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酒说课稿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下面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是陶渊明的一首诗歌饮酒 (其五) ,这首诗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关于这篇课文,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围绕新课程标准、教材本身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1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诗人及其诗歌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使学生们获得对诗歌的初步印象,提高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2、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及其蕴涵的深层意味。 (体会诗人高洁的人生志向和不与世俗合污的情感。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赏析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当然,在完成重点时我感觉还有这样一个难点:理解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归隐后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高洁的人格,不与统治者及其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强烈决心。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朗诵法、点拨法、以及赏析法,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个课时来进行讲解。 下面是我对教学内容过程的一些个人理解,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3、指正。一、课堂导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导语:同学们,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酒的诗句有哪些好不好?(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等等)由此可见,诗与酒自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陶渊明的脚步来学习这首诗饮酒。二、围绕课程,我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1.整体认知 2.阅读鉴赏 3.鉴赏评价 在认知整体阶段,我设计了这么四个问题:1.快速找出诗歌中不会读和难懂的生字词并做好标记?2.
4、全班一齐朗诵诗歌,诗歌正确的节奏划分是怎么样的?3.以往积累的对诗人的了解及其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4.思考和讨论全诗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初步扫除了课文中生字词的障碍,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理清楚了诗歌的层次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在阅读鉴赏的时候,我又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1.诗歌前两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身处在“结庐的人境” ,怎么可能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呢?这样的描写是否产生矛盾?2.诗歌三四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用的是什么句式?与前两句有什么联系?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描绘的是
5、怎样的一副图景?诗人借此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明确诗歌的主旨。在鉴赏评价的阶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两句诗中哪个字或词写得好?为什么?“见”字能换成“望” “看”字或者其他别的词吗?为什么?2.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当中,怎么来理解诗人所指的“真意”?围绕着以上三个教学过程,我进行了以下的课堂小结,目的是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主旨:诗歌的前四句主要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后六句体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
6、,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的傍晚美景,还是抒发归隐后的悠然自得之情,或者道人生之真意,都做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许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那么即使我们身处繁华的都市,我们的心情也能变得宁静。我们也能克服那些日益浮躁的情绪,回归自然本真。为了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我布置了这样几个作业:1.课堂作业: 背诵并正确地默写诗歌。2.课后作业:课后充分利用课外书籍、网络或其他资源,收集整理组诗饮酒的其他篇目,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最后,为了同步完成这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心远地偏-远离尘世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山气飞鸟-自然之景真意忘言-人生真义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