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 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项是(2 分) ( )A.庖代(po) 阴霾(mi)咀嚼(ju) 万恶不赦(ch)B.翘首(qio) 峥嵘(rn)囫囵(ln) 蹑手蹑脚(ni)C.契约(q) 打鼾(hn)袒露(tn) 顶礼模拜(m)D.蓦然(m) 伫立(zh)涟漪(y) 遍稽群藉(j)【解析】选 B。A 项“赦”应读 sh;C 项“模”应改为“膜” ;D 项“藉”应改为“籍” 。2.下列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对酒后驾驶人员必须严肃处理。否则,某些人出了酒驾问题,就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了。B.
2、青年人作为未来世界的中流砥柱,更应该在低碳环保行动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D.走进这个昔日的落后乡镇,看那鳞次栉比的房屋,就可以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解析】选 C。 “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见面” 。3.(2014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今年中考期间,呼市市政府将严格整治辖区内的噪音污染,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B.社会角色不同,承担责任各异。教师、医生、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站岗放哨。C.当“钢琴王子”
3、李云迪和“歌坛巨星”王力宏来到呼和浩特时,受到首府歌迷的热烈欢迎。D.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的睡眠健康水平。【解析】选 A。B 项语序有误, “教师”与“医生”调换顺序,或“救死扶伤”与“教书育人”调换顺序;C 项缺少主语,去掉“当”和“时” ;D 项搭配不当, “改善”改为“提高” 。4.(2014天津中考)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
4、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解析】选 D。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5.下列各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B.变脸魏明伦中国C.枣儿孙鸿中国D.音乐之声舒曼美国【解析】选 D。 音乐之声的作者应是勒曼。6.仿照例句,在下面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 分)例:假如我是一名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世界的五彩斑斓。仿写:假如我是一名歌唱家,我就要 ;假如我是一名诗人,我就要 。答案(示例):用优美的歌声,来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 用动人的诗篇,来谱写社会的安定团结7.综合性学习。(5 分)西山中学
5、子云戏剧社组织了一次“走近戏曲”的活动。作为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你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活动。(1)【名段欣赏】善于制造鲜明而集中的矛盾冲突、用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是戏剧文学的突出特征。阅读下面京剧赤桑镇的片段,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概括包拯的性格特征。(2 分)吴妙贞 (揣锣、闪锤,接唱)你是个人面兽心肠!包 拯 (冲头、大锣双叫头)嫂娘啊,嫂娘!(乐声中)小弟自幼被爹娘抛弃,多蒙兄嫂抚养成人,至今养育之恩未报,闻知包勉贪赃枉法,国法难容,私情难佑,还望嫂娘宽恕(大锣一击)小弟!(向吴妙贞施礼,恳求体谅,单楗大锣一击,哆啰,唱【二黄二六】)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前辈的忠良臣
6、人人敬仰,哪有个徇私情蔑视王章?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申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答: (2)【校园调查】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戏剧社以“传统戏曲在校园”为主题,随机对校内 100 名学生(非戏剧社成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见下表),你能得出两个什么结论?(1 分)剧种 了解(%) 经常看(%) 能表演(%)川剧 89 2 0京剧 93 4 1黄梅戏 87 1 1越剧 66 1 0答: (3)【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断言中国传统戏曲终将走向消亡,你同意这
7、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不少于 50 字。(2 分)答: 答案:(1)主要冲突:围绕“斩包勉”一事,包拯与嫂娘发生的冲突。性格特征:铁面无私,有情有义。(2)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戏曲有一定的了解;经常看且能表演的学生很少。(3)不会消亡,无论时代风潮青睐于哪种艺术门类,戏剧的独特艺术魅力都不会消失和被取代,还有许多人喜欢、热爱甚至痴迷于这门艺术。国家也在整理和抢救。二、阅读品悟(40 分)(一)阅读威尼斯商人选段,完成 810 题。(10 分)鲍 西 娅 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葛莱西安诺 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好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
8、!夏 洛 克 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巴萨尼奥 钱在这儿。鲍 西 娅 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葛莱西安诺 啊,犹太人!一个公平正直的法官,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鲍 西 娅 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吧。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葛莱西安诺 一个再世的但尼尔,一个但尼尔,犹太人!现在你可掉在我的手里了,你这异教徒!鲍 西 娅 那犹太人为什么还不动手?夏 洛 克 把我的本钱还我
9、,放我去吧。巴萨尼奥 钱我已经预备好在这儿,你拿去吧。鲍 西 娅 他已经当庭拒绝过了;我们现在只能给他公道,让他履行原约。葛莱西安诺 好一个但尼尔,一个再世的但尼尔!谢谢你,犹太人,你教会我说这句话。夏 洛 克 难道我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鲍 西 娅 犹太人,除了冒着你自己生命的危险割下那一磅肉以外,你不能拿一个钱。夏 洛 克 好,那么魔鬼保佑他去享用吧!我不打这场官司了。鲍 西 娅 等一等,犹太人,法律上还有一点牵涉你。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
10、不得过问。你现在刚巧陷入这个法网,因为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你确有运用直接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所以你已经遭逢着我刚才所说起的那种危险了。快快跪下来,请公爵开恩吧。葛莱西安诺 求公爵开恩,让你自己去寻死吧;可是你的财产现在充了公,一根绳子也买不起啦,所以还是要让公家破费把你吊死。公 爵 让你瞧瞧我们基督徒的精神,你虽然没有向我开口,我自动饶恕了你的死罪。你的财产一半划归安东尼奥,还有一半没入公库;要是你能够诚心悔过,也许还可以减处你一笔较轻的罚款。鲍 西 娅 这是说没入公库的一部分,不是说划归安东尼奥的一部分。夏 洛 克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
11、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8.“好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在选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3 分)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戏剧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从葛莱西安诺和夏洛克两个角度来思考。答案:这句话既是葛莱西安诺对鲍西娅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的有力嘲讽,增强了戏剧的喜剧效果。9.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人物对白。(3 分)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对白的赏析能力。夏洛克的这段对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答时抓住喻体来分析即可。答案:这段人物对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洛克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10.你从选文得到了怎样的启发?(4 分)答
12、: 【解析】此题考查综合能力。可从戏剧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给人的不同启发来思考。答案(示例):人应该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友情胜过金钱;自私卑劣的人没有好下场。(二)(2014乐山中考)阅读下文,回答 1115 题。(16 分)寻找父亲肖霍洛夫在静静的顿河的卷首中,引了一句哥萨克民歌:“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河流、山脉、草原等自然风物所代表的故乡,是一个人的生养之地。正如父亲一样,它不仅是血肉之躯,更是我们精神承继的主要源泉。我的故乡,就是父亲的土地。父亲把我生养在其上,让我在那广袤的土地上呼吸、游走、生长。就人的本性而言,我们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鸟雀,从内向外地
13、生长着,扎根大地,向着天空。我有一个自由散漫的童年,这得益于故乡草地的开阔。父亲在我蹒跚学步时,就离开了人世。少年时代,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缺憾。多少次,看见邻居小孩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样子,我反而感到庆幸。但渐渐地,我长大了,在心中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追寻寻找父亲。不只是寻找生身之父,更是一种自我认定,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小时候,不认识我的人问我是谁,要我回答我是谁的儿子,可我连父亲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我哪里情愿说出那个极其陌生的名字呢?但我之为我,不能没有父亲。其实,多少年后,父亲的真实形象已无足轻重,我所寻找的,恰恰是一个超越了血肉之躯的父亲形象,那应是一种抽象化了的精神形象。父亲不过是他的“外身”
14、,实质是我所由来的精神故乡。劳伦斯曾断言:“每一片土地都有其地域之灵,每一个人都被某一特定的地域所吸引,这就是故乡。地球上不同地域放射着不同的生命力,不同的生命振幅,不同的化学气体,不同的磁力地域之灵确是一种伟大的真实。 ”一个人无论诞生在一个多么贫瘠的地方,也无论走到一个多么富裕的地方,都会深深怀恋那里。这也许不可思议,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宿命。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这就是地之灵所放射出的引力。寻找不只是想念家乡亲人,想念故园风物,更是一种绵延无期的对精神故乡的强烈渴望。我对父亲的寻找,其意义正在于此。事实上,一个人对“父亲”的寻找,从他一诞生就开始了。我常常虚构父亲,直到我在二十岁
15、以后才第一次见到他的照片:苍白,瘦削。那时他才四十岁,然而已病入膏肓。从他明亮而有神的眼中,我分明看出了一种坚强有力的人生意志,而这,绝不仅仅是他身体的信号。这是他扎根大地,在大地上流浪所赢得的最为宝贵的赐予。父亲当过兵,打过仗,最后是以复员老兵、木匠、民间艺人的身份流浪于白山黑水之间。他拉一手好二胡,画一手好画,常常跑到野台戏班子里凑数。“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我不能不感谢那块土地,那块嫩江边上,对我,对它的子民永远放射着光芒的土地。嫩江和它所流经的土地、田畴、草甸,以及乡言土语,风俗习惯,无不对我放射着灿烂的生命光华。我的一切是它赐予,我岂能不感谢?久久不去的冬天,坚韧活着的树
16、木,在这看似酷寒难耐之地,人的性格也被陶铸得粗犷而豪放。但不是所有的性格都如此,父亲身上所具有的艺术气质,还是或多或少地传给了我,这也算是对粗犷而失之细的一种补救吧。大自然永远不会单调,精神故乡,无时不在四季的轮换中找寻那趣味盎然的记忆。当我在人生的苦旅中,感到郁闷、压抑、徘徊无主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我的精神支柱在故乡,在大自然,在以我父亲为代表的乡民身上。写过天使望故乡的美国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把人的故乡情思概括成“为找到一个父亲的努力” 。但这个父亲不仅仅是赐予我生命的父亲,也不仅仅是我幼年失去的父亲,而是超越了物质需要的一种力量和智慧的形象。我的生命的信念和坚守,只有和它才能合而为一,这
17、也是我对父亲不断加以想象和虚构的实质。父亲的早逝,在我心里,已经把他与故乡、大自然融合,形成了一种比温柔的母爱更富有启示性的力量。(文章改编自父亲故乡地之灵)1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要“寻找父亲”?(3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各段大意即可得出。答案:为了一种身份的自我认定;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想念家乡亲人,想念故园风物;一种对精神故乡的强烈渴望。12.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表达效果。(3 分)就人的本性而言,我们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鸟雀,从内向外地生长着,扎根大地,向着天空。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融化”表明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18、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答案:“融化”在这里指人扎根大地,生养在天地之间,化成了大自然的孩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3.第段、第段都引用了“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两处引用的作用各是什么?(3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从文章内容看,第一处引用,引出了对下文内容的描写,点明题目;第二处引用,主要就是引出对故乡的描写。答案:第段引用的作用是点题,并引出下文对父亲、对故乡的描写;第段主要引出下文对故乡嫩江的描写。14.第段中,血肉之躯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和影响有哪些?(3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从本文段落中,可以找到相关内容。答案
19、:父亲苍白、瘦削,眼睛明亮有神,有一种坚强有力的人生意志;父亲的艺术气质补救了“我”粗犷而失之细的性格。15.第段提到了劳伦斯,第段提到了托马斯沃尔夫,请探究这两位作家故乡情思的异同。(4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劳伦斯的话、托马斯沃尔夫的句子,都表明两人的共同点,即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其不同点,也可以从话语和作品句子中找到。答案:相同点:两人都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情思,在精神上都与故乡紧密相连;不同点:劳伦斯把怀乡情思看成是地域之灵的吸引,而托马斯沃尔夫则认为这是对父亲的寻找。(三)阅读下文,回答 1619 题。(14 分)黄山冬韵古诗有云:“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20、 ”一句话道出了黄山冬季的韵味。冬雪也许是上天赏给黄山最大的恩赐了。随着冬季的来临,雪景成为吸引众人的最具魅力的景色之一。经历过春夏秋三季漫长的等待,经历过呼啸北风的磨炼,经历过万千期待的心情,才有了这缤纷冬雪的沉淀。黄山的雪经常在夜里悄悄降临,那精灵般的雪花安静地飘落,似乎可以听见簌簌落下的声音,犹如上天的礼物洒落山巅。远处的山峰、常青的松树、曲折的山道上,到处都成了白色的世界。最美的是雪后天晴,一轮暖阳照耀山巅,晶莹剔透的雪花反衬着灼灼的阳光,而那空旷的天际展现出一片苍茫茫的蔚蓝,映衬着洁白的雪景,显得愈加彻底与纯粹。当云雾从山涧下升起时,氤氲了整个山谷,恰似给众山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纱
21、随风舞动,心随景跳动,一步一景,一景一画,宛若梦境游。原本青翠的松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冰凌般的雪花,结成了剔透的冰晶,在阳光下透着七彩的光,装点出了一片玉树琼枝的奇观。那深藏在雪花之中的艳红色野果,红色的果实与洁白的雪交相辉映,更是透出一片勃勃的生机。在那蕴藏下,是下一个春季即将到来的讯息。灵动纷飞的雪,飒爽晶莹的冰,壮美惊叹的日出,大气磅礴的云海,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如果你来过黄山很多次,却没有观赏过黄山的冬雪,那么你只窥得了黄山的半面容颜。如果你看过黄山的冬雪,却没有领略过一场雪后的日出,分享那轮红日从山后喷薄而出的场景,那么你的此行或许是有些许的遗憾。如果你恰好也看到了日出
22、,却没有欣赏过一场大气磅礴的云海,在山峰间汹涌澎湃,似乎要涌到你的脚下,那么你的此行也是不圆满的。所以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冬天的黄山,雪中泡温泉无疑是最吸引游客的了。游客们泡在暖意融融的温泉中,可赏缥缈云海、壮美雪景和奇幻雾凇,还能体验“雪中泡泉”的无限乐趣。漫山的奇松在冰雪的装饰下呈现出一片“玉树银花”的雾凇奇观,其间云雾缭绕,传说中的水晶宫似乎就在眼前。由于温泉池边古树环绕,游客还能近距离观赏“冰挂”奇景。树枝间的冰晶似层层银片相叠,又似串串玉珠垂挂,如梦似幻。抬头,飘舞的雪或轻落池中,或轻拂人的肩头,冰雪的清凉和温泉的暖意构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感
23、觉。泡完温泉,不妨漫步桃花溪畔,也可驻足白龙桥,桥上有形似龙头的巨石,惟妙惟肖。桥下的白龙潭则浪花飞溅,形如白龙飞舞,气势壮观。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品味黄山冬雪,感受特色徽州,黄山景区还将陆续开展“观冬雪、看云海、沐温泉、品徽菜、赏徽韵、过大年”等特色活动,同时还有“百辆自驾车畅游黄山” 、 “安徽人游黄山”主题酬宾月、 “迎新年、万人祈福”等系列活动。看雪景的同时还能感受特色徽州的诸多风情。(摘自新华旅游2014 年 1 月 8 日,有改动)16.文章详细描绘了黄山的什么景色?(2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描写了黄山冬雪的美丽景色。答案:黄山冬雪。1
24、7.简要分析文章开头的妙处。(4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开头作用的理解。除了常规的“点题、引出下文” ,还应注意引用古诗增强诗情画意的作用。意合即可。答案:引用古诗“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 ,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点题,自然引出下文对黄山冬景的描绘。18.赏析第段画横线的语句。(4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把“云雾”比作“洁白的轻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黄山云雾的喜爱之情。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黄山云雾朦胧洁白、惹人喜爱的特点。19.为什么说“在冬季来黄山,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4 分
25、)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阅读第段,结合本段中心句即段首句,从这些优美景观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观赏到的角度作答。答案:灵动纷飞的雪,飒爽晶莹的冰,壮美惊叹的日出,大气磅礴的云海,冬日的黄山有太多让人称赞和陶醉的所在。而这些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观赏到,所以要抱着一颗安静等待的心,才能收获一份最美的风景。三、写作(40 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来自你,来自熟悉的人,来自陌生人来自广播,来自电视;来自中国,来自外国;来自社会,来自自然有有声的声音,有无声的声音,声音里有爱,也会有恨;有悲,也会有喜;有美丽,也会有丑陋请以“ 的声音”或“声音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叙述生活中有关“声音”的故事,表达你的感悟;或联系一些事例,谈谈你对“声音”的看法。要求:任选一题,根据你的写作中心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及校名。【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中选材,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需要的题材。联系生活实际,叙述生活中有关“声音”的故事,表达爱恨悲喜的思想感情;或者联系一些事例,结合自己的感受体验,谈谈对“声音”的看法。要综合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更具表现力。