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1(人教版七年级).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568313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1(人教版七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1(人教版七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1(人教版七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1(人教版七年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同步练习1(人教版七年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生态系统学习导引池塘与海洋有天壤之别,为什么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从组成上讲,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构成;(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空间结构,范围可大可小,结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没有等级的区分;(3)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并保持着动态平衡;(4)生态系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池塘虽小,海洋虽大,但都具有上述特征,所以,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书写方法(1)按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2)在一条食

2、物链中,用“”表示被吃。如图所示的食物链可写成:栎树卷叶蛾幼虫山雀雀鹰。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其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种类的改变。在生态系统中引进一种新的生物或某个主要成分的突然消失都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据估计,每消失一种植物,将引起 2030 种依赖于这种植物生存的动物随之消失。二是植被遭到破坏。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植被的破坏,必将引起其他生物的大量死亡。三是环境破坏。由于人口增加,人类对资源利用也相对增加。人类对

3、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水土流失,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枯竭,污染物积累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知识闯关1.完善下面的概念图,概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优中考网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 的关系,形成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3.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C.一条河流; D.一个植物园。答 4.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 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答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

4、分。答 6.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阳光;B.羊;C.草;D.水。答 7.分析下面两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资料 1:美国的生态学家林德曼在 1942 年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光影,转眼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之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尝美餐,一只蛤蟆出其不意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正在这时,盘旋天空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司空见惯。资料 2:三色堇依赖熊蜂传

5、粉,因而三色堇的兴衰与熊蜂有密切关系。奇妙的是熊蜂的多少又取决于田鼠的数量,因为田鼠在吃蜂蜜时会破坏蜂房,而田鼠的数量又与猫有密切关系。猫多则鼠少,鼠少则蜂多,蜂多则草盛。所以猫多,三色堇也多。看起来毫不相干的猫与三色堇,却盛衰依存,祸福倚伏。(1)两则资料所描述的是同一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2)用图解的形式描述两则资料中各生物间的关系。资料 1 中各生物间的关系: 资料 2 中各生物间的关系: 8.下表是一位生态学家收集的关于一个鹿群在 30 年内的数量变化数据。试运用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0 5 10 15 20 25 30鹿数量(千只) 15 30 65 100 40 25 1

6、0(1)哪一年鹿群的数量达到最高值?哪一年为最低值?(2)简要描述在 30 年间鹿数量的变化。(3)从第 16 年开始,鹿数量开始下降,请推测有哪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可能引起这种变化?探究乐园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一个模拟生态系统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1)试说明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水草模拟 ;鱼和螺模拟 ;瓶、水、沙、空气模拟 。(2)该装置中的鱼与自然环境中鱼的生存状态有哪些不同?(3)你预测瓶中的生物能生存多长时间?说明你的理由。(4)在这个玻璃瓶中能够装自来水吗?为什么?课堂延伸 学优中考网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 A、B 两地区棉田棉花害虫棉铃虫和棉铃虫天敌蜘蛛的

7、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A 区 B 区 日期蜘蛛(只) 棉铃虫(只) 蜘蛛(只) 棉铃虫(只)8 月 6 日 45 81 14 678 月 16 日 63 126 31 1028 月 17 日 不施用杀虫剂甲胺磷 施用杀虫剂甲胺磷8 月 26 日 70 154 2 529 月 6 日 90 70 4 979 月 16 日 94 32 13 206(1)写出该棉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2)A 区 8 月 26 日后,棉铃虫逐渐减少的原因是。B 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磷,但不久棉铃虫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原因是什么。(3)A、B 两区最后结果说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哪种更符合环保理念?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