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物理练习动能、势能、机械能(2005 中考)1 (05 年淮安.金湖. 十堰)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海域因强烈地震引发海啸,破坏力极强的海浪所到之处树倒房塌,连距震源 4000km 远的非洲索马里也遭到海啸的袭击,损失惨重.这是因为汹涌的海浪具有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 (填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内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若海啸激起的海浪以 800km/h 的平均速度向外传播,那么经过 h,就可以从震源到达索马里.2(05 芜湖课改区)夏天,水泥马路的温度往往比湖水高得多,这是由于 为此,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 的道理。若某辆洒水车洒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则车的牵引力 (选填“ ” 、 “ ”或“= ” ) 车所受的摩擦力,洒水车的动能将 (选埃“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3 (05 年无锡)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 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 (填“大”或“小” )4(05 年扬州课改区)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 5 (05 年北京西城区)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开始跑动时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C弹性势能不变,动能减小 D弹性势能减小,动能不变6 (05
3、年长沙)苹果从树上加速下落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小C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它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7 “(05 年佛山)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 ,当飞船减速着陆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8(05 高要)“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 A .增大了跑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9
4、 (05 桂林)在兴安“乐满地主题乐园”里有个极刺激的游乐项目:蹦极。游乐者系上弹性牵索从高处跳下,利用牵索产生的弹力作用使自己在空中几番升降后静止。那么游乐者在其中的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B动能一直在增大 C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大 D机械能保持不变10(05 绍兴)蹦床运动是运动员从蹦床弹向空中表演技巧动作的一项体育活动。当运动员离开蹦床弹向空中的过程中,运动员具有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动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增加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11(05 年大连)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
5、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C.任何时刻,两球的机械能都相等 D.甲球的最大重力势能大于乙球的最大重力势能12 (05 南宁课改区)图 10 所示,小球由静止从轨道最高处的 A 点滚下到最低处 B 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 A 点时只有动能,没有重力势能B.小球在 A 点时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C.小球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小球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13 (05 宜昌课
6、改区)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14 (05 年南通)如图 4 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15 (05 年天津)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C、
7、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16(05 高要) “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 A.增大了跑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17(05 台州)小明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如图所示),在不考虑空气 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A1 B2 c3 D都一样18(05 武汉)如图 1 所示,小孩从不太陡的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有灼热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动能一定越来越大 、重力势能一定越来越小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
8、变、以上说法都不对19(05 年无锡)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c/J() -1水 4.2103来源:xyzkw.Com 干泥土 0.84103冰 2.1103 铜 0.39103煤油 2.1103 铅 0.13103水银 0.14103 砂石来源:学优中考网 0.92103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20(05 年常州)跳伞运动员跳出飞机舱门,打开降落伞前他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 这一过程运动员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
9、重力势能减小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21(05 武汉)图 13 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 的关系。(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试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
10、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图 1体如果 ,将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 。22 (05 年扬州副卷)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40 7 15来源:学优中考网50 9 2260来源:
11、学优中考网 xyzkw 11 3180来源:xyzkw.Com 15 49100 19 73为了安全行车,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你对司机朋友提三点建议: , 。23(05 年盐城)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 ,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 S) ,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1)此实验说明: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A.秒表
12、B.长为 0.8m 的细线 C.长为 1.0m 的细线 D.铜球E.铝球(D、E 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 具体操作: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 来源:学优中考网 24 (05 济南课改区)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 12 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
13、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 13 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 质量 m/g 体积 V/cm3 下落高度 h/cm 坑的深度 d / mm1 20 7.5 50 2.62 20 7.5 60 3.53 20 7.5 70 5.04 20 2.5 70 11.35 20 1.8 70 12.4第 39 题图6 60来源:xyzkw.Com 7.5 70 14.6来源:学优中考网7 85 7.5 70 15.9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由 1、2、3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有关。 由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
14、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 “月坑”的深度_。 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_25(05 芜湖课改区)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图 12 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l )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学+优%中 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