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 能 用 到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P 31 S 32C1 35.5 Ca 40 Fe 56 Cu 64第 I 卷 (选择题 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
2、意,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1.下列化学药 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2. 下列与化学实验安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减少实验室废液缸中废液的存量,可以直接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B.浓硫酸派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加入碎瓷片或不断移动试管,以免液体暴沸伤人D.酒精灯不慎礎個着火时可用水扑灭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蒸发操作时,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液体中C.分法操作时,分班相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撮作时,应地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
3、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4.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A.用量简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 928mLB.常温常压下测得 lmo1SO2 的质量为 64gC.将 1L 10mo1L-1 的盐酸与 9 L 水混合,混合液浓度为 1mo1L-1D.用托盘天平称得 250g 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 0.90g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碳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lmo1 任何物质都含有 6.021023 个原子D 1mol 氧含有 NA 个氧分子6. 含 2.408 1024 个 Na+的 Na2CO3
4、 的物质的量是A .2mo1 B. 0.5mol C. 1mo1 D. 0.2mo1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lmo1O2 的质量是 32 g/molB. PO43-的摩尔质量为 95g/molC.1 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CO2 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22.4 L/mo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某酸性溶液中的 C1-和 SO42-,所选用的试剂及顺序是过量 Ba(NO3)2 溶液、AgNO3 溶液B.等体积的 NaC1、MgC1 2、A1C1 3 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AgNO3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 NaC1、MgC1 2、A1C
5、1 3 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6 :3:2C.实验室里需要 480mL0.100mol/L 的 FeSO4 溶液,可称取 13.9g 绿矾 (FeSO47H2O),配成 500mL 溶液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 AgNO3 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l-9. 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 10.6g Na2CO3 溶于 1L 水中,可得 0.1mol/L 的 Na2CO3 溶液B.可使用 250 m L 容量瓶分两次完成 490 m L 某浓度的 BaCl2 溶液的配制C.将 62 g Na2O 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可得到浓度为 1mol/L 的 N
6、aOH 溶液D.将 25.0g 胆矾溶于水后配成 100mL 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mol/L10.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Na2CO3 HClO4 NaOH SO2 SiO2B NaOH HCl Na2CO3 Na2O NO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D Ba(OH)2 HBr CaF2 Al2O3 SO211.用 N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 锌粒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 11.2LH2B.0.1 mol CH4 所含电子数为 NAC标准状况下,11.2 L CC1所含分子数为 0.5NAD常温常
7、压下,28 g N2 中所含原子个数为 NA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选项 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A CaO (CaCO3) 水 溶解、过滤、结晶B CO2 (CO) NaOH 溶液 洗气C CuCl2 (HCl) NaOH 溶液 过滤D Cu (CuO)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13.在 0 、1.01105Pa 条件下,mg 气体 X 与 ng 气体 Y 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 X 和 Y 的物质的量比是 n:mB同温同压下,气体 X 和气体 Y 的密度比是 n:mC 25时,1g 气体 X 和 1
8、g 气体 Y 的分子数之比是 n:mD同物质的量的气体 X 和气体 Y 的质量比是 m:n14下列溶液中 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00mL 2mol/LMgCl2 溶液 1000mL 2.5mol/LNaCl 溶液300mL 5mol/LKClO3 溶液 250mL lmol/LAlC13 溶液A. B. C. D.15将标准状况下的 a L HC1 气体溶于 1000 mL 水中,得到密度为 bg/cm3 的盐酸,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16把 1L 含有 CuSO4 和 Na2SO4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
9、加入含 8g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铜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 0. 2mol/L、1L 的 BaCl2 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0.4 mol/L B.0.2mol/L C.0.8mol/L D.0.6mol/L17下列实验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玻璃棒的目的相同的是 ( )过滤 蒸发 溶解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A和 B和 C和 D和18以 “物质的量 ”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 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 )ACO、CO 2、O 3 三种气体分别都含有 1mol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0、 3:2:1B5. 6g CO 和 22.4L CO2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C标准状况下,11.2L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16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32DngCl 2 中有 m 个 Cl 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的数值可表示为 35. 5m/n19 (16 分)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8 g CH4 中含 _mol 原子,含_ 个质子。(2)标准状况下,33.6 L 的 NH3 的物质的量为_,将其溶解于水配成 500mL 的溶液,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3) 22 克 CO2 的物质的量为_,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_。(
11、4) 0.5 L 1mol/L Al2 (SO4)3 溶液中 Als+的物质的量为_,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5)标准状况下,2.4 g 某气体的体积为 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6)在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得 CO、N 2 和 O2 三种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H2 的 14.5倍,若其中 CO 和 N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0 ( 12 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含碘的 CC14 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 CC14,选择装置_。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 ;中放沸石的作用
12、是_,仪器的名称是_,其中冷凝水的流向是_。最后晶态碘在_里聚集。(2)除去 CO2 气体中混有的少量 HC1 气体,选择装置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粗盐的提纯,选装置_。(3)现用 CC14 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 50mL 碘水和 15mL CCl4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_,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
13、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完成 d 步骤操作中所缺内容_。上述 g 步骤操作的目的_。上述 h 步骤中静置后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21.( 10 分)用 Na2CO3.10H2O 晶体,配制 0.1mol/L 的 Na2CO3 溶液 240mL(1)应称取 Na2CO3.10H2O 晶体的质量_。(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Na 2CO3.10H2O 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用“ 左码右物 ”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定容时仰视劐度线 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填序号,下同) ,偏
14、低的有_。(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物质(4)某同学改用固体 Na2CO3 配制上述 Na2CO3 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处错误。A1 处 B2 处 C3 处 D4 处22.( 8 分)在小烧杯中加入 25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 2 mL FeCl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 Fe (OH)3 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此分散系进行如下实验:(1)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15、_;此实验可以区别_。(2)氢氧化铁胶体中插入两个惰性电板,通一段时间直流电,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实验时,氢氧化铁腕体颗粒向阴极移动,原因是_。(3)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_。A.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浑浊,这是胶体发生了聚沉,属于物理变化B.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纳米材料属于胶体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 烟尘粒子带电荷E.布胡遥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F.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原理悬胶体不能透过半遥膜,溶液可透过半透膜)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G “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
16、也与胶体有关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A C C B B A B D D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C B D B C D A C D二、非选择题19.(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6 分)(1) 2.5 (1 分) 5NA(1 分) (2)1.5mol(1 分) 3mol/L (1 分)(3)0.5mol 11.2L (4)1mol 3mol/L (5)80 (6)48.320.(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1)C 防止暴沸 冷凝管 下口进上口出 蒸馏烧瓶(2) E 洗气 AB(2 分)(3) 旋开活塞放气 平衡压力便于液体流出 紫红色 21.(每空 2 分,共 10 分)(1)7.2g (2) (3) BCD (4)C22.(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8 分) FeCl3+3H2O Fe(OH)3 ( 胶体)+3HCl(2 分) (1)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溶液(2)电泳 Fe(OH)3 胶体颗粒吸附阳离子 ( 3) C E(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