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地球运动之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意义地球公转意义,昼夜交替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不同经度产生地方时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 五带,一、自转和公转比较,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自转,1.判断下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CD,在南极上空看,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行,两机的飞行方向 A、都自东向西 B、甲机向东,乙机向西C、都自西向东 D、甲机向西,乙机向东,A,2.地球上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增减与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顺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加,西经度减小,3.北京与上海哪一地的自转线速度大
2、?,上海,4.北京与上海哪一地的自转角速度大?,一样大,“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形容哪条纬线附近的自转线速度?,赤道,例3:左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完成1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 点低,2.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地区的同步卫 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B、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C、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不同 D、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A,例4: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
3、极递减 C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B,D,太阳日 地球自转36059 时间为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恒星日 地球自转360 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5、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2、某天文台于9月6日晚20点,将一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并保持望远镜的一切状态不变,10天后这架望远镜又对准织女星的时刻为 A、19时20分40秒 B、20时39分20秒 C、20时3分56秒 D、19时56分4秒,思考:产生这一问题原因是什么?,A,思考题分析:,1、向东飞行的飞机上的人观察到的太阳日(昼夜)
4、有何变化?,变短,规律: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则机上人员的昼夜更替周期缩短;,T=360 /(地球自转角速度速度+飞行角速度) 或T=飞行时间/(地球自转圈数+飞行圈数),思考题分析:,2、向西飞行的飞机上的人观察到的太阳日(昼夜)有何变化?,*时速150/小时,太阳日变长 *时速150/小时,太阳位置不变 *时速150/小时,看到太阳西升东落,*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则机上人员的昼夜更替周期增长。 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速度-飞行角速度,例5:1、在由上海向东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船员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A、为一个太阳日 B、比一个太阳日短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为一个恒
5、星日,B,例: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绕地球飞行,宇航员经历昼夜更替周期与飞船或飞机的速度有关。“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运行21小时,环绕地球14圈,宇航员杨利伟在飞船上经历了约 个昼夜,昼夜更替周期大约是 小时;“神舟六号”飞船绕地运行115小时32分钟,环绕地球76圈,那么,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飞船上经历了 个昼夜,昼夜更替周期大约是 小时。,14.9,1.4,80.8,1.43,14+21/24=14.9,21/14.9=1.4,知识拓展: 1、不同纬度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地球自西向东绕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天空中的天体以相反的方向(自东向西)旋转。,*北半球看,天体均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旋转
6、; *旋转一周需23时56分4秒(恒星日) 因此观测同一天体,每天(太阳日)提前3分56秒,太阳东升西落,日出和日落位置由太阳直射点决定: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时太阳光就从东北方向射来,日落时太阳光就从西北方向射来; 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时太阳光就从东南方向射来,日落时太阳光就从西南方向射来; 春秋二分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南极点正北升正北落;北极点正南升正南落。 (太阳东升西落,日出和日落位置由太阳直射点决定,其偏角即为直射点的纬度数),太阳视运动观察:,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或观测者的位置: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观测,正午太阳始终在天顶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观测,正午太阳始终在天顶
7、以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有时在天顶以北,有时在天顶以南,有时在天顶。,一天中正午太阳位置: 直射点以北地区(除北极点)太阳位于正南方直射点以南地区(除南极点)太阳位于正北方,*图乙正午时太阳始终在正北天空(即太阳终年北射)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图丙正午时太阳始终在正南天空(即太阳终年南射)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判断下两图观测者位置?,*北回归线上,太阳有直射和南射;南回归线上,太阳有直射和北射。,判断下两图观测者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包括赤道),正午时太阳有时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即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判断下图观测者位置?,画出海口二分二至日太阳
8、周日视运动轨迹图,赤道:太阳运行路线垂直于地平面。,*在南北极点观测,判断下图观测者位置?,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大小与直射点纬度相同。,判断下图观测者位置并判断纬度?,*在北半球出现极昼的纬度观测,12时太阳高度最高,0时太阳在地平圈高度为0,0,44,22 ,22 N,画出极昼期间极点与刚出现极昼纬度之间地区太阳视运动图,该图观测者在何处?ABC三点方位?三条轨迹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哪一日?H3角度?,太阳周日视运动,思考:判断图中所在的纬度,C,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
9、1.甲地的地理纬度是: A.23.5N B.66.5N C.22N D.90N,D,1=2=22,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22 B.44 C.11 D.68,B,1=2=22,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A95E B110E C135E D170W 20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A,C,例:(2009年天津文综)科
10、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回答: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正北0:00 B.正北12:00 C.正南0:00 D.正南12:00,太阳周日视运动,C,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911题。 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 13时 C.16时 D 19时 10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 东方 B.西方 C. 南方 D北方 11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 9月2130日 B.1
11、0月1日10日 C. 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D,C,B,A,D,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1、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C、白昼长短 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X此时12时,太阳位于正南;Y此时0时,太阳正南日出、日落。,*正午日影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日影方向:与太阳位置相反。*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日 影,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南极点相反。,半夜0点日影:出现在极昼地区。,直射点纬
12、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画出日影变化,例:右图是某地某日某时段内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判断:,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1 B2 C3 D.4,A,根据日影变化画出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的曲线表示观测者在某地某天观测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方位变化情况,据图回答2628题。 26图中所示的情况出现时,观测者所在的位置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北半球 北半球 B.北半球 南半球 C.南半球 北半球 D.南半球 南半球 27这一天,当北京时间是13点时,观测者所在地的物体日影朝正北方向,观测者应位于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13、C.澳大利亚西海岸 D.海南岛,A,B,图中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CO(不包括O、C)日影朝北,CA(不包括C)、OB段(包括O、包括B)日影朝南,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西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日出方位是 , 人影是朝 。,正北,正南,图2 是30 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读图2,请回答34题。 3该地区住户的下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A南 B东南 C北 D东北 4如果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阳光直接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A新疆摘葡萄 B浙江采梅子 C江西观桃花 D重庆赏腊梅,A,D,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
14、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9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 、经度为117.2179 、高度为96m。 2930题。 29.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30.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图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B,D,黄赤交角的度数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极圈的度数互为余角,黄赤交角与晨昏线和地轴最大夹角相等,思考: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的关系如何? 2、黄赤交角与极圈的纬度关系如何? 3、黄赤交角与晨昏线和地轴的最大夹角的关系?,黄赤交角
15、的影响:,黄赤交角(23.50),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 (23.50N23.50 S),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约每4天移动10,周期为1回归年 :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11,地球公转运动的原理,思考: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66.5N及其以北地区 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变大:直射范围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太阳直射范围变大,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变小:则相反。 黄赤交角为0:太阳永远直射赤道,五带消失,季节变化消失。,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变小;正午太阳
16、高度年内变化变小,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变大;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变大,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和五带的范围相应有何变化?,假如黄赤交角变化,会引起哪些地理现象变化?,五带范围、极昼极夜范围(天数不变)、太阳直射点范围、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如黄赤交角为0,下列四组气候类型中将不存在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A. B. C. D.2.若黄赤交角扩大2,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同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距离相比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随意3、若黄赤交角变为2331,则引起的地理现象是A.极圈的范围缩小 B.地球上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
17、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D,A,D,黄赤交角为0:太阳永远直射赤道,五带消失,季节变化消失。,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变大,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变大,例1:(09福建文综)读图5,完成1-2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 -23.5N D20S -23.5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C,A,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变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变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变 。,12,
18、例6: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题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西经:110,2此日在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A,C,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说出下列各图所示的大致日期:,秋分,春分,冬至,冬至,夏至,夏至,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公转轨道上用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 2 )判断ABCD相应节气: ( 3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4)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位置。,练习,冬至,春分,夏至,秋分,AC,*北
19、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为什么?,区别近日点、远日点和二至日?,例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2、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 A.丁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B,A,A,B,例2:右图中,AC为一条完整的昏线,B为中点,AC与过B点的经线夹
20、角为23.5,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13点 B.6月23日1点 C.12月23日13点 D.12月22日1点 44若一人从A点经B点到达C点,则其行走的方向可能为 A.一直向南走 B.先向西南方向,再转向西北方向 C.一直向西南方向走 D.先向东南方向,再转为东北方向,A,C,12月23日1时,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A,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
21、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与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小 C从春分到夏至,比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和 B和 C和 D和 6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 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 B C D,B,C,A,D,(十六)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8分) 44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点。 45按南、北半球划分,此
22、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46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 48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10度为,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44. 西(1分);6(1分) 45. 北(1分);60E(1分) 46. 11(1分) 48. 69(2分),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
23、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C,B,D,图2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B,D,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