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东南亚一、选择题(火眼金睛)1、东南亚各国中与我国相邻的有( )A 越南、老挝、柬埔寨 B 缅甸、老挝、越南C 泰国、文莱、马来西亚 D 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2、下列首都中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 )A 曼谷 B 河内 C 新加坡 D 内比都二、识图回答问题 (相信自己 我能行)1、东南亚,由 半岛和 群岛两部分组成。位于 洋和 洋洲和 洲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2、在图上填出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名称。3、在图上填出马六甲海峡的名称。4、说明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答案:选择题: 1B 2C识图题:1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太平洋 印度洋 亚洲 大洋洲 2、略 3 略 4 马六甲海峡
2、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它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 1 课时达标测试 B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表内容。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农业特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看图东南亚各国政区图完成下表。国家 首都 河流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答案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 农业特征中南半岛 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热带季风气候 旱雨两季,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多山少平原;多火山地震热带雨林气候 农作物随时播种,随时收获。国家 首都 河流越南 河内 红河老挝 万象 湄公河柬埔寨 金边 湄公
3、河泰国 曼谷 湄南河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 1 课时达标测试 C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ABCG12010D1010100F23.5NE0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C 为 , 海域 D 国家:E ,F 半岛 G (2)A 是 海峡,它沟通了 洋和 洋(3)B 地属于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4)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了里氏 8.9 级地震,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使死亡人数超过 40 万;之后附近地区又发生多次余震。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 2006 年 6 月日下午点分再次发生里氏级强烈地震。据印尼气象和地质部门说,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印尼爪哇岛和苏
4、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你能解释该地区地震频繁的原因吗?答案:(1) C 苏门答腊岛 D 南海 E 中国 F 泰国 G 马来半岛(2) A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和印度洋(3)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4) 这儿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在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 2 课时达标测试 A1、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尼 D缅甸2、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分别是( )A印尼 马来西亚 B菲律宾 印尼 C新加坡 泰国 D印尼 菲律宾3、东南亚成
5、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热量和水分充足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B山地多,土壤肥沃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4、东南亚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是:( )A 印度尼西亚 B 马来西亚 C 文莱 D 菲律宾5、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分布区,他们主要来自我国的 省和 省。6、东南亚有三个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国分别为 、 、 。7、东南亚的一些华人客商到我们这儿来考察准备投资建厂,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呢? 答案:1、A 2、B 3、A 4、A 5、广东省 福建省 6、泰国、越南、缅甸7、略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 2 课时达标测试 B1、读下图,回答下列
6、各题。(1) 图中 A 处为著名的 海峡,它位于 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 洋的海上通道。(2)图 中 的 航 线 从 我 国 沿 海 出 发 , 经 过 该 海 峡 后 , 向 西 往 亚 洲 与 非 洲 的 分 界 线 运河 , 可 到 达 地 中 海 ( B 处 )(3)图中航线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航线,只能绕道非洲南端 到西欧和北美各国。(4) 把 A 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 ,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 (矿产)要从 沿岸国家沿航线经 A 海峡运送。2、东南亚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哪些?答案:1、 (1)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 印度洋(2)苏伊士运河(3)好望角(4)日本 石油 波斯湾2、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第 2 课时达标测试 C1、东南亚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在 (国家)华人华侨占到该国人口的 77%, 国华人华侨占到总人口的 25%2、将下列旅游胜地和所在国家连接起来仰光的大金塔 A 泰国婆罗浮屠 B 柬埔寨吴哥窟 C 印尼水上市场 D 缅甸下龙湾 E 新加坡花园城市 F 越南3、对号入座A 橡胶 B 蕉麻 C 棕油 D 椰子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泰国答案:1、黄色人种 新加坡 马来西亚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