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没有物体力也能够客观存在C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任何物体形变以后都会产生弹力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 2m/s2, 它的意义是 ( B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
2、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 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 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 2m4、图 1 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 v1、a 1 表示物体在0t 1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 v2、a 2 表示物体在 t1t 2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Av 1 与 v2 方向相同,a 1 与 a2 方向相反Bv 1 与 v2 方向相反,a 1 与 a2 方向相同Cv 1 与 v2 方向相反,a 1 与 a2 方向相反Dv 1 与 v2 方向相同,a 1 与 a2 方向相同5、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3、A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C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物体受恒定外力作用,它的加速度恒定。物体受到的外力发生变化,它的加速度也变6、如图 2 所示,当人向右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7、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 CD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8、在
4、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 P 和 Q,用水平力 F 推 Q,使 P、Q 两木块一起沿水平桌图 2图 1 2面匀速滑动,如图 3 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P 受三个力,Q 受六个力 P 受四个力,Q 受六个力P 受二个力,Q 受五个力 P 受二个力,Q 受四个力9、如图 4 所示,物体 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0、如图 5 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
5、和M(m M) ,第一次用水平推力 F1 推木块 M,两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f,第二次用水平推力 F2 推 m,两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 f,则 F1 与 F2 之比为 ( A )图 5AM:m Bm:M C(Mm ):M D1:111、如图 6 所示,均匀木棒 OA 可绕 O 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有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力 F作用于该木棒的 A 点,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到偏角 900 的某一位置。设 M 为力 F 对转轴的力矩,则在此过程中( B )M 不断变大,F 不断变小M 不断变大,F 不断变大M 不断变小,F 不断变小M 不断变小,F 不断变大二、填空题 12、一辆电车从静止开始,做匀
6、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2m/s2,则它在前 4s 内行驶的路程等于_m 。【16】13、重 5.0 N 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1.5 N 的水平拉力可以使它沿桌面匀速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N,木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保留一位小数)【1.5;0.3】14、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 刹车后以大小为 5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那么刹车后 2 s 内与刹车后 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3:4】15、如图 7 所示质量都是 m 的 A、B 两物体之间用弹簧相连,弹簧的质量不计。A 物体用线悬挂,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悬线突然被烧断的瞬
7、间,A、B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_、_。图 7 ABC0图 8FO图 6A图 4PQvF图 33【2g ;0】16、轻弹簧秤上端固定于 O 点,下端悬挂个光滑的定滑轮 C,已知 C 重 1 N。木块A、B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接,A、B 的重力分别为 5 N 和 2 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如图 8 所示,由图及物体状态可以知道,地面对木块 A 的支持力大小为_,弹簧秤的示数是_。 【3N, 5N】17、图 9 的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 P 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 F 拉 P,使 P 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
8、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 F 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 (1)试说明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2)图中已把(甲) 、 (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 P 与金属板 Q 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1)乙图更好一些,因为用甲图测量时必须使物体匀速滑动,而用乙图测量则不必保证木板匀速移动。 (2)2.4 N。 】三、计算题18、等腰三角形的屋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形式。试设计屋顶瓦面的倾角,使雨水能以最短的时间从屋顶瓦面流下.(假设雨水与瓦面间摩擦阻力不计,一般说来等腰三角形底边是一定值)解:如图 D-1 所示,设三角形屋顶的底边长
9、 BC=L,ACB=,则 AC=(L/2cos) ,雨水在屋顶 AC 边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gsin,由 s=at2/2 得:t= = =as/2)cosin/(gLsin/gL由 t 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看出,要使时间 t 最小, 角必须为 450故,要使雨水以最小的时间从屋顶上流下,屋顶瓦面的倾角应为 45O。19、用细绳 AC 和 BC 吊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 30和 60,如图 10 所示。绳 AC 能承受最大拉力为 150 N,绳 BC能承受最大拉力为 100 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310G600300ACB图 10ABCD图 D-1(甲)FP 3 1 02
10、453 1 0245NN3 23 2(乙)F P3 1 02453 1 0245NN3232图 9420、如图 11 所示,5 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水平向右推力 F推木块 1,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求第 2 与第 3 块木块之间弹力及第 4 与第 5 块木块之间的弹力。图 11解:(1)以 5 个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每个木块质量为 m,则FmaF5将第 3、4、5 块木块隔离为一个研究对象,设第 2 块木块对第 3 块木块的弹力为 N,其受力分析(如图 D-2) ,则NFm35所以第 2 与第 3 木块之间弹力为 。3(2)将第 5 木块隔离为一个研究对象(如图 D-3) ,设第 4 对第 5 木块弹力为 ,则NNaFm15所以第 4 与第 5 块木块之间弹力为 。F图 D-2图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