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 / 8 第二学期 第三周 课程内容 古代议论散文和高考2014-2015学年 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 / 8 (一)古代议论散文的特点: 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 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春秋战国时期,论说文已经发展到了 相当完备的阶段。所谓“诸子百家”都属于论说文的范围。当时的论说散文主要有两种形 式: 一是语录,如论语、孟子主要是记录孔子、孟子平常的言论。这种论说文基 本上没有完
2、整的篇章结构,每篇的题目并不等于论题,与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内在的联 系。如论语第一篇“学 而”即取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中的“学而”两个字,与 全篇内容无关。 另一种是论文集,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等,我们学过这些集子里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正式的题目,每一篇文章有明确的主题, 文章的结构、层次、开头结尾都很讲究。 从秦汉开始,论说文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单篇论文,体裁也趋向多样化。常 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论。“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 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西汉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后来各代 都有一些著名
3、的“论”,如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二)说。“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如韩愈的师 说是阐明师这种职业的道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 的道理。 “论”与“说”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一般的说,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 大都采取“论”这种体裁;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常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如周敦颐 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 (三)辩。“辩”是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驳证一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 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四)原。“原”是探源的意思。这种文体是对某种
4、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 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比较强韩愈的原道原毁,黄宗羲的原君原 臣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五)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先秦诸子的哲学论 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唐代 柳宗元的三戒也是著名的寓言。 (六)书信。书信按照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可归于应用文。如果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和 内容来说,大多数书信应归于议论文,书信在古代议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韩愈的 答李翊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可以当作文论、政论来读。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5、 3 / 8 (七)赠序。 赠序是赠人以言,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文,但就语言形式来说属议论 文。我们学过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很好的议论文。 (八)奏议。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可归应用文。但就内容来说,大部分是议论文。就 语言形式来分,有的奏议是骈文,有的是散文。奏议有好几种,下面介绍两种: 1.疏。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2.表。陈述某种情或意见。如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3.对策。古代考试把考题写在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称为“策问”,考生回答的 文章叫做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二)古代议论散文阅读的原则 一般来说,古代议论散文的阅读比史
6、传文的阅读难度要大,但是答题时也应遵循这样 一个思路: 整体把握,明确大义;分段细读,理清思路;研读题干,明确指向;思辨筛选,合理 推断;字斟句酌,力求直译。 1.整体把握,明确大义。和记传文阅读思路一样,阅读议论也要对文章进行初步的整 体把握,文章内容不一定全懂,但要明白大体意思,明白文章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说理 的中心,即文章的论点,大体明确作者想要阐述的问题,是如何阐述的,选取了哪些论证 材料,有着怎样的认识。要特别注意每一段开头的句子,这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也 往往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如对 2007 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北京卷文言材料的阅读,就需要 了解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是“非修礼义,
7、不可治也”,大体内容是从不同的方面强调礼义之 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对 2007 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天津卷文言材料的阅读,就需要了 解文章阐述的主要问题是“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通过“夔一足”“掘井得人”“三豕涉河”等故 事,强调了“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的道理,得出了“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 所闻,则得之矣”的结论。 2.分段细读,理清思路。明确文章大意后,要对文章进行第二次阅读,做到句句推 敲,段段明意。因为有了第一次阅读,有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遇到难点或模糊点时, 一定要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结合文章大体内容,大胆推断,合理求证,概括出每一段的 基本意思。如 2007 年全国普
8、通高考试题北京卷文言材料,文章第一段第一句主要是提出 观点,强调百姓不懂礼义,国家社会就不可能治理好。后面几句主要是从“法和礼”的对 比,强调礼义教化对人的重要作用。第二段主要从“被创流血为荣”和“明好恶、经诽誉、亲 贤贱不肖而高世尊显”两个方面的行为对比,强调礼的重要性。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通过古 今对比,用人对比,强调“礼义修”“任贤德”的重要性。实际上,文章在开篇提出修行礼义 的重要性后,每一部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强调礼义的重要性,都是对 所持观点的论证和分析,这样再去理解文章,每一段,每一句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再如 2007 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天津卷文言材料,第一段提出观
9、点,指出对于流传的话一定要 认真考察。第二段就从齐桓公、楚庄王、吴王和智伯等纳谏用人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强调 “闻而察”的重要性。第三段则列举了“夔一足”“掘井得人”“三豕涉河”等故事,生动形象地阐 述了“闻言必熟论”的道理,第四段则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指出如何“察言”,要做到遵循着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4 / 8 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去审察所听到的传闻。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点 鲜明,思路清晰,每一段的意思非常明确。 3.研读题干,明确指向。文本材料读得差不多了,回过头来就要认真研读题干。要明 确题干要求,明白题干所隐含的信
10、息指向,是让你选词义判断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词义 和用法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合乎文意的还是不合乎文意的。一定要认真审题,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 2007 年全国普通高考试题北京卷第 9 题,题干是“下列语句编为四 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选文分别是: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 伯夷之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 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入孝 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六个选文,五个选文都体现了“重视礼义 教化思想”的内容,但是题干强调了 “直接反映”,所以符合题意
11、的就只有了。题干 要求常见的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正面”和“侧面”之别,阅读做题,不可不慎。 4.思辨筛选,合理推断。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判断,议论散文和记传文没有本质的不 同,都要注意联系具体语境,由已知到未知地分析推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一是文 意推断,依据语境,结合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如 07 年天津卷第 11 题,“乐正夔一足, 信乎”一句中的“信”,根据上下文,应该理解为“确实”或“的确是这样”,因为这是鲁哀公问 孔子的话,想请教孔子“夔一足”是否是实情,是否真像流传的那样;二是语法推断,从词 性和前后词语意义的搭配上来推断词语含义。如 07 年北京卷第 6 题,“法弗能正也
12、”一句 中的“正”,后面明显省略一个“之”字,应该是“使之正”,理解为“正确”,明显是不对的;三 是结构推断,利用文言句式、文言文章内容对应、语言对仗等特点来推断词性词义。如 07 年北京卷第 6 题中的“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和第 7 题中的“百工维时,庶绩咸熙”两句, 其中的“唱”和“咸”都可根据“动”和“维”推断出词性,进而判断出词义;四是联想推断,和平 时所学相互比照,辨别异同,确立词语的真正意思。如上面提到的 07 年天津卷第 11 题, 对于“信”的理解,教材兰亭集序一文中“信可乐也”一句中的“信”就是“确实”的意思。虽 然词义理解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文言内容的理解和判断,古散文
13、和记传文却有根本不 同。记传文考查注重的是文章的具体情节,人物的言行品德;而古散文考查的却是文章的 观点(包括分论点),论证的材料及方法特点。如 2007 年北京卷第 9 题,考查的就是文 章的论证分析材料,第 10 题考查的就是文章的观点。2007 年天津卷第 13 题考查的是文 章的观点,第 14 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论证分析材料及方法。可以说,对古散文内容的考 查,无非就是从观点找材料,或是从材料找观点。只要有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分段 细读,理清思路,分析方法,做题就迎刃而解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
14、废丑,不向礼 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5 / 8 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 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 恶以示之, 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
15、德 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未,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氏和,上动而下随, 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元之而不靡。 今使患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 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失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 立功也。夫差用太宰豁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镵(chn):刺、刻。熙:光明、兴盛。临:统管、治理。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弗能正 也 正:
16、正确 B.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上唱 而民和 唱:倡导. D.察 其党与 察:仔细看.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项。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 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并不大。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被创流血,至 难也 B 然越人为之 以求荣也 碧水东流至 此回 若风之 摇草木 C 百工维时,庶绩咸 熙 D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 示之 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 各以 小大之材处其位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 18 个常见虚 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17、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 诗文。正确答案是 C 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 项两个 “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 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 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的两个 “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高三语文
18、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6 / 8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 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 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 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 项“教之所成”承前省 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 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 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 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 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
19、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 B 项。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 B. C. D.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 C。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 以用排除法,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 两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
20、四项, 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 重要性,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 文章,行为仪表”是礼义教化的结果。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 D 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 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
21、,刑措 而不用”,因此,ABC 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 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 找不到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 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 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 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 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 也,故国亡身死也。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7 / 8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 乎
22、?”孔 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 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 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 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 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 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 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 与三相近,豕与
23、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注一足,信 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 之 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 也 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 答案:A 这是考察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可以把 选项给出的解释代入原文推敲。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
24、而审,则 为福矣 三人行,则 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 鲍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 王 C.有闻而 传之者曰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 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案: B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A 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 思。 B 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C 项的“而”是“连词,表承 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推断。D 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
25、之以理。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新课预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8 / 8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 B. C. D. 答案:B。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 自己不符合要求的两句,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 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 真核查。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
26、不推究事理,就会造 成误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答案:D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 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D 项,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说法很含糊;“分别从正反两方面 进行论证”的说法也欠准确,除了文章开头几个事例有明显的正反论证外,后面提及的孔子 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几个事例似乎同时蕴含着正反两个方面。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巩固练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
27、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 / 1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5 题。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 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 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 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 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 篡弒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 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
28、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 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 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 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 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 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 虽有至愚不肖者足
29、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 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选自 明方孝孺深虑论)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 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当:在的时候。 B. 各惩 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惩:以为戒。 C. 而不知子孙卒 困于敌国 卒:死去。 D.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释:放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乃 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吾能弭谤矣,乃 不敢言 B. 非法术之 所能制 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 C. 虽 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 豫州军虽 败于长坂
30、,今战士还者万人 D. 然而祸常发于 所忽之中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 下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出于智力之所不及”的事情是: 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变封建而为郡县。王莽卒移汉祚。尽释其兵权,使力弱 而易制。大建庶孽而为诸侯。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A. B. C. D. 高三语文 第二学期 巩固练习 第三周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 / 12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祸常发于所忽,乱常起于不足疑”,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 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文章二三两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阐述了“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31、的道 理。 C.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 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保持发展。 D.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 到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 译为: (2)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译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 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
32、,力 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 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 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妇女作裙,孪缩如羊肠,用布一 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黄霸为颖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 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 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
33、里有千头木奴,不 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 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 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 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 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 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 注加五:增加五成。 挛缩:褶皱。 不赀:不计其数 区处:分别处理。 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 醯醢(xh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所述,要 在安民 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