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单元】诸葛亮“空城计”【原文】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人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计出。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10)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12)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13)抚手(14)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15) ,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16)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文中(10)-(1
2、6)是注释【注释】阳平:古地名,今陕西汉中。 并:联。 晋宣帝:指司马懿;魏国将领。 拒:对抗。 错道:交错进军。 侦候:侦察兵。 回迹反追:掉转人马追击。 敕(犮犺 ):下令。 庵幔:营帐。 (10)却:再。 (11)猥(wi):突然。 (12)2 趣:同“趋” ,急走。 (13)参佐:助手。 (14)抚手:拍手。 (15)怯:此指伪装怯弱。 (16)候逻:侦察巡逻的士兵。【译文】诸葛亮驻军在阳平,派魏延等人的军队联合向东,他自己只留下万把人守城。司马懿率二十万人马与诸葛亮对抗,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仅离诸葛亮驻地六十里左右。前去侦察的士卒告诉他,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3、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将到,已经跟他迫近。他想前去依靠魏延,可相距又远, (如果叫魏延)掉过头来追击司马懿,看形势来不及。将军士兵(都大惊)失色,不知用什么计策(对付) 。 (这时)诸葛亮神态自若,下令军中全部偃旗息鼓,不能随意出入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 (派人)扫地洒水。司马懿常认为诸葛亮(处事)稳重,而(现在)突然显出势弱(的样子) ,怀疑他有伏兵,于是带领军队向北急走上山。第二天吃早饭时,诸葛亮拍手对助手们笑着说:“司马懿必定认为我伪装怯弱,将有强大有伏兵, (所以)沿着山路逃走了。 ”侦察兵回来报告,正如诸葛亮所说的。司马懿后来知道了(实情) ,深感遗憾。 七擒孟获【原文】建兴三年,诸葛
4、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 获对曰: “向(早先)不知虚实,故败。今蒙(承蒙)使观营阵,若止(同“只” )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还)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于是亮进军,南中平(平定) 。【注释】建兴三年:建兴是蜀国皇帝刘禅的年号;建兴三年为公元年。 南中:古地名,在今云南、四川、贵州交界处。 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生致之:把他活捉后送上。 天威:天助的威力。 南人:孟获自称。【译文】公元 225 年,诸葛亮率领军队到南中,所打的战役都取得胜利。听说有位
5、孟获的人,被南方少数民族及汉人敬服,因此,下令要把他活捉后送上。捉到了孟获后,诸葛亮让他观看军营阵地,说:“这军营怎么样?”孟获回答说:“先前不知军营部署的虚实,所以战败了。今天承蒙(你让我)观看军营阵地,假若只是这样, (我)一定能战胜!”诸葛亮笑了,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气,释放了他让他再来交战。七次抓住(孟获)七次释放(他) ,诸葛亮还想释放孟获。孟获说:“你有天助的威力,孟获不再回去了。 ”因此诸葛亮进军(南中) ,南中被平定。 诸葛亮论赏罚【原文】赏罚之政政策,谓(说的是)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公平) 。赏赐知其所(原因)施(加) ,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
6、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以虚施,罚不可以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注释】政:政策。【译文】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受赏赐的人知道所以要给予赏赐的原因,那么勇士就明白他们赴死的道理;通过惩罚使受惩罚的人知道所要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无功受赏就会使有功劳的人怨恨,胡乱地惩罚就会使正直的人忌恨。 齐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原文】齐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效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撕)其衣
7、,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接连不断)而不止。晏子曰:“君徒(仅仅)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也。公胡(为什么)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好) 。 ”不一月,国人莫之服(莫服之) 。【注释】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带:腰带。【译文】齐景公喜欢妇人作男人的打扮,全国的人都仿效这样做法。景公派官吏禁止他们这样的做,说:“女子作男子打扮的,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腰带。 ”(虽然)撕裂衣服、扯断腰带的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 ,但还是不能阻止仿效。晏子说:“您仅仅在宫外禁止这样作,就好像在店门口挂着牛头卖马肉啊。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子)不要穿(男子的衣服) ,那么宫外(的人)就不敢(
8、这样)做了。 ”景公说:“好。 ”不到一个月,全国的人没有女子穿男子的服装了。4 愚人食盐【原文】昔有愚者,适(到)友人家,与主人俱(一同)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之后)闻,乃益(增加)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所以美者,缘(因为)有盐故。 ”暮归,母已具(准备好)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只)见唯食盐而不尝菜。母曰:“安(怎么)可如是(这样)?”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都)在盐中。”食盐不已(停) ,味败,反为其患(害) 。天下之事尽然(这样) ,过则非唯不益,乃害之。【注释】味败:口味败坏。【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去,跟主人一起用餐。嫌(菜肴)淡而无味。主
9、人知道后,就加了些盐。吃了加盐的菜肴, (觉得味道)很美,就自己想:“味道美的原因, (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傍晚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准备好吃的。 (愚人)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对他这么说感到奇怪,只见儿子只吃盐不尝菜。母亲说:“怎么能像这么(吃盐)呢?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 ”愚人不停地吃盐, (结果)口味败坏,反被盐所害。天下的事都是这个道理,过头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被认为好的东西所害。 燕人赵良【原文】赵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首垢(脏)面,哀甚。良询(问)之,乃知为(被)某村二恶少所凌(欺)也。良怒
10、不可遏(阻止) ,径自诣索二恶少,诘之曰:“汝等何故辱无辜少女?”一恶少眈眈相(指代赵良)向,曰:“何预尔事?”良瞋(tin,瞪大眼睛)目斥之:“尔非人也,但(只)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白刃(刀)已入其胸,立仆(倒下) 。一恶少伏地求恕。良斫(zhu,砍)其耳以示众,儆(jng)其不得作歹(坏事)也。【注释】燕:今河北一带。 何预尔事:跟你有什么相关。 儆(jng):警告。【译文】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天,在路途中经过谢庄,听到有哭声,就很快地走进一间茅屋,见一少女头发蓬乱,脸上很脏,很是悲伤。赵良问她,才知道被某村的两个品行恶劣的年轻无赖欺侮污辱。赵良难于控制自己的愤怒,自己直接去找两个年轻的无赖,责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欺侮污辱清白无罪的少女?”一个无赖凶狠地盯着他说:“跟你有什么相关?”赵良瞪大眼睛斥责他:“你不是人,只是禽兽罢了!”不等无赖出剑,赵良明亮的刀剌入他的胸膛, (那个无赖)立即倒在地上。另一无赖趴在地上求饶。赵良割下他的耳朵在大家面前惩罚他,警告他不能作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