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 (2016 贵阳)远看浅浅的湖(河) 水,一旦涉入水中后,才发现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如图所示。水对眼睛的这种“欺骗” ,对于想游泳的同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要警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发生了折射C. 光发生了反射D. 某些人的幻觉2. (2016 永州)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B. 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C.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导学号 57532085)3. (2016 重庆)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
2、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C )4. (2016 吉林)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 ,能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 导学号 57532086)5. (2016 黔东南) 下列诗词涉及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D )( 导学号 57532087)A. 池水映明月光的直线传播B. 彩虹舞山涧光的反射C. 起舞弄清影光的色散D.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6. (2016 随州) 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B )(导学号 57532088)A. 600 B. 545 C. 615 D. 6307. (2016 安顺)“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
3、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 。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导学号 57532089)A.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 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 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 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8. (2016 遂宁)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导学号 57532090)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 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 ,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 人们常说的“天狗
4、吃月”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9. (2016 荆州)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 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D. 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导学号 57532091)10. (2016 重庆)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
5、成的D.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 云彩” ,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导学号 57532092)11. (2016 湖州)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的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C )(导学号 57532093)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 (2016 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 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 若
6、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 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导学号 57532094)13. (2016 太原三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可以不同B.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 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 ,像会靠近平面镜并且变大D. 若把光屏放在 B 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导学号 57532095)第 13 题图第 14 题图14. (2016 潍坊)小明同学身高 1.80 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7、,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C )A. 30 cm B. 60 cm C. 90 cm D. 120 cm(导学号 57532096)二、填空题15. (2016 吉林)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 ,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第 15 题图第 16 题图16. (2016 江西)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17. (2016 云南)小明从汽车内的后
8、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选填“ 一定” 、 “不一定”或 “一定不”) 能看到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 选填 “虚”或“实”)像。(导学号 57532097)18. (2016 巴中)如图所示, 入射光线 AO 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 60 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镜面(选填“漫”或者“镜面”) 反射。(导学号 57532098)19. (2016 无锡)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红外线,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
9、反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导学号 57532099)20. (2016 安徽)生活中一些光现象:阳光下树的影子水面波光粼粼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填序号) 。(导学号 57532100)21. (2016 自贡)李白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另一个是由酒面反射 形成的像。(导学号 57532101)22. (2016 丹东)小红距离平面镜 1 m,她沿着垂直于镜面的方向以 0.5 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经过
10、2 s,她与镜中的像相距 4m,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23. (2016 苏州 )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成 90放置,画出图示光线经两次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第 23 题图第 24 题图24. (2016 攀枝花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30角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5. (2016 威海) 如图所示,AB是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第 25 题图第 26 题图26. (2016 毕节)在图中 A 点放置
11、一块平面镜,使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B 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导学号 57532102)四、实验探究题27. (2016 天水)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如果纸板没有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 AO 入射时,不能(选填“能”或“不能”)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在纸板表面放一量角器。(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多次实验 ,寻求普遍规律。(
12、导学号 57532103)28. (2016 衡阳)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薄(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选填“前侧 ”或“后侧”) 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4)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
13、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29. (2016 太原二模)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第一步,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 后,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 A、B 的位置,并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第二步移去蜡烛 B 并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看到光屏上无蜡烛 A 的像;第三步,将蜡烛 A 靠近玻璃板,再重复前面的步骤,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完成上述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14、像的位置;(2)完成第一步在移动蜡烛 B 的过程中,人眼一直在蜡烛 A(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第二步的操作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在蜡烛 A 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 ,像的大小将不变( 选填 “变大” 、 “不变” 或“变小”) 。(导学号 57532104)30. 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从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激光笔、蜡烛、平面镜等器材中选用两种,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实验器材:塑料吸管、激光笔(2)实验步骤: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把吸管拉直,用激光笔射一束光从一管口射入,会从另一端射出,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把吸管弯折,用激光笔射一束光从一管口射入,不会从另一端射出,说明光在空气中是不可能沿曲线传播的。(导学号 5753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