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操作规章制度一、电石分析项目1、公用工程:空气氮气纯度(氧含量)2、系统置换:氧含量分析3、生产原料:石灰石质量分析:(Cao、MgO)兰炭质量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粉化率)电极糊质量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4、气烧窑:(开车分析主要为气体置换分析)外供燃气成分分析:(CO2、O2、CO 、H2、CH4、N2)单窑石灰分析:(生烧、过烧、活性度)日料仓石灰分析:(粉化率、生烧、过烧、CaO 、MgO、)气烧窑尾气成分分析:(CO2、O2、CO、H2 、CH4、N2)5、碳材:(主要为称量斗碳材水分分析)兰炭干燥前后水分分析,干燥窑尾粉化率分析兰炭成分分析:(水分、
2、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粉化率)6、电石:环加物料粉化率 增压风机气体成分:(CO2、O2、CO 、H2、CH4、N2)污氮过滤后气体成分:(CO2、O2、CO、H2 )电石:发气量、硫化氢、磷化氢7、循环水:(PH 、总硬度、浊度、总碱度、Cl)化验工作操作流程(1)受理请验单或按检验计划(2)接收或抽取样品(3)样品处理(4)样品化验(5)填写记录(6)出具化验报告单(7)检验报告报送(8)记录汇总归档。交接班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倒班员工)交班 1、交班者 应将本班的情况及存在的 隐患向接班者详细介绍,对提出问题及要求给予积极的解答和处理,做到合格交班。2、当遇到生产工艺不正常,或分析任务增多
3、,交班者有义务协助接班者处理。接班发生的一切问题及责任,由接班担当。接班 1、接班人 员应 提前 15 分钟参加班前会,认真听取班长讲述上班的分析情况,强调本班的注意事项2、上班时对本岗位进行认真检查,合格后方可签字接班,接班者签字后,交班者方可离岗,签名后发现的任何问题由接班者负责。3、交接班应做到:准时,对口交接, 严格认真, 谨慎细致;坚持“ 五交”,“五不交”。五交,一交本班工艺生产情况;二交,分析仪器的使用情况及其他分析器具的使用情况;三交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分析室区域是否清洁卫生;四交,安全用品,工具、器材的使用情况;五交,上级指令,要求和注意事项。五不交,一、分析项目未完
4、成,安全措施未落实;二、原始记录不清;三、分析仪器使用情况不明不交;四、安全用品,工具不完好;五、岗位不清洁不交。禁止提前签字交接班。样品管理制度1、所有进厂和外销的样品分析完后,按时存放在样品室规定的样品中,并做好留样记录,贴好标识。 样品保留量要根据样品全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两次全分析的量。2、原料、兰炭和电极糊保留一个月, 电石保留 10 天。如样品不合格需留样一周,临时样也要按上述要求留样。石灰石保留三个月。固体样品用塑料自封袋密封存放 。留 样贴好标签。要按批次或日期顺序摆放整齐以便查找。3、销样。必须及时进行销样,作好 记录,过期的样品必须回收到车间,并做好记录。任何人不得私自调出
5、样品,如有特殊情况需调出样品,必须经分析化验主管领导同意。 样品复检。原材料样品按大宗原材料复检仲裁有关规定执行。4、样品审批,非计划性临时样品:样品申 报,非 计划性采样应开具工作联系单,应注明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和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样品 审批,公司内非计划性采样, 报分析化验领导或生产部门领导审批。公司外来非生产性采样,报公司生产部门领导审批。样品接收,外送 样品到分析化验办公室进行登记。原材料供应商进入分析化验室须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并由物资采购部门陪同。对擅自来访者,应劝离。非本部门人员进入分析室,分析人员有权进行制止。5、样品处理,外送样品登记后,及 时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报给相关部门
6、和人员。生产性临时样品由分析化验领导或生产部门领导通知执行数据管理制度1、分析人员根据分析规程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记录;按规定及时将结果报相关人员,岗位,填写相应的分析报表。非分析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分析室,不得向分析人员索取、打听分析数据。2、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结果异常时,分析人员应及时报告负责人,查找原因,在排除方法、仪器及试剂原因后, 联系相关岗位重新取样复查,复查仍然异常的,报相关岗位及领导。3、所有原材料、成品,中间过程控制分析的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质量台账及其他报表由各班负责人审核后送主管保存。临时项目分析结果由当班负责人审核后报出。4、非常规原材料、产品样,必
7、须出具临时报告单,严格按要求填写完整,留存一份。中控样品根据生产部门要求出具临时报告单直接外报,如出具报告单也必须严格按要求填写完整(报告单的结果必须注明分析单位、标准等相关内容)。5、原材料及成品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用钢笔或中性笔填写,报告单用圆珠笔填写或打印,要详细记录测定条件、仪器、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更改记错数据的方法为在原数据上划一横线表示消去,在旁另写更正数据,由更改人签章。质量台账(主要产品及大宗原材料)要求打印,字迹必须端正清晰,不得涂改。6、检验员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性检验时,两次的检验结果应在允差之内。7、审核人员应认真审核化验记录,并及时送报检验结果。8、
8、严禁弄虚作假,虚 报化验结果。9、各类原始记录、台 账、 报告单等应保存 3 年以上。10、因工作需要借阅有关分析资料的,应报负责人批准,非分析人员需借阅的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方能借出,不准随意取出有关资料,所借阅的资料应妥善保管,防止资料污损或散失。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维护质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分析试剂保管制度1、保管室保持干净、整洁,照明 线路完好,并配有必要的消防设施。2、实验物品按危化品、低值品、易耗品和材料进行定置存放,并有明显的标示,定时做好保管室的通风,且有避光的窗帘。3、易燃易爆试剂应贮存于铁柜中,柜的顶部有通风口,严禁在室内放大于 20L 装的易燃液体。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放在冰箱内
9、。4、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发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照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不能混放。5、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6、要注意试剂的存放期限,按不同试剂的性质来存放。7、分析药品柜应避免阳光直晒,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试剂瓶或用黑色纸包好存于暗柜中。8、发现试剂瓶上标签脱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品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意乱扔,一免引起严重后果。9、有剧毒的试剂应锁在专门的铁柜中,实行“ 五双”原则,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把锁,双本账,双人 发放。10、玻璃器具在领取、发放时,必 须轻拿轻放,防止破裂引起伤害。
10、11、所有物质发放必须严格登记,由指定人员发放。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保管室。新购药品应符合分析要求,否则拒收,由送货人带回。12、发放完物品后,立即将双门锁好。设备仪器管理制度1、所有的设备仪器必须放在牢固的水泥平台上,周围不应放有易燃易爆物品。2、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在进行未知物料或性能不明操作时,尽量先从小量开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注意安全用电,根据不同设备仪器耗电功率,安装足够容量的电源,选用足够电源导线,并有良好的接地线。每个设备的电源开关有明显标示。使用前必须进行调试,检查安全。4、所有的设备仪器应做好设备台账,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5、使用电器设备要慎防触
11、电,不要用湿手、物接触电源开关。严禁私自拉接电源、电炉丝。严禁带电操作。6、高温炉升温时需缓慢进行,不应超过设备规定的电流和电压。以防温度急剧变化而产生破裂。7、在高温炉进行试样熔融或灼烧时,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防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溅。在烘箱中取出烘干样品时,先关电源,用专用的镊子取出,以防烫伤。8、仪器、设备漏电或发热时, 应切断电源请专业技术人员修理检查后进行使用。操作电气设备时,应集中精力,防止失误而引起事故。9、使用电炉等加热设备,人员不能离开,分析完后,必须切断电源拔出插头。10、精密仪器应选择正确安放位置,防震,防潮,防腐蚀,避免阳光直射、强烈的温度变化,空气对流。 应建立每台仪
12、器的技术档案。使用维修人员需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使用。11、使用蒸馏水器时,应先开水,后开 电源;不可满液,更不能断水。以防事故,用完后应先关电源后关水,并定期进行清洗。加强对仪器进行定期校正和维修,保持设备清洁卫生 。12 使用颚式破碎机,操作时应戴好安全帽,先开启电源,再放入样品进行破碎。破碎完后,先关电源再取出粉碎好的样品。取样管理制度1、进入车间取样现场,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有长辫子者,应缠在头上,再戴好安全帽,凉鞋和高跟鞋不得进入车间现场。2、必须熟悉各个取样点和取样方法。检查取样桶是否完好;熟悉各种样品的理化性质,按分析的项目要求取足够量的样品。3、经过管线下面时,不得抬
13、头仰望,不得在运转设备上通行,禁止以电线做扶手,切忌靠近高压电缆。4、取样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取气体样时,人一定站在上风口,上下楼梯禁止将双手插在裤兜里,注意防滑,防跌倒。5、登高采样处,一定要有扶手栏杆,必要 时系上安全带,并有监护人。6、炉前电石取样时, 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防护手套,到炉前时要离开电石炉 10 米以外,不要正对炉门,以防灼伤和烫伤;让出炉工按分析规程要求取样,待样品冷却后再拿走。7、在有毒害气体的现场采样时,应戴好防护口罩或者防毒面具。在粉尘较多时,应带上口罩、风帽或风镜。 强化现场采样管道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取样点完好。8、当发生管道泄漏或车间生产
14、不正常,冒出大量有毒气体时,人应站在上风口,迅速远离现场,并及时通知当班调度。9、从带压力设备中取样时,需先通过减压设备,然后取样。10、对较危险的取样场所,可以委托生产部门进行取样,但化验人员必须监督并对所取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负责。11、对外观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面明示给所有在场的人员,明确是否重新取样。12、严禁分析人员不到现场,由别人取样送来,严禁要客户取样,严禁不按标准取样。取样后按照要求留存一份样品备查。13、外来产品取样时必须有采供部门、化验室、供货方三方到场,供方不到场算默认取样;取样后由送样方填原材料检验通知单,化验室人员签字确认。14、对多个取样口取得的样品若分析结果相差较大,应该立即反馈到化验室领导和采供部门,重新一起查明原因,避免客户弄虚作假;每次取样时要多观察盛装容器的特征,及时发现取样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15、化工辅助材料类按国标进行取样分析,并按要求留存一份样品备查;固体产品按抽样检验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