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520474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过程:(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思想家,教育家,是继 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并有 “ ”之称。孟子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 、 、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 261 章,约 35000 字。 南宋熹将孟子、 、 、 并称为“ 四书 ”。(3)、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1、固国不以

2、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解释加点词: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 )地利: (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 )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 7、得道者多助 得道: ( ) 8、亲戚畔之 亲戚:( ) 9、故( )君子( )有( )不战 10、兵革非不坚( )利( )也: 11、寡助之至 至:( ) 12、委( )而去( )之 13、兵( )革( )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 )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 (5)、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

3、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6)、翻译下面句子:2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7)文本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 的实质 是“ ”,得 “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

4、助,失道寡助 ”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5、请写出一句与“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一、基础积累舜发于畎亩之中 (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管夷吾举于士 ( ) 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必先苦其心志 ( ) 劳其筋骨 ( )行拂乱其所为 ( ) ( )空乏其身 ( ) 所以动以忍性( ) ( )曾益其所不能 ( ) 人恒过 ( ) 困于心 ( )衡于虑 ( ) 而后作( ) 征于色( )而后喻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国恒亡(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 )8、翻译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5、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多义词。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 ) 而:而后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 乐也( )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文本探究1、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 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共同点:启 示:2、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

6、么?“ 是人”指哪些人?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5、文章第 2、3 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 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7、文章结尾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 ”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8、作者认为“人恒 过,然后能改”,你 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9、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 观两种,你是怎 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三、拓展延伸1、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 语是什么?2、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有利于作

7、 战的天气、 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围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 慑 7、得道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 义 8、亲戚畔之 亲戚:骨肉兄弟。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 利)也: 11、寡助之至 至:极点。 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 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1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十、朗读节奏 1、夫/环而攻之 2、故 /君 子 有 不

8、 战 , 战/ 必 胜 矣。 3、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4、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 寡 助 3、词类活用。4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 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空乏(使 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 ,犯错误、犯过失)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 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 5、多义词。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 征于色(在)生于

9、忧患(由于,在)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是 :于是人也( 这样的)发于声(表现) 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 ,辅佐,辅弼)6、特殊句式。A、状语后置 B、被 动句 a、舜发于畎亩 之中(被任用) b、付 说举于版筑之 间(被选用)c、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被选用) d、举于士(被录用)e、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f、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二、解释字词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担子,责任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劳其筋骨 使劳累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为 拂:违反,阻 挠空乏其

10、身 穷困缺乏所以动以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增加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 忧困衡于虑 同“横” ,阻塞,不顺畅而后作 作为,奋起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而后喻 明白,了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5国恒亡 常常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拂同“弼”辅佐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三、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 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 苦磨难后,最 终成就了作 为。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四、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

11、”,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 述本文的中心论点。五、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 是人”指哪些人?“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 “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 了什么?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七、

12、文章第 2、3 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 对 比的写法。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 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 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 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 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文章结尾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 ”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这是全文的警策之

13、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 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 点。十、作者认为“ 人恒过,然后能改”,你 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 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十一、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 观两种,你是怎 样看待这 两个条件的?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 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 语是什么?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 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穷且易坚,不坠青云

14、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四、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 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6结合文章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 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 ,才能成就一番事 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十五、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 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 处逆境时,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 样的心态对待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 和挑战。像一个遭

15、遇 风景的渔 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 风雨的挑战。十六、2008 年的雪灾、 “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 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 多 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结合课文分析:多 难为何能兴邦?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 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 强,那种 战无不 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 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 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 兴旺和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