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4497885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学习迁移,一 学习迁移概述 1、学习迁移的一般概念 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学习迁移现象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各种学习、工作和和生活活动中,例如,学会了打羽毛球,则有助于打网球,这是动作技能的迁移。学会了平面几何,则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这是知识的迁移。,2、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奥苏贝尔指出,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乃是心理学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领域。同时,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

2、最大的迁移,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所说的那样:“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如果学生们在学校中学习的那些材料无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术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有效地应付各种情景,那么教育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2、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在理论方面,学习迁移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是学习理论建立的主要支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辛格莱和安德森所说的:迁移研究是对所有综合性认知理论一个严格而必要的检验,一方面,对其规律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学习是如何引起、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以及学习结果在

3、今后的学习中能起到何种作用,另一方面,学习迁移研究还有助于探索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因为在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是通过学习而实现,学习是教育影响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已掌握的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的才能,已接受的行为准则又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些都要通过学习迁移才得以研究。,3、迁移的种类,(1)从迁移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2)从迁移产生的情景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从迁移产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4)从内容上看,可将迁移发分为一般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二、研究与测量学习迁移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不管关注的是顺

4、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迁移实验的设计与测量都要包括如下四个步骤:、建立等组(或班)。一般设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预测使两组在智力和知识基础方面尽可能相等。、进行教学处理。在顺向计划下,让实验组学生先学习A,让控制组学生休息或从事其他无关活动,然后让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学习B;在逆向计划下,让两组被试先学习A,然后让实验组学习B,让控制组休息或从事其他无关活动。、测量与比较两种学习结果。在顺向计划下,两组均测量B;在逆向计划下,两组均测量A。然后将测得的结果加以比较,并作出统计检验。、得出结论,说明迁移是否产生及其迁移量的大小。,三 传统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及研究,1、形式训练说 最古老的迁移理论应首推“

5、形式训练说”,这种学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官能心理学”的提出者德国的沃尔夫认为,个体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等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和加强,同时,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在与该官能有关得所有情境中自动地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的效应。,2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根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指出,之所以产生迁移,是因为练习课题与迁移课题之间具有共同的要素。练习任务与测验任务越接近,测验任务的成绩越好。 这种理论认为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着相同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桑代克指出:“只有当

6、两个心理机能之间有相同的要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元素”,实际上指的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指学习内容中元素间的一对一的对应。,3、概括说,贾德却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它并不否认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对迁移的影响,但不象共同要素说那样把共同成分看作是迁移产生的决定性条件。贾德认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这种理论称为概括化理论。 实验基础:水中击靶,4、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同意迁移主

7、要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进行概括而引起得观点,但他们还进一步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学习情境内部关系的概括,学习者“顿悟”了某个学习情境中的关系,就可以迁移到另一个有相应关系的学习情境中去,产生了学习迁移。换言之,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和规则而形成,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的结果。 实验基础:小鸡等觅食的研究,5、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奥斯古德总结了配对联想学习中大量实验材料,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了刺激和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度与迁移的关系,提出了学习迁移的三维模式。 奥斯古德三维迁移模式描述了正负迁移的变化如何随学习课题和迁移课题之

8、间的刺激和反应的变化而变化 。,6、学习定势说,学习者在一系列的训练中形成了学习定势,即学会了如何学习,这种定势能迁移到其他学习情境中。,7、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奥苏贝尔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产生,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而学习者原有认知构的特征则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 认知结构变量的作用,8、迁移的产生式理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辛格莱和安德森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迁移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先前学习和源问题解决中个体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

9、的重叠。在他们看来,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在这里,C代表行为产生的条件,它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内容,而A则代表行动或动作,不仅是外部的反应,同时也包括学习者头脑内的心理运算。,四、当代学习迁移研究的特点,(一)迁移研究的系统分化 (二)对共同因素研究的拓展 (三)对迁移过程主体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化 (四)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的争论仍然存在,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二)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1、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 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3、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迁移心向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四)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