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阶 段 检 测 (二 ) 中 国 近 代 史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3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 ”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焚烧
2、后的圆明圆4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5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经济侵略经历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在政治侵略上,清政府置于列强控制之下,对列强的话唯唯是诺,这
3、种“以华治华”局面是在_签订之后形成的(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 D 尼布楚条约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文中“西化”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81895 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林则徐) ,邓世昌) ,康有为) ,梁启超)A B C D9有学者认为“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
4、位学者所说的“它”指(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解放战争10(2014 怀化中考)胡适先生 1923 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 ,一是新民丛报 ,一是新青年 。 ”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是( )A君主专制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11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口号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2下列历
5、史人物出席了 1921 年 7 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 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 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邓恩铭)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13(2014 湘潭中考)在护国运动中功勋卓著,被孙中山誉为 “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A黄兴 B谭嗣同 C蔡锷 D焦达峰14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
6、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蒋介石 D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15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抵抗包括(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北伐战争 战略大决战A B C D16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17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下列事件,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18 “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
7、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前往重庆) 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毛泽东此行”是为了( )A参加中共“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C争取和平民主 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请观察以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 ) , ) , )林 彪 、罗 荣 桓等 在 前 线 作 战 淮 海 战 役总 前 委 领 导 人 民 解 放 军进 入 北 平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D表明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垮台
8、20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二、对号入座(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21把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到左边相应的位置。( )(1)实业救国 A徐悲鸿( )(2)天演论 B冼星海( )(3)奔马 C鲁迅( )(4)黄河大合唱 D严复( )(5)狂人日记 E张謇22把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到左边相应的位置。( )(1)虎门销烟 A张学良( )(2)洋务运动 B康有为( )(3)戊戌变法 C陈独秀( )(4)新文化运动 D林则徐( )(5)西安事变 E曾国藩三
9、、历史小诊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每小题前面的括号内,对的画“” ,错的画“”)(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3.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24.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 )25.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6.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 )28.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9.1928 年 4 月,朱德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
10、 )30.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32.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四、填图析图(33 题 1 分,34 题 1 分,35 题 3 分,共 5 分)33下图人物是_。 34.此图展现的历史事件是_。35下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请写出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1)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地点是_。(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_。(3)长征胜利的意义是_。五、材料分析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11、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1)这两段材料反映了历史上的哪件大事?它发生于哪一年?(1 分)(2)根据材料分析这个历史事件的性质。(2 分)(3)材料一中的“外争主权”是指什么?“国贼”是指哪些人? (2 分)(4)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1 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 分)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1
12、)材料中的“渝”是指什么地方?这次国共两党谈判是在什么时候?最后双方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 分)(2)蒋介石集团“假戏真做”的目的是什么?(2 分)(3)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什么要冒着风险来“渝”和国民党谈判? (1 分)六、综合题(共 25 分)38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64 年 4 月 5 日董必武同志题诗(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2 分)(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2 分)(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 分)(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3 分)
13、39阅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 ,回答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哪一年开始的?导致红军“远征” 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2)红军长征途经怀化,并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进军方向做了重大改变。你知道这个事件的名称是什么吗?红军进军方向是怎样改变的?(3 分)(3)“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哪些方面?诗中描述了哪些艰难险阻? (2 分)(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于哪一年?红军长征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 分)(5)学习工农红军长征历史后,你认为最值得学习的“长征精神 ”有哪些?(2 分)40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两次中日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请回答:(1)简述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2 分)(2)概括说明两次中日战争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 分)(3)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