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六)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pw17869 文档编号:4557982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六)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六)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六)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六)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三寒假作业地理(六)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七)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运动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下列各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 月 12 日 晴朗 B6 月 5 日 晴朗 C6 月 20 日 多云 D3 月 22 日 多云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太阳高度 地理纬度 大气厚度 大气透明度A. B. C. D.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3该地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4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5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

2、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6图甲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7图乙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8图丙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 7 月等温线 B南半球 1 月等温线C北半球 7 月等温线 D北半球 1 月等温线下图中左图表示我国某地区

3、林内与林外气温差值,右图是该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下列关于森林对气候调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林内气温总是低于林外气温 B冬季林内外气温差值大C在夏季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D林内昼夜温差比林外大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 点的气压低于 C 点 BA、E 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CC、E 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 DA、C 两点之间气流的性质为寒冷干燥11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12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3(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 A 与 B 中低压中心是_,B 与 C 中高压中心是_。(2)若该地气

4、压只受温度影响,则 A、B、C 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3)下图为沿 AB 作的剖面图,完成 AB 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 PA、P B、P A 、P B 的大小顺序是_,气温值 TA、T B、T A 、T B 的大小顺序是_。(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 AB 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13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后完成(1)-(3)小题(1) 图中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2) 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3)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中代表城区的是_,说明判断的依据:_。4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

5、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后完成(4)-(5)题。(4)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5)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 A16 时至次日 8 时 B8 时至 16 时 C18 时至次日 6 时 D6 时至 18 时(6)、两地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较大的是: ,并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1C 2C【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看到当地太阳辐射不是以中午为中心对称分布的,在北京 13 时出现太阳辐

6、射小,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选项 A、B 排除;又知日出和日落时间可计算出该日昼长大致 14小时,可知应该为 6 月份,选项 C 正确。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太阳高度角和大气的透明度成正相关;与地理纬度和大气厚度成负相关。选项 C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及影响因素。3A 4D 5B【解析】试题分析:3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刻出现在黎明,即该地冬季日出在 7 时左右,夏季日出在 4 时左右,可知该地经度应该在北京偏东的地方,夏季昼长较长纬度应该较高,能明确的等位信息是该地冬季日均温在零下 20 度以下;再对比选项,只有东北地区最符合题意;A 正确。4冬季最高温出现在陡崖处,夏季最高温出

7、现在谷底中,A 错;陡崖日温差冬季约为 8,夏季约为 10,B 错;由图可知,冬夏季均为山顶日温差最小,C 错;冬季山顶日温差在1左右,夏季则在 6左右,D 正确。55封闭地形一般是散热慢,降温慢,A 错;谷底气温低主要是夜间山顶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山风C 错)至谷地导致气温下降所致,B 正确考点:气温特点及影响因素。6D 7C 8A【解析】试题分析:6读图甲,在山地迎风坡 的降水,类型是地形雨,D 对。锋面雨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不是地形阻挡形成,A 错。对流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是热带地区热空气强烈上升,遇冷水汽凝结形成的,B 错。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与地形无

8、关,D 错。7读图乙可以看到,图示是海陆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但不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是海水蒸发,陆地上降水,地表有径流注入海洋的过程,A 错。图示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不是海上内循环,B 错。图示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可能是夏季风环流,C 对。冬季风环流风从陆地吹向海洋,D 错。8读图丙,根据等温线分析,温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示区是南半球的等温线图。同纬度地区,海洋温度高于陆地,说明是冬季,冬季陆地降温快。南半球 7 月份是冬季,1 月份是夏季,所以 A 对。B、C、D 错。考点:降水类型,环流类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值线图。9C 10D【解析】试题分析:9森林对

9、气候有调节作用,读左图可以看到,夏季林内气温差值是负值,说明林内气温低于林外,冬季是正值,说明林内气温高于林外,A 错。根据左图数值,冬季温差小于 0.3C,夏季 7、8 月份时温差大于 0.3C,所以冬季林内外温差小,B 错。夏季林内外温差大,说明调节作用明显,C 对。林内的昼夜温差比林外小,D 错。10右图是冬季情况,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高,所以 A 点气温低,气压高;C 点气温高,气压低。选项 A 错。A、E 均在林外,气压高,在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选项 B 错。C、E 之间风由 E 吹向 C,北半球向右偏,应是东南风,选项 C 错。同理分析 A、C 两点之间,吹西北风,在我国是由内陆吹

10、向海洋,寒冷干燥,选项 D 对。考点:森林的作用,热力环流,地转偏向力。11C【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后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吸收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再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被地面吸收,其传递过程6如 C 所示,故答案选 C。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12(1)B(2 分) C(2 分)(2)B(2 分)(3)逆时针方向画箭头(2 分)PAP BP B P A (或 PA P B P BP A ) (2 分)T BT AT B T A (或 TA T B T AT B)

11、 (2 分)(4)B (2 分)(5)略(2 分)【解析】试题分析:(1)高低压中心与中心的气压值的大小没有关系,关键是该气压系统中,气压的分布特征,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则为高压中心;所以图中 A、C 均为高压中心,B 为低压中心。(2)只受温度影响下,温度高则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则形成低压中心,温度越高,一般气压越低;反之低温处空气受冷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图中 B 处为低压中心,气温最高。(3)综上可知,A 处下沉,B 处上升同一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逆时针环流。(4)A 处气流下沉,高空空气密度小,气压小于同一水平面的 B 处高空,而同一垂直

12、方向上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及同一等压面上在 B 处高空要向高空突起,在 A 高空凹下,B 正确。(5)风向: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40 度左右。考点:热力环流中风向、气压、等压面的特点。13(1) PP=P=PP(2 分)(2) 绘图略(近地面由 A 流向 B,高空由 B 地的高空流向 A 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 A 地下沉,B 地上升) (2 分)(3) B(2 分)B 处空气上升,为城区(2 分)(4)(2 分)(5)B (2 分)(6),(2 分)该地位于陆地上,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2 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

13、升高气压降低。读图,五个点中,、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海拔低,气压高于。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海拔低,气压高于。所以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 PP=P=PP。(2) 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在高空 P P,所以近地面气压 A 大于 B,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 A 流向 B。在高空由 B 地的高空流向 A 地的高空,或说由流向。垂直方向7是 A 地下沉,B 地上升。(3)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低压区,是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所以 B 代表城区。因为 B 处空气是上升气流。(4)读图甲,根据环流方向,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说明陆地的气温高。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气温最高的是。(5)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吹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压高吹陆风,所以拍摄时间段应在白天,A、C 错。6 时或 18 时,是日出或日落时间,海陆热力差异较小,风力小,头发向后飘的力量不够,效果差,D 错。只有 B 拍摄效果是最好的。选 B。(6)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所以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图示环流只表示的白天的海风,夜晚应吹陆风,不能只看气温上升还是下沉。结合乙图估计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值,也可以判断是地气温日较差大。 (2 分)考点:热力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