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综合专题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见右下图) t3时 A 的溶解度为 。 P 点的的含义是: 。 t1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 A 与少量 B 的混合物,用 法。 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 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N 点为 t3时 A 的 溶液,可通过 加入 A 物质 ,降温,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t2 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1会析出大量晶体的是 ,无晶体析出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曲线
2、以上的点代表示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加溶剂相当于向下竖直移动,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1、 (2010 年武汉市元调)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 。 (2)要把 60氯化铵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办法 (只写一种即可) 。(3)25时,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各 35 g 分别放入 100 g 水中,形成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 。(4)除去硫酸钠中少量氯化铵时,比较高效的物理方法是 。2、 (2010 年武汉市四
3、调) (3 分)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 _。 t 3时,将 50 g A 物质溶于 50 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 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将 t2时 A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 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800 t1 t2 t3Nt/s/gPABC3. (2010 年武汉市四调) (3 分)下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t1时,向两只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
4、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溶液(填“A”或“B”)。 (2) 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 t2的 A 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 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3) 将 t2的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200g,升温至t3。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 A_B。(填“”、“” 或“”)4、 (2011 年武汉市四调) (4 分)40时,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 30,固体溶解情况如图 1 所示。图 2 为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读图
5、 1 和图 2,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若 bac 时的温度为 t,则 t 的取值范围是: 。(2)烧杯甲里是 物质的溶液(选填 a、b、c,下同),烧杯乙里是 物质的溶液。(3)40时,烧杯_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选填甲、乙、丙) 。5、 (2012 年武汉市五调)(4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 20时进行了如下图 3ll 所示实验。已知,图 3l 一 2 是 KNO3的溶解度曲线。状态 1状态 2蒸发等质量的水,降温至 30(1)50时,l00 g 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g。(2)充分搅拌后,可观察到:A 中无剩余固体,B 中 。(3)AE 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
6、液的是 (填字母,下同)。AE 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6、 (2012 年武汉市五调)(5 分) 70 时,将 10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的 R 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 R 的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 R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 ;(2)从 70 降到 50 的过程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3)要配制 50时 50 g R 的饱和溶液,需要 R 的质量是 _ g , 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 _ 。7. (2013 年武汉市四调) (4 分)右图是甲、乙
7、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 “”或“=” 。下同)(2)将 t3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3)欲从甲溶液中得到甲的固体,可采取的办法是 。(4)用 t3时甲的饱和溶液配制 5%的甲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走进中考】1、 (2010 年武汉市中考)(3 分)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 Ca(OH) 2、 Ba(OH) 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温度/ 0 40 80Ca(OH)2 0.187 0.141 0.094溶解度
8、/gBa(OH)2 1.67 8.22 101.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表示 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 。(2)如果要将 Ca(OH) 2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举一种) 。(3)现有常温时,含有 Ca(OH)2、 Ba(OH) 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 Ba(OH)2溶液,所采取的简单方法为 。2、 (2011 年武汉市中考) (4 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 80 、溶质为 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 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
9、0析出固体 M 的质量/g 0 0 2.0 4.5 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 40时接近饱和的 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 序号)。升温 降温 加溶质 M 加水 加另一种固体 N 恒温蒸发水 与 40时 M 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 M 和水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M 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 _。3、 (2012 年武汉市中考) (4 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 “”或“” ) 。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 、烧杯和 。A 溶解度/g 温度/ 0 B A.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