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 2018 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 11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018 预测)阅读马说一文,完成 14 题。(15 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是 )(2)不以千里称也( 著称 )(
2、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 ,喂 )(4)执策而临之( 面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D )A文章以千里马受辱于仆役、惨死于马棚的不幸遭遇,暗寓人才不得重用、难施抱负的困窘现实,写出了作者的满腔悲愤与不平。B文章通过千里马与“食马者”之间的深沉矛盾,既写出了千里马无法施展才能的抑郁不平,也刻画出“食马者”的愚昧专横。C文章通过“策之” “食之
3、” “鸣之”三个排比句进一步突出统治者对人才的高度漠视,又用设问对统治者慨叹人才匮乏进行了辛辣嘲讽。D文章热情讴歌了千里马的卓越才能,对人才被埋没表示深切同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用人才、埋没人才进行了批判和讽刺。【解析】D 项“热情讴歌了千里马的卓越才能”属于无中生有。故选 D 项。4文章每段都用“也”字结尾,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第段用“也”字收尾,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段用“也”字收尾,凝聚着作者强烈的谴责;第段用“也”字收尾,体现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解析】文章第段写的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 ,从而流露出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文章第段具体说明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的无知,所以这段可以看出作者对食马者强烈的谴责;第段总结了全文,嘲讽了“食马者”的愚昧,可以看出此段再次体现了作者对不能识别千里马的痛切之情,也蕴含了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