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运动的快慢》.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80391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运动的快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运动的快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运动的快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运动的快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4届中考物理考点跟进专题复习训练:《运动的快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是 5m/s B洗澡水的温度是 80C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是 10A D柴油机的效率是 352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4 km/hC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 37.8 D课桌的高度约为 120cm3下列常见的数据正确的是:(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70cmB.夏天教室的温度约为 50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3m/sD.人正常情况下心跳两次的间隔时间大约是 1min 42013 年 4 月 20 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 105km 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

2、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 50min 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 2h 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 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5车站的自动扶梯用 1 min 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 3 min,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A.3 min B.2 min C.0.25 min D.0.75 min6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 3:5,运动路程之比为 1: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A.3:5 B.1:2 C.5:6 D.6:57

3、2012 年 11 月 23 日,国产歼-15 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一举突破了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飞机起飞时,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运动的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C.飞机降落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是由于飞机的惯性很大D.飞机降落时,阻拦索挂住飞机后,飞机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飞机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9

4、由于流体具有粘滞性,因而物体在流体中运动要受到流体的阻力科学家们已测得半径为 R 的球在流体中以速度 v 运动时受流体阻力大小为 F=6Rv,其中 为流体的黏滞系数,不同流体 不同,它由流体的性质决定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测定某种流体的黏滞系数,设计如下实验:让密度为 =1.210 3 kg/m3半径为 R=3cm 的实心球在密度为 0=0.8103 kg/m3的透明液体中竖直下落,发现球先加速下落后匀速下落,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出球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 v=4.9m/s若球的体积计算式为 V=4R 3/3,g=9.8N/kg则该流体的黏滞系数 为( )A 0.16N

5、s/m B 0.48Ns/m C 0.16Ns/m2 D 0.48Ns/m210 (2012宜宾)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 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其中“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主要是在潜水器两侧配备 4 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1 标准大气压近似取 0=1.0x 105Pa,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 3Kg/m3,g 取 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下 7km 处的压强相当于 700 个大气压B 若潜水器最快下潜的速度是 42m/min,则到达 7km 海底

6、需要 4hC 潜水器在水面下处于悬停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 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而潜艇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达到上浮的目的11在上学的路上,先以 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 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A 21 B 21 C 21 D 2112小东和小文同时从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4 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13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 23 cmB教室里的一盏 LED 节能灯管 1 h 消耗的电

7、能接近 1kwhC北碚区的环城车在城市中运行速度大约是 30 m/sD缙云山狮子峰顶的大气压大约是 1.2105 Pa14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是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 a 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B图 a 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 b 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图 b 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5某同学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附近的大型商场只需3 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 )A200m

8、B400m C2000m D10000m二、双选题16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8nm=_m;(2) 0.5h=_s;(3) 15m/s=_km/h17物理图象可以用来直观且定量地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图所示图象,若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正确表示以下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A.自由下落的苹果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B.压强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C.电热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D.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18某人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 8:23B在 8:238:2

9、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 8:208: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 60 千米/时D在 8:208: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 60 千米/时三、填空题19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 30min,通过的路程是 27 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km/h,合 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0一个物体在做匀速运动,在前 4s 内它走过的路程是 20m,它在第 5s 时的速度是_m/s。21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1)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18.85 ;(2)一只铅笔的直径是 5.4 ;(3)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 ;(4)中学生跑一百米的时间是 15 _ 22篮球运动员飞身灌篮的

10、过程中,以篮筐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填“运动”或“静止” )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_的缘故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速度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23美国航天局发现了在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其中较近的两颗,距离地球 1200 光年。那么光年是 (选填“时间” 、 “长度” 、 “速度”)的单位;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 电磁渡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 、 “等于” 、 “小于”)。24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得斜面长 0.9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 5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 。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达底端

11、所用时间是_ _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cm/s。25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0mm=_m (2)50m/s=_km/h(3)720min=_h (4)900kg=_mg26如图为模型号两栖步兵战车,它匀速直线行驶 10s 通过路程 100m,战车功率为1.1106W,在这一过程中,战车行驶的速度为 m/s,做功 J,牵引力为 N。27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晓秋老师身高 172.3 校运会百米冠军速度为 8 28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 6s 甲乙两物体相距 m29 “歼10”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战机,

12、当发动机以 1.2l05N 的推力使其以二倍声速(声速为 340m/s)飞行时10s 飞行的距离_m,发动机推力的功率是_W。30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 /kmh -1 反应距离 s1/m 制动距离 s2/m60 11 20

13、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 -t 图像。 (不需准确描点)31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经过 6s 甲乙两物体相距 m32场地自行车赛的赛道是圆形的,该圆形赛道的半径为 R,甲、乙两运动员沿赛道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V1和 V2,且 V1V 2,两同学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方向骑自行车,则两人

14、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结果) 33星期天小阳到天门宝安商城玩,她对自动扶梯产生了兴趣,她发现自动扶梯在 20s 内可把一个站在上面的人送上楼;若扶梯不动,人走上去要 1min,如果小阳沿开着的扶梯走上去要 s.四、实验题34读出下列量具的读数。物体 A 的长度是 _,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_3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15、sAB cm, t BC s,v AC m/s(保留两位小数)。(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填“大、小” )36 (5 分)某同学在“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和不抓刹车手把) ,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1)根据实验要求你认为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有 和 ;(2)该同学找了一段约百米长的下坡路,并测得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将下表中、处的数据补充完整;(2 分)t 2 =_s V =_m/s(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作 运动。 (选填“匀速” 、“加速”或“减速”

16、)37 (5 分)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 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 。(1)该实验小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3)小明通过计算得出小车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整个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 AC 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 。38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 50cm 的细玻璃管注满水

17、,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 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 st 图像。表一:从 0 点开始的距离 S/cm 0 10 20 30 405mm 高的气泡从 0 点开始的时间 t/s 0 4.7 9.7 14.8 19.6表二:从 0 点开始的距离 S/cm 0 20 40 60 801cm 高的气泡从0 点开始的时间 t/s 0 3.6 7.1 10.8 14.42cm 高的气泡从0 点开始的时间 t/s 0 3.4 6.8 10.2 13.6(2) 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

18、据是:_。(3) 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 2 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_(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4) 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 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_。39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19、 若测得纸锥在 A、B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cm/s(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五、作图题40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像。六、计算题来源:学优 GKSTK41右表为简化的武广高铁线上 G1057 次高速列车时刻表,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解答下列问题:(1)岳阳东至广州北的铁路线长为 km。(2)G1057 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北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2上海到南京的 T722 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右。根据

20、表求出: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平均速度。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到站时间 09:39 10:29 11:30发车时间 09:00 09:43 10:33来源:学优里程/km 0 84 165 30343高速公路上,一辆小轿车以 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 0.6 s 开始刹车,又经过 4.4 s 滑行了 52 m,轿车才停止求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车的平均速度站名 自武汉起公里数 到站时刻 离站时刻武汉 0 始发站 19:15岳阳东 215 20:O2 20:04长沙南 362 20:36 20:38株洲西来源:gkstk.Com 414 20:52

21、20:53衡阳东 542 21:19 21:2l韶关 842 22:l5 22:l6清远来源:学优 986 22:45 22:46广州北 1023 23:00 终点站来源:学优gkstk44一队伍长 300m,以 15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前方有一长 3000m 的大桥,则(1)队伍全部过桥需要多少时间?(2)队伍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有多长?45相距 3750m 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 2min 有一辆摩托车由甲站出发以 20m/s 的速度匀速开往乙站,每一辆摩托车在抵达乙站后都立即掉头以 10m/s 的速度匀速开回甲站。这样往返的车辆共有 48 辆;若在第一辆摩托车开出的同时,

22、有一辆汽车由甲站出发匀速开始乙站,速度为 15m/s,问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将与从甲站开出的第几辆摩托车迎面相遇?相遇处距乙站多少米?七、简答题46百米赛跑上。甲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发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发枪的声音开始计时。请你分析以下那位计时员计时较准确?为什么?4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 S 跟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你能获得什么信息?48在图中为 A、B 两组照片,仔细观察照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 A 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2)根据 B 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3)由(1) (2)你能得出怎样的

23、结论?八、综合题49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标志牌甲的含义是 标志牌乙的含义是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5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Quaranta 是当前问世的外表最圆润同时也最富动感的太阳能汽车之一(如图甲所示).其前风窗玻璃和顶盖玻璃皆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电池完全由太阳能供能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电池板收集太阳能.某辆太阳能汽车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 S=8m2,太阳照射时产生 U=120V 的电压,并对整车提供最大为 10A 的电流,机车最大可获得 800W 的机械功率

24、.设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 1 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0103W. 该车加速性能优越,从静止开始加速 100m 的路程最短仅需 5s.(1)车载导航系统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 的;车窗玻璃能有效防止来自太阳的辐射,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 (2)若设计 Quaranta 车身的材料应具有强度高且轻便的特点,则下表所列的材料中,最为理想的是 材料 技术指标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密度/kgm -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3)Quaranta 从静止加速 100m 路程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平均速度为 m/s(4)太阳能属于 (

25、选填“一次”或“二次” )能源;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5)若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机械功率 P 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将功率减小到 P1,并保持此功率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设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则阻力为 N.P 1= W.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生活中物理知识的积累。涉及到的知识广泛,学生要想准确的完成此类题要注意认真观察生活和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的时行识记。本题考查了速度、温度、电流、效率等常见物理量。.人步行的速度是 1.1m/s,选项错误;.洗澡水的温度应该比人的体温略高,40左右,选项错误;.电风扇的功率 60左右,通

26、过的电流 0.3左右,选项错误;.机械效率总是小于 1 的,柴油机的效率为 30%-45%,汽油机的效率为 20%-30%,选项正确。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2B【解析】试题分析: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1.1m/s=3.96 km/h,B 正确;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 1s,A来源:学优 GKSTK错;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C 错;课桌的高度大约 80 cm,D 错。考点:单位的估算3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型涉及面广,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如长度、温度、速度、时间、压强、功率等)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生物理的过程中要联系生活。要正确解答这类题要求学生多看书中的“信

27、息窗”这一板块,同时要求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物理。在我国夏天室外温度最高也就四十几摄氏度,而室内温度要低于室外温度,所以 B选项错误。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一般是 1.2m/s,正常心跳是 1min 大约在 70 次,所以C、D 选项也是错误的。考点: 基本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4D【解析】试题分析: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其中抢修道路的时间要计算在内,所以 t=50min+2h+40min=3.5h, 1053/.skmvht。其他如龟兔赛跑、列车停靠问题等,求全程的平均速度时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考点:平均速度5D【解析】试题分析:假设路程是 s,那么自动扶梯的速度是 s/1,人的速度

28、是 s/3,人沿自动扶梯上去的速度是(s/1)+(s/3)=4s/3,所以人沿自动扶梯上去的需要的时间是 s/(4s/3)=0.75min。考点:速度的基本运算6C【解 析】试题分析:已知 s 甲 /s 乙 =1/2,t 甲 /t 乙 =3/5,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可知65321乙乙tv,可知 C 正确。考点:速度的基本运算7D【解析】试题分析:A.飞机起飞时,以飞机为参照物,航母的位置 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此说法正确;B.飞机起飞时,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得推力的,此说法正确;来源:gkstk.ComC.运动的物体不能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此说法正确;D.飞机降落

29、时,阻拦索挂住飞机后,飞机慢慢停下来是因为阻拦索给了飞机一个反方向的拉力,此说法错误.考点:机械运动 参照物 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8【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知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他们的速度 v 保持不变,v-t 图象时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知在相等时间 t 内,甲的路程 s 甲 小于乙的路程 s 乙 ,即 s 甲 s 乙 ,由 v=st 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选项正确考点:st,v-t 图像,v=s t9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告诉的公式,变形出流体黏滞系数 的计算公式,在求出公式中涉及的 F 的前提下,求出黏滞系数的值当球在流

30、体中匀速下降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竖直向上的有:黏滞阻力(F) ,实心球受到的浮力(F 浮 ) ;竖直向下的有:实心球的重力(G) 所以有:F+F 浮 =G,即:6Rv+ 液 gR 3= 球 gVR 3,变形,得:6v=( 球 液 )gR 2代入数据,得:64.9m/s=(1200kg/m 3800kg/m 3)9.8N/kg(0.03m) 2计算,得:=0.16Ns/m 2综上分析,故选 C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密度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的计算点评:此题名为一道选择题,实际上是一道大型的计算题,并且计算公式是课本上没有接触到的题目的难度较大,它考查了学生

31、的自学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整合能力,计算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10ACD【解析】试题分析:A、水下 7km 处的压强是 P= 液 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1 个标准大气压 P0=1.0105Pa,相当于 =700 个,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潜水器最快下潜的速度是 42m/min,则到达 7km 海底需要t= = = min=2.8h,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潜水器在水面下处于悬停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而潜艇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

32、逼出去达到上浮的目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考点:平衡力的辨别;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点评:本题以“蛟龙号”潜水器潜水为背景考查了求平均速度、海水压强、浮力的计算,判断潜水器的运动状态,考查的点较多,属于难题11B【解析】试题分析:求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svt,求小明上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小明上学的全程的路程除以全程的时间;设小明上学的前半程为 S,则后半程也是 S,所以全程的路程是 2S,小明前半程所用的时间 1stv,后半程所用的时间是 2stv,所以全程所用的时间是 1212stv,所以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21212vstv。考点:本题考查平均速

33、度的计算点评: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即根据 svt计算平均速度12C【解析】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B 两图的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和乙是静止的;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不符合题意;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符合题意故选 D13A【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中,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 23cm 左右,符合实际;B 选项中节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十几瓦或几十瓦,根据公式 W=pt 可以知道,

34、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选项中 30m/s=108km/h,环城车在城中运行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大,所以不符合实际;D 选项,我们知道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小,缙云山狮子峰顶的气压应该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D 选项不符合实际。正确答案选 A。考点:长度、电能、速度、压强的估计14B【解析】A、图 a 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 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 V,则图象的斜率 m V 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 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来源:学优 GKSTKB、图 a 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图 a 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表示该物质的

35、密度大小,故 B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图 b 是 v-t 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 b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 v 与时间 t 的乘积,即 vt,s=vt 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 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15C【解析】试题分析:汽车在市区内的平均速度大约 10 m/s,3 分钟=180s,根据可知,C 正确。msvts180/10考点:速度的计算16 (1)810 -9 (2)1800 (3)54【解析】试题分析:了解常见物理量的进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长度的测量中,m 和纳米的进制是 109,即 1

36、nm=10-9m,所以 8nm=810-9m;小时和秒的进制是 3600,1 小时等于 3600 秒,所以 0.5h=1800s;在速度的单位中 1m/s=3.6km/h,所以 15m/s=54km/h.考点:单位换算17AD【解析】试题分析:A、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该图象可以反应路程和时间的关系;B、压力一定时,压强和受力面积成反比,故该图象不能反应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C、由焦耳定律可知,电阻与时间一定时,电热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故该图象不能反应电热和电流的关系;D、在同一地点(g 一定)时,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故该图象能表示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考点:学习科学探究

37、18【解析】试题分析:本图是 v-t 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点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 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 8:27故 A 错误在8:238:27 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 B 正确在 8:208: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 60 千米/时,最低速度为 40 千米/时,所以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60 千米/时故 C 正确,D 错误选项正确考点:vt 图像分析1954 15 汽车 1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15m【解析】试题分析:1h

38、=60min,30min=0.5h,也就是 t=0.5h,s=27km,根据速度的运算公式 v=s/t得出 v=27km 除以 0.5h=54km/h,由 1m/s=3.6km/h,得出 54km/h=15m/s,15m/s 表示的物理意义就是指汽车在 1s 内通过的路程是 15m。考点:速度的运算和其表示的物理意义,单位的基本换算205【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 svt可求其速度因为物体在做匀速运动所以它在第 5s 时的速度与整个过程速度都相等, 20m5/s4【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21(1)cm (2)mm (3) m/s (4)s【解析】试题分析:对

39、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20cm,一只铅笔的直径是 o.5cm;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 m/s,中学生跑一百米的时间是 14s 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18.85 cm;一只铅笔的直径是 5.4 mm;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 m/s;中学生跑一百米的时间是 15s。考点:数据的估测22运动;惯性;变小。【解析】由于运动员在灌篮过程中,他相对于篮框的位置在改变,故动动员相对于篮框来说是运动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他具有惯性,仍能保持原来的动动状态不变;但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会变小,是因为有重力的作用,重力与他的运动方向相反。23长度 等于【解析】光

40、年是光一年传递的距离为长度单位,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2415s 6【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秒表的指针走过三个格,所以 t=15s, 。906/15scmvst考点:平均速度的计算25 (1)0.05 (2)180 (3)12 (4) 8910【解析】试题分析:50mm=50 m=0.05m 50m/s=503.6km/h=180km/h 310720min=720 =12h 900kg=9006 mg= mg61089考点:单位换算2610 1.110 7 1.1105【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物理的基本计算,速度:v=S/t=100m/10s=10m/s,功:W=pt

41、=1.1106W10s=1.1107J;牵引力 F=P/v=1.1106W/10s=1.1105N.考点:速度、功、功率的计算及公式变形27cm m/s【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老师的身高为 172.3cm 才符合实际;校运会百米冠军的速度为 8m/s。这种题目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判断,必要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单位换算和计算。考点:长度和速度的估计28东 30【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V 甲 =15m/s,V 乙 =10m/s,V 甲 V 乙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反方向,也就是向东运动。经过 6S 后,二者相距 s=s 甲 -s 乙 =v 甲 t-v

42、乙 t=15m/s6s-10m/s6s=30m。考点:参照物 速度计算296800 8.1610 7W【解析】试题分析: 路程的计算可以利用 公式变形得出,声速为 2 倍音速为 680m/s。发动机tsv的功率可以利用 进行计算。FtP考点:速度及功率的计算30 0.660. 68 车速 如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行驶速度行驶,根据公式 v= s/t 将反应距离和原行驶速度代入即可求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但要注意行驶速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单位(1m/s=3.6km/h)根据第一组数据反应时间 t1= 0.66s;根据第二组数据反应时间 t2= 0.675s;根据第三组

43、数据反应时间 t3=0.684s;故答案为:0.660. 68(2)分析三次测试的制动距离和对应的行驶速度,找到制动距离和行驶速度的关系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次测试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刹车距离随着增大,所以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行驶速度(3)汽车的刹车过程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反应距离内汽车以原行驶速度匀速行驶,制动距离内汽车受到摩擦力作用均匀减速,最后停止运动,根据规律作出大致的 v-t 图象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v-t 图像31东,匀速,30【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先要看清坐标的表示的物理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此图像表示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44、,且甲的速度是 15m/s,乙的速度是 10m/s.以速度快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速度慢的物体在后退,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后退,即向东运动,经过 6s 甲运动的路程是 s 甲 =vt=15m/s6s=90m,乙运动的路程是 s 乙 =10m/s6s=60m,而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所以 6s 后两物体相距 90m-60m30m.考点:vt 图像,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计算32【解析】两人速度不同,因为 V1V 2,两人再次相遇时,甲走的路程正好是乙走的路程加上圆形跑到的周长;所以 S 甲 =S 乙 +2R;整理可得:V 1t=V2t+2R;所以相遇的时间为 t= 3

45、315【解析】设自动扶梯的长度为 s,自动扶梯的速度为 v=s/20s,人的速度 v1=s/60s, 如果小阳沿开着的扶梯走上去要 t=s/( s/20s+ s/60s)=15S.341.90cm、100km/h【解析】物体 A 的长度是 1.90c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100km/h 35 (1)v=s/t (2)小 (3)5.00 1 0.03 (4)大【解析】试题分析:()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是根据公式 V=s/t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电子表。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然后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实验中能准确测出时间是难

46、点,因为人有反应时间,所以实验时希望小车运动的时间长一些,这样人的反应时间相对就小,可以忽略。所以实验过程中要让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更长一些。()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是长度测量的应用,所以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特别注意题出给出的条件“分度值为 1mm”。由图可知 AB、BC 和 AC 的路程分别是5.00cm、5.00cm、10.00cm;AB、BC 和 AC 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s、1s、3s。S BC5.00cm,t BC1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ACs /tAC=10.00cm/3s3.3cm/s=0.03m/s要注意看清题中给出的单位,最后的结果要保留小数。()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时间会偏小,由 v=s/t 可知,在路程准确有情况下,时间偏小,则会导致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大。考点:平均速度的测量,速度公式的应用36 (1)刻度尺(或皮尺) 秒表 (2) 6s 6m/s (3)加速【解析】试题分析:(1)计算速度,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