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改文章专题训练主备人:朱海清 2011 年 2 月 20 日【学习目标】宋体小四1、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2、2、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自己的一篇周记的语段进行修改。【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识:了解语病和例句(口头或多媒体)(一)词语错误1、词语错用:(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人” ) (属动词误用)(2)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误用,应去掉) (属介词不当)2、词义不当(1)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 (属词义轻重不当)(2)社会主
2、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 (“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属词义范围不当)3、关联词语误用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只有”和“就”不是同套关联词,不能配搭使用,应将“就”改为“才”,不能将“只有”,改为“只要”,因为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 (属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二)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五种:成分残缺、成分多余、配搭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杂糅。 1、成分残缺 成份残缺是指必须具备的功法成份残缺不全,影响了语意表达,不指根据语境省略了某一成份或某些成份而语意表达不受影响的现象。 (1)缺主语: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
3、,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 和下,或去掉 使) (2)缺谓语 例: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目旁边。(因句子较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而致使缺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此例中前面主语是南堡人民 ,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谓语,应在 一道前加上 使等) (3)缺宾语 例: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句子稍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 42前面成分呼应,是造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此例末没有与谓语讨论 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其末加上的问题 等) (4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此例仅付出劳动是不能 取得优异成绩 的。应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限制语) 2、成分多余 (1)主语多余 例: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 重复,应去掉 “的原因”或“因为”) (2)谓语多余 例: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进行”多余,应去掉) (3)宾语多余 例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
5、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 (“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3、配搭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 (2)动宾搭配不当 例: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 (3)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人群”是一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 ”改为“人”)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规规矩矩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搭配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搭配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二、自读语段的修改一文,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1、布置任务,明确修改重点2、交流学习所得教师组织交流3、组织训练,巡视,指导三、学生完成专题训练习题学生讨论完成【教学后记】/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