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19 【2018 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2kg 的物块,在 F=10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方向与水平成 =37 0,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0.5,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37 0=0.6,cos37= 0.8。(1)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2)此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11、为多大;(3)求此物块在 2s 末的速度7寒假训练 09 总复习 A1 (1)2 m/s 2(2)10 m/s【解析】 (1)人在斜面上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图示坐标系,设人在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F f1=ma1FN1-mgcos=0又 F f1=F N1联立解得:a 1=g(sin-cos)代入数据得:a 1=20 m/s 2;(2)人在斜坡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vB2=2a1sAB得人滑到 B 点时:v B= msaA/51=10m/s1A【解析】北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6 日 7 点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 A 正确;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2、是标量故 B 错误;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若物体运动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物体不一定静止故 C 错误;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中齿轮的转动问题时,齿轮的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 D 错误.2C【解析】牛顿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推导得出的单位,为导出单位,所以 A 错误;焦耳是推导得出的单位,为导出单位,故 B 错误;力学中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 m、kg、s,所以 C 正确;米/秒是由速度的定义式推导得出的单位,为导出单位,牛顿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推导得出的单位,为导出单位,所以 D 错误;3B8【解析】物体轨迹如图:所以路程为:5+8=13m位移:如图红线所
13、示:大小为 3m,方向竖直向下4A【解析】自由落体就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A 正确; B 中初速度不一定为零,B 错误;C 中加速度不一定为 g,C 错误;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D 错误;故选 A。5D【解析】当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同方向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即 F=4N+6N+7N=17N当三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在一条直线,并且夹角可以改变,总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此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它们合力的最小值为 0。故选 D。6B【解析】物体 m 相对 M 向右滑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1= 2N= 2mg,力
14、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m 对 M 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 M 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对其向左的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2=f1,因而 f2= 2mg7C【解析】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故 A 错误;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 B 错误;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乒乓球的惯性小,所以可以快速抽杀,故 C 正确;一个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这个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到了月球上,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惯性不会改变;8B【解析】AB 间绳烧断前,由平衡条件得知,下面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F1=mCg=3mg,上面弹簧的弹力大小
15、为 F2=(m A+mB+mC)g=6mg,AB 间绳的拉力大小为 T=(m B+mC)g=5mg9AB 间绳烧断前,两根弹簧的弹力都没有变化,则对 A:此瞬间 A 所受的合力大小与原来绳子的拉力 T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方向向上,则-5mg=ma A,得 aA=-5g对 B:此瞬间 B所受的合力大小与原来绳子的拉力 T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方向向下,则 5mg=2maB,得aB=25g对 C:由于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则 C 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所以 aC=09ACD【解析】由图可知:物体 A 的速度保持不变,故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B 的斜率保持不变,故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A
16、正确;在 020s 内物体 A 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 B 的速度,并且 A 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 A 的位移,而 B 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 B 的位移,两个面积的差代表两者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在相遇之前 20s 末 A、B 相距最远,故 B 错误、C 正确;由图可知:40s 末,A 的位移 x1=540=200m,B 的位移 x2=40102=200m,故 40s 末A、B 相遇故选 A、C、D。10BC【解析】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乘客有向上的加速度,是由重力与升降机对乘客支持力的合力产生的此时升降机对乘客的支持力大于乘客的重力,所以处于超重状态,A 错误;B、当升降机
17、减速下降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同理此时乘客也处于超重状态,B 正确;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是由重力与升降机对乘客支持力的合力产生的,所以升降机对乘客的支持力小于乘客的重力此时失重,C 正确;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同理可得此时处于失重状态,故 D 错误;11AD【解析】小球的加速度与小车的加速度相同,小球受绳子的拉力与重力,两个力的合力与小车合力相同沿水平方向向右,所以小车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可以向右匀加速运动也可以向左匀减速运动,AD 正确。12BD【解析】斜面上的加速度 ,斜面的长度1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得:故有:所以: , ,即 b 先到,a
18、c 同时到13B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两方面问题: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 C 错误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A 错误。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 B、D 正确。14BCD【解析】A、P 所受到的重力和 Q 对 P 的支持力,很显然,这两个力都作用在一个物体 P 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A 错误;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Q 受到的重力和 Q对地球的吸引力是 Q 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它们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正确;C、P 对 Q 的压力和 Q 对 P 的支持力是 Q 与 P 两个物
19、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它们也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C 错误;D、Q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 Q 的支持力,它们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 D 正确;159 5【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3s 内的位移为:1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5s 内的位移为:根据平均速度公式,5s 内的平均速度:16竖直向上 03mg【解析】物体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 f=mg-ma=3m=03mg17CD 丙051【解析】 (1)A、实验中要平衡摩擦力,长木板的一端要垫高,故 A 错误;B、为减小误差,
20、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小车,故 B 错误;C、以托盘作为研究对象有 mg-T=ma以小车作为研究对象有 T=Ma联立以上两式可得:T要使绳子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即 T=mg,故 m/M0,则有 Mm,故 C 正确;D、如果作出 a-M 图象,却难以根据图象确定 a 与 M 是否是成反比,所以我们可以作出 a-1/m的图象,只要 a-1/m 的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就证明了 a 与 M 成反比例关系,故 D 正确;(2)没有平衡摩擦力,则当施加一定力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后才会产生加速度,通过图象知,当力 F 不为零时,加速度为零,故丙图正确;(3)计数点之间有 4 个点未画出,时间间隔为 T
21、=01s,根据公式x=aT 2结合逐差法得:18 (1)1 m/s 2 -2 m/s2 (2)46m【解析】 (1)根据加速度公式,0-6s 内物体的加速度 221 /1/68smtva6-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 222/480smsa(2)0-10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故位移为:12x= 216(2+8)+ 2184=46m19 (1)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如下(2)7N(2)1m/s【解析】 (1)物块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如下(2)物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有:Fsin37+FN=mg解得:F N=mg-Fsin37此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F N=(mg-Fsin37)代入数据解得:f=7N(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37-f=ma代入数据解得:a=05m/s 2所以物块在 2s 末的速度为:v=at=052=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